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教授赵保卿说:国家审计免疫系统:重在预防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会计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9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审计关口前移

      审计本质上就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国家审计免疫系统是指审计的本质在于防御和保护,但它更关注潜在风险的前瞻和评估。

      “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方式有3种,即预防、提示和抵御,其中预防是第一位的。国家审计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就必须突出发挥好预防性作用。正如刘家义指出的,审计作为国家的“免疫系统”,有责任更早地感受风险,有责任更准确地发现问题,有责任提出调动国家资源和能力去解决问题。

      而在目前,审计还是更侧重于事后监督,缺乏事前、事中监督;侧重资金监督,缺乏项目监督。当审计监督发现项目选择不当、资金使用违规、项目效益不高等问题时,损失已经无法挽回。赵保卿认为,鉴于这种情况,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强调变事后审计为事前审计,变阶段性审计为全程审计,将审计的关口前移和深化。我们期待着这样的做法取得成功,更期待用制度的方式,将可以变“事后监督”为“全程监督”的领域,全部“关口前移”,移到目前条件下所能够移到的最前方。也就是说,审计机关既要当好“经济卫士”,更要发挥审计监督的预防和警示作用,当好“保健医生”。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提出,是对以往审计本质认识的深化。国家审计是对使用国家资金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审计,由最初的查账,到后来的审查,从原审计长李金华提出的“经济卫士”,到现任审计长刘家义的“免疫系统”,息息相通,一脉相承。

      关键在于健全审计公告制度

      为了避免审计风暴刮几天就停,也使审计作为“免疫系统”能够发挥作用,特别是预防作用,关键在于健全审计公告制度。

      目前,审计署已经开始着手实行审计公告制度。相信不久的将来,对老百姓而言,看到日常的审计公告就像是每天看《新闻联播》一样成为家常便饭,而不再是定期电视剧集中播出。

      审计公告一定要形成制度,并且注重公告的详细程度,公告的范围可分为3个层次:

      一是对社会公众的公开,主要是指对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审计项目,如人民群众特别关心的乱收费、乱罚款问题、救灾资金、三峡工程的移民资金、长江干堤建设资金等的审计结果公开。对社会公告的途径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新闻发布会等新闻媒介以及互联网进行公开;另外,就是在每年的‘两会’上宣读审计报告。二是对被审计单位公开,主要是对审计目的、内容、处理结果、审计举报及监督电话进行公开,可采取在被审计单位发布审计公告或审计公报、召开职工大会等形式,让被审计单位广大群众都知道,而不能只对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和有关职能科室进行公开。三是对有关主管部门公开,可以采取走访、召开座谈会及抄送审计文书等多种形式进行。

      对审计人员要求颇高

      提出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后,国家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因为审计作为免疫系统更强调事前审计,注重防患于未然,并多向效益审计转移。

      据悉,效益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审计、社会效益审计和环境效益审计,效益审计属于全面的高层次的审计,它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但不局限于财务审计。既要查处问题,又要宏观分析问题;既要查合法性、合规性,又要评价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因此,效益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娴熟的会计学、审计学、财务学方面的知识及丰富的审计经验。高素质的审计人员是进行效益审计的必要条件。

      审计署在这方面也已大力加强,以使审计人员对其业务更熟,也更益于事前发现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审计人员的团队综合素质,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免疫系统的功能才能得到更大发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