乡镇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马冬青,颖上县审计局

原文出处:
安徽审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9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乡镇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其表现形式

      (一)会计信息失真。一些乡镇单位领导、财会人员为了本单位利益,不顾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编造假账,致使账实不符,会计信息失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账外负债数额大。据统计,少的乡镇几百万元,多则近千万元,主要是乡镇建设欠款,如办公设施建筑工程、校改工程、道路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另一部分是政府行为的经营性投资亏损挂账,还有办公费、招待费等。二是账外资产大量存在。通过实物盘点,发现不少乡镇都有几十万甚至数百万元的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未纳入账内管理(或未进行财产登记)。三是账内债权债务长期得不到清理。一些乡镇账表中大额往来数字无人能说清情况,现在的账务经管人员只对其进行常规结转,对已明显是付不出去的债务或收不回来的债权,也不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四是资产处置随意性较大。一方面资产不入账,存在大量账外资产;另一方面资产处置不按规范的程序操作,已经报废或处置的资产,不进行及时的账务处理。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已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五是白条抵库大量存在。在清查中发现,某乡镇几十万元的白条多是私人借用公款,借款人手中存有大量的应报销的单据,尚未及时入账,经核对单据数额往往大于抵顶现金的白条借款数额。

      (二)预算约束弱化。目前乡镇的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部分财政资金长期滞留相关职能部门,大量的财政预算收入不纳入预算管理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随意出借乡镇预算资金,支出挂账现象严重。乡镇的财政部门不按正常的预算管理制度和程序办事,随意通过往来科目出借预算资金,将无预算的支出项目通过往来进行安排,造成支出大量挂账,给乡镇财政正常运转和长远发展留下了包袱和隐患。由于大量借款长期挤占预算资金,使正常的预算支出无法保证,从而大大降低了政府预算的严肃性。二是部分财政收入不纳入预算管理,体外循环,较易出现违法违纪问题。首先是账外坐收坐支预算资金,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国有资产出租出让收益、售房款、卖车款等。其次是应缴未缴预算收入。多体现为乡镇各部门如计生、水利、土管、民政等收取的预算收入不纳入预算管理,而是在政府经费账等账目中直接列支。三是隐性预算透支现象较为普遍。乡镇由于预算安排不足,将大量支出转移,许多镇办企业成了乡镇经费支出的“蓄水池”。上述现象严重降低了乡镇财政年初预算的刚性,增加了预算执行的随意性,使国家的财政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这部分支出脱离了正常的预算约束和审计监督,给不正之风、腐败现象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三)政府负债严重。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中发现,部分乡镇政府负债增加较快。超能力负债搞建设,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乡镇领导为了任期内的政绩,既不讲求当前的社会效益,也背离了“量入为出”的原则。不少乡镇因盲目上马建设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形成的政府负债就占乡镇债务总额的25%,又因投资没有经济效益,每年还要支付大量利息,使乡镇债务越滚越多,政府不堪重负。此外乡镇不考虑财力状况,在办公楼、街道改造,乃至“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方面大量投入,也是乡镇债务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乡镇领导频繁更迭导致乡镇领导在决策中短期化、急功近利的问题尤其突出,这也是政府负债越滚越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新官不理旧账。由于应收款的历史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加上机构撤并、分设、人员调动,逐渐变成历史遗留问题。大部分新任领导面对应收款的长期挂账,既不核销,又不清理。如相当多的乡镇存在三四百万元的陈年挂账,现任财务人员已不能说清资金挂账的成因及资金的性质,不仅虚增了乡镇的债权,损害了基层政府的威信,还造成大量国有资产实质性流失。

      (五)内部控制松懈。各乡镇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财务规章制度,但实际执行却不够到位,乡镇财务管理水平、人员数量、素质也不能完全适应财政财务监管的需要,导致目前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基础工作的削弱和财务内部管理工作的不规范。比如:各乡镇均制定有严格的费用审批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但都没有规范执行,各乡镇普遍存在会计、出纳职责不分,频繁、大额现金收支,工程建设账目处理混乱,资产购置不纳入固定资产科目核算,白条抵库等问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经认真分析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造成的主要原因:一是单位领导指导思想不端正。部分乡镇领导片面追求高目标、调增长的政绩虚增指标,注重抓形象工程,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前提;二是乡镇经济基础较差,可供财政支配的资金少,收支矛盾较突出;三是在财政体制上硬性要求各级财政年终决算不准赤字,乡镇级财政在实际决算赤字的情况下,往往想尽办法混级混库,挤挖财政收入,甚至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以保证财政当年收支平衡;四是乡镇及村级债务不能得到及时清理和解决,使乡镇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影响了政府的调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五是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财务知识欠缺,财经法纪观念淡薄,致使内部管理松弛,违纪违规问题屡查屡犯;六是没有建立健全的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缺乏对领导干部有效的监管制约制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