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一门学科与哲学发生关联,一是出于该学科自身在抽象理论层面上解惑或辩护的内在需要,二是哲学家发现了由此学科辐射的思想资源,如新的思想方法与范畴。审计与哲学联姻的可能性首先发轫于审计界的呼唤,随后得到了哲学界的回应。 审计困境引发审计界对哲学的呼唤 经过历代审计人的不懈努力,审计职业与审计理论研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成就背后的隐忧令审计的进一步发展步履维艰。 “审计风暴”此起彼伏,各大部委屡审屡犯。深陷财务舞弊丑闻的民间审计正经历着空前的信任危机,而国内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源悬殊制约着民族会计公司市场的发展,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的矛盾酝酿着审计价值危机,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的争论一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头案”。“无为”、“无位”的内部审计又如何走出边缘化的困境? 审计理论研究长期没有突破性进展,发展步伐远远落后于其姊妹学科——会计;审计实务仍然没有走出抽查——复印的窠臼。 现代审计置身于后现代思想的巨大漩流之中,其独立性、职业操守、行为方式遭到谴责。审计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延续着古代智者、近代怀疑论以及批判哲学的脉息,反省和置疑传统审计理论之中已成定论和既成定势的观念与方法。 “哲学贫困”催生哲学界对实践哲学的诉求 当今哲学扮演着非常尴尬的角色,已经成为远离时代、远离现实生活的“理论摆设”,成为“学院中的哲学”、“教科书中的哲学”。哲学的“贫困化”使得哲学工作的路子越走越窄,在火热的改革现实面前无能为力,丧失了理应发挥的指导作用。哲学的出路何在?哲学界的共识是:现代哲学应该面向现实,在应用中求发展,大力发展应用哲学。在这种背景下,法哲学、教育哲学、管理哲学、语言哲学、艺术哲学、文化哲学、经济哲学等应用哲学应运而生,而审计哲学也呼之欲出。 审计与哲学:血脉相连 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思维;而审计研究的是这个世界中的一部分经济问题。审计与哲学本是同根同源,哲学是审计学的“母学”,是审计学认知的先导。可以说,包括审计在内的任何一种具体科学的研究中都存在哲学问题,哲学也深深渗透在具体学科之中,它们相互贯通,从而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总体。 无论从学理根基、理论进路,还是从哲学史的渊源来看,审计都应该是哲学思考的基本对象和主题;哲学的内在本性和逻辑一直都在要求哲学家把思考审计实践当作哲学得以确立的关键和基础。审计哲学思考的前提或出发点是人类活动的实践,而包括审计活动在内的经济活动一直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历史上的哲学家——特别是具有原创性的哲学家也要在一定程度上把审计活动作为哲学思考的对象。亚里士多德提出“每一事物之真理与各事物之实是必相符合”与原始审计的“账实相符”不谋而合;苏格拉底“思想助产术”与审计程序中的询问程序异曲同工;蒙田的“怀疑一切”思想与审计的“应有职业怀疑”原则同根同源;程颢、程颐“格物穷理”可以理解成审计抽样的理论依据之一;朱熹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力行”就是一个小的审计循环测试;阿那克萨哥拉的“同类对比相知说”就是审计程序中分析性复核的变异;“奥康的剃刀”的“思维经济原则”与审计中的“成本效益原则”存在很好的互释。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经院哲学关于“一般”与“个别”或“共相”与“殊相”的论断、波普尔的证伪原则、韩非“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察言观行原则、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实证原则等哲学方法也成为审计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中外的审计学者也认识到,揭示经济、审计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离不开哲学思维与哲学方法。他们对审计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尝试性的哲学思考、批判和重建。如国外罗伯特·K·莫茨和侯赛因·A·夏拉夫教授合著的《审计哲学》(The Philosophy of Auditing)、戴维·弗林特教授撰写的《审计哲学与原理导论》(Philosophy and Principles of Auditing-An Induction)。国内如于玉林教授的《建立现代审计哲学的探讨》、马亚南博士后的《审计哲学理论研究意义》等。 审计哲学定义 本体论定义是按照本体论或存在论的哲学逻辑或规范,对审计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来给出审计哲学的一些基本命题,比较典型的命题有“我审计故我在”。这种定义方式对于怎样来确定一种哲学的基点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关注审计的实践特质和对审计理论的反思必然会给出认识论定义。似乎有两条思路,一条围绕审计的基本特性——免疫(刘家义语)设计,“审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围绕着免疫为核心的真理、价值与理想的关系问题展开的”;另一条思路是考察审计的认识(知识)系谱,如有论者提出“审计哲学是与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处于同一层次的部门哲学”。认识论定义为审计哲学发展成为应用哲学提供基本的理论框架,对确立自己独立的地位也是必不可少的。 所谓价值论定义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对审计进行价值论反思来定义。因为任何形式的审计都是负载价值的,因而可以设想“审计哲学是关于审计的价值评价和反思的哲学”,这样的定义方式可以发展为审计价值论,其中还应当蕴涵审计伦理学问题。二是通过考察哲学对于审计师、审计职业、审计教育的价值来定义,“审计哲学就是使命陈述(mission statement)”。价值论定义凸显的是社会和人对于审计的主体欲求、利益实现、价值评价和自我建构。 综上所述,审计哲学是从哲学的角度和利用哲学的方法来研究审计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一门学科,它以审计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研究对象,是对审计一般问题的哲学反思,是对审计学理论的再抽象、再概括,是对审计实践哲学分析的总结。简言之,审计哲学是关于一定社会人们的审计学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审计哲学的任务 审计哲学不是给现实的审计理论贴上哲学概念的标签,也不是强行使现实的审计实践服从于某一哲学思想,或者对审计方法作出哲学解释。审计哲学作为审计学与哲学的有机结合,是要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实现对社会审计生活领域的综合问题的整体把握。审计哲学要致力于审计这个领域的整体,不是专门研究哪一类具体的审计分支,而是对抽象层面的审计进行形而上的研究;更不局限于去研究具体审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而是从这些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审计中,抽象出一个“审计”来研究,将审计置于哲学这一研究层面,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角度对审计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