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效益审计评价范围的界定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涵义 经济效益审计,国外叫管理审计。按照王光远教授的观点,根据审计和受托责任的关系,可将管理审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服务于组织内部管理当局(或内部关系人),即服务于受托人的管理审计,也就是对组织内部的各种管理活动进行独立的、客观的、综合的、建设性的、面向未来的检查和评价,以帮助管理当局这一资金受托人改进决策,提高获利能力和经营能力,更好地完成受托责任。其基本职能是建设性职能。另一类是服务于组织外部利害关系人,即服务于委托人的管理审计,由独立的外部注册会计师,为了维护股东、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委托人的利益,通过对组织的资金状况、盈利能力及组织结构等的分项研究,来就组织的管理业绩和管理活动的恰当性发表批判性意见,并对外报告。其核心职能是批判性职能。 本文所探讨的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所进行的经济效益审计,它服务于组织内部管理当局(或内部关系人),属于第一类,即服务于受托人的内向型的经济效益审计。 (二)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范围 在一个经济效益审计项目开始前,首先需要搞清楚的是应该在哪些方面作出评价。 就经济效益审计的总体而言,其评价范围无外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这三个方面。经济性(Economy)是指以最低的资源耗费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出、也就是节约程度;效率性(Efficiency)是指从对一个部门或一个项目的资源投入中,力争取得最大的产出,或确保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取得一定数量的产出;效果性(Effectiveness)是指确保一定的运营活动正在实现预期的效果,或项目结果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目标。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要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性是前提,效率性是过程,效果性是目的,经济性、效率性都应与效果性相一致。而对于某个特定的经济效益审计项目来说,评价范围既可以涵盖上述内容的全部,也可以只选取其中的某些部分。 那么在拟定具体审计方案时,究竟应该如何确定审计评价的范围?我们认为,评价范围决定于审计目标,即总体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目标。简单梳理一下,可以归结为:总体审计目标是根本,是整个审计项目的核心;具体审计目标是总体审计目标的细化,是实施审计项目的具体方向。 二、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比较 在内部经济效益审计过程中,由于可选择的评价标准存在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评价标准又各有利弊,如何解决内部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选择的矛盾是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审计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一)财务评价标准与非财务评价标准的比较 财务评价标准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被广泛使用,其最大优点是定量化,便于操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其他评价标准可以完全取代各种财务评价标准。 但是,单纯用财务标准进行经济效益评价,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财务评价标准具有滞后性。财务评价标准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不能反映企业现在和未来的经济效益水平。(2)财务评价标准具有片面性。财务评价标准不能全面衡量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有些经济效益是难以单纯用财务数据来衡量的,过分依赖财务评价标准评价企业经济效益,会削弱非财务评价标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未来经济效益评价方面的作用。(3)财务评价标准会使得经营者注重取得和维护短期经济效益,助长了企业管理者急功近利的思想和短期行为,使企业不愿意进行可能会降低当期收益的资本投资去追求长期战略目标,不利于企业长远经济效益的提高。 与财务评价标准相比,非财务评价标准虽然能弥补上述缺陷,但同样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非财务评价标准通常难以量化,衡量方式各异,缺乏共同的尺度。另外非财务评价信息不易获得,评价成本相对较高。(2)非财务评价标准是否真正导致经济效益提高,其贡献度有多大,有时很难证实。不正确的非财务标准会把企业管理者注意力引导到错误的目标上。(3)非财务评价标准缺少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当各种非财务性指标之间发生冲突时,可能很难做出正确的抉择。 由于财务评价标准和非财务评价标准各有利弊。财务评价标准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可以量化,便于操作,但其缺点是单纯的数量指标不能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全貌,在某些情况下会失之偏颇。结合非财务评价标准可能更为准确,不过可操作性却会打折扣。因此,在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过程中,单纯的财务评价标准是不够的,必须把财务评价标准和非财务评价标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 (二)不同相对评价标准之间的比较 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确定管理者的业绩,更重要的是通过经济效益评价诱导管理者的行为,从而实现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和组织目标。为确保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其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经营者必须对在不确定环境下的经营进行经常性的和过程性的监督和控制,这样就有必要选择相对评价标准,以此作为监督和控制经营过程的参照体系。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常用的参照标准一般包括:(1)历史标准。以本企业的上年实际水平或历史先进水平为标准。(2)行业标准。它是按行业制定的,反映行业经济效益的基本水平,即可以采用行业平均水平,也可以采用行业的先进水平。(3)预算标准。预算标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条件或经营状况所制定的目标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