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立项怎样才能定位准确

作 者:
滕雯 

作者简介:
滕雯,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审计中心

原文出处:
现代审计与会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9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目前审计立项中存在的问题

      1.立项重复,缺乏科学规划。我国内审经过20年的发展,审计领域不断得到拓展,审计工作也不断深入。但目前的审计项目主要是以经济责任、财务收支、维修工程审计为主,而管理效益、内部控制、风险预警等审计项目则开展较少。审计立项没有创新,有的单位连续几年都是“老三样”,即经济合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维修工程审计;还有的单位立项时只换年份,不换内容。如2006年立项的对集团所属蓝天公司2005年财务收支审计,2007年立项时改为对集团所属蓝天公司2006年财务收支审计。审计单位不变,审计内容也不变,就连审计报告也只是改动一下年份和金额,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2.盲目求大,没有量力而行。有的单位盲目追求审计项目数量,使审计工作质量大打折扣。一个审计项目的开展,需要一定数量的审计人员,耗费一定的审计工作时间才能完成。审计项目过多,会使每一个审计项目审计周期缩短、特别是现场审计时间减少,导致审计项目审查深度不够,审计事实不清、失真,审计意见内容简单,不能为单位领导提供深层次的、操作性较强的、有针对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例如某单位只有三名财务审计人员,2006年立了四个与财务审计有关的审计项目,而且有三个项目是覆盖全集团的大项目,最终由于时间、人力所限,只能蜻蜓点水式走走过场。再比如,某单位只有两名财务审计人员,却立了基建工程审计项目,审计质量很难保证。

      3.脱离实际,审计成果甚微。有些单位在选择审计项目时,不能够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人云亦云、盲目跟风。由于审计项目缺乏针对性,没有切中企业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因而其审计结果根本不可能受到重视,更不可能转换为领导决策。例如经济责任考核审计这个项目几乎每个单位都开展,但审计内容、审计方式和审计结果几乎是千篇一律,由于缺乏新意也就引不起企业领导的重视,导致最终形成的审计报告却被束之高阁。既不上会也不通报,审计人员的辛苦劳作无人认可,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下年再干该项目时审计人员敷衍了事、走过场,使审计工作质量大打折扣。笔者认为,本来内部审计在单位的地位就很尴尬,类似这样的项目还是不立为妙。

      二、如何才能使审计立项抓住重点,定位准确

      笔者认为,审计立项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企业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逐步向服务型审计与和谐型审计转型,不断拓展审计领域。在选择审计项目时,要把单位领导和职工关心的问题作为重点,把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作为重点,按照《大庆石油管理局2007年审计工作要点》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科学立项,使审计项目有的放矢、准确定位,确保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确保审计工作能够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促进改革和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建设和谐社会。

      1.立项之前应进行深入调研。要保证审计立项科学准确,事先应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一是要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进行调研。深入企业经营一线,了解企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有哪些,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是什么,企业经营要达到什么目标等。二是围绕企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调研。广泛征求单位党政领导、总会计师、基层单位领导、纪检监察机关的意见,特别是要分析近几年来企业发展规律及违纪违规案件的发案规律,查找薄弱环节,确保企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围绕群众关注的问题进行调研。听取职工代表、服务对象的意见,寻找群众的关注热点、要点。四是围绕企业资金使用绩效情况进行调研。对企业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分析。在以上调研工作的基础上,从企业发展实际出发,提出审计立项,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经充分论证后报有关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

      2.要科学确立审计项目。审计立项的目的是查找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及时发现和整改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在过程中规避和预防企业经营风险。因此,在立项前要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合理确定审计资金覆盖面和审计项目数量,力争做到量力而行、突出重点,通过该项目的开展,能发现该单位的内部控制薄弱点,进而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并能提出深层次的、操作性较强的审计建议,更好地发挥审计的服务职能。今后,立项重点应放在管理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风险预警审计等方面,及时揭示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违规问题和不规范经营行为,制止损失、浪费行为的进一步发生,促进管理的科学高效和经营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3.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分析确定审计重点。目前,计算机辅助审计已广泛开展,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日常经济监控审计,查找财务管理方面的漏洞和存在的薄弱环节,将存在缺陷的控制点涉及的内容作为审计重点;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发现审计疑点,将重要经济事项作为审计立项的重点。

      4.根据本单位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胜任能力合理立项。《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第四条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只能开展那些在其专业胜任能力范围之内预期能合理完成的工作。审计立项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及胜任能力,避免因审计人员业务能力而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导致管理层对审计的期望值下降。目前,从事审计工作的内审人员多数都是学财务、工程预算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审计人员不可能对所有企业的管理流程、作业流程都熟悉,因此撰写大型的专题调查报告明显力不从心。例如:《基层建设管理审计调研》、《对某某集团行业分析》等,就超出了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审计人员是搞专业的,不是专门搞文字材料的,这样的项目给参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不但审计质量无法保证,也有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利于“和谐审计”目标的实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