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审计工作中的相互沟通,构建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和谐关系,增强审计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既是审计部门的职责所在,也是新时期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一、正确选择沟通方式 在现代管理学中,沟通一般指信息在传递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交换过程。简单而言,就是信息交流。从沟通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沟通不仅是一个人获得他人思想、感情、见解、价值观的一种途径,而且是一种有效的、重要的影响他人的工具和改变他人的手段。沟通可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可以分为口头和书面沟通两种形式。审计人员要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比如,要将口头沟通获取的审计证据,依照要求转化为书面证据或视听证据(记录后签字或进行录音),并实施追加或替代的步骤与方法,获得更为充分、更有证明力的书面证据;要更多地运用书面沟通方式,以获得更具有证明力、保存时间更长的证据。而且,不能忽视对非语言沟通的运用,通过身体语言沟通、语调、物体的运用以及空间距离等多种形式,更好地维护语言沟通的效果。 二、把握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在审计项目各阶段加强沟通交流的重点环节 一是做细审前调查沟通。开展审前调查既是审计署六号令规定的审计项目实施的首要控制环节,也是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的开始。审计人员开展审前调查,要向被审计单位告知审计项目实施时间,熟悉相关人员,了解联系方式,掌握财务管理情况,查阅往年审计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审计实施方案积累充分的信息资料等。 二是做好进点会议沟通。在审计进点见面会上,审计人员应全面公示审计监督的职责与审计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详细说明实施审计的目的、性质和具体安排,严肃强调审计工作纪律和文明审计承诺等。通过开好进点见面会,引起被审计单位领导对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促进相关人员支持配合审计工作。 三是加强审中定期沟通。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要写被审计单位进行定期沟通,特别是开展送达审计时更是必不可少,听取对有争议审计事项的解释说明,深入查清审计涉及的事实真相,尽力将审计事实不确定、审计取证不完善的问题解决在审计实施阶段。 四是履行报告阶段沟通。审计人员在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时,应充分听取其对审计报告的不同意见,对其补充说明确有道理的,应积极采纳并补充相关证据;对其理解有误或强词夺理的,应耐心宣传财经法纪及其严肃性,做到以理服人。 五是强化审计整改沟通。在发送审计结果文书后,审计人员应定期到被审计单位进行回访,督促纠正整改审计查出问题,帮助分析问题成因,帮助完善内部制度,促进加强和改进管理。通过加强沟通,促进巩固、消化和扩大审计成果。 三、提高审计人员换位思考、业务技能、沟通交流和坚持原则等能力建设 一提高换位思考能力。沟通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摆正心态,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将被审计单位视为“合作伙伴”关系,观点不同时更需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要多站在被审计单位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做好换位思考,求同存异,从而达成共识。 二要提高审计业务能力。扎实的业务水平是审计人员赢得尊重,实现有效沟通的基础。审计人员既要有深厚的审计业务知识功底,又要努力掌握审计对象的行业情况。 三要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审计人员不仅要注重语言表达、人际交往能力等,还应当深入学习交往沟通技巧,把握不同的交流沟通方式方法。讲话要有理、有据、有力、有自信;发生争执时,要保持镇静,首先倾听对方的意见,努力寻找双方的共同点,以理服人,使被审计单位在法律和事实面前心服口服,认同审计意见,接受审计建议。 四要做到坚持原则。坚持原则是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交流的工作底线,不搞无原则让步,不打“太极拳”,不玩“和稀泥”。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辩证、客观地分析审计情况和问题,采取灵活方式处理,对合理不合法或合法不合理等问题,不死抠法律条款,从大局利益出发,根据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和整改态度灵活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