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财政审计一体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审计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9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又一次深刻创新。这次改革为审计机关研究以全部政府性资金为主线加强审计监督,推进财政审计一体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财政审计一体化在一般意义上可理解为:集中配置审计资源,对公共财政资金从收入组织、预算编制、拨付执行、管理使用等过程环节的审计;对公共财政资金的运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并对其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最终以审计报告和审计信息的形式反映审计成果,影响和提供对政府公共财政行为的决策评价。

      提高认识、改变传统财政审计的目标定位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财政审计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相当大的扩展,传统的财政审计侧重于预算审查、数据核审、批复程序、内部控制等环节的审查,而财政审计一体化则更关注年度预算执行的一个系统性,从预算的编制、收入的组织、资金的拨付、预算的执行、使用的绩效加以检查和评价,沿着财政资金的走向进行重点延伸和审计。因此,必须将全部政府性资金作为一个系统,纳入审计视野,着力研究经济发展与财政审计的辩证关系,着眼于公共财政理论框架下财政政策及财政审计的价值取向,分析大势、揭露问题、提出建议,将审计目标从侧重于评价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转变到对效益的评价。

      整合和配置审计资源,提升审计成果

      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审计的对象由过去的财政直接管理的预算资金扩大为公共资金。在现有条件下,审计机关要加大对审计资源的整合和配置,以求在规定的时期内,最大效能地实现审计目标,提升审计成果。这种资源整合,不仅有审计对象的配置,还有审计力量的配置,包括社会审计力量、内部审计力量的配合。在审计对象、审计力量、审计信息、审计资源共享的条件下,审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十分清晰,审计职能的履行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针对性。这对审计组织者来讲,也是一种考验。要通过财政审计报告、审计信息等载体,扩大审计成果。

      创新审计技术,构筑信息平台

      审计资源整合既包括审计机关内部的资源整合,也包括外部的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资源的整合。这些纵横交错的审计信息,同置于一个公共的审计信息平台,通过各审计组信息的共享,使财政审计信息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更加科学,为计算机审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收入科目通过对财政总会计、国家金库、税务等部门征管核算系统电子数据,可以从总体把握收入的规模结构、来源渠道、变化趋势,判断收入的真实性、完整性;支出功能分类科目、支出经济科目与部门编码结合,通过计算机审计,可以多维分析政府各部门履行了哪些职能,支出是怎么花的,评价政府支出的合理性、经济性和有效性;将相关的收支科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评价收支的平衡状态和自结程度。审计机关应用计算机作为技术支持,逐步建立健全审计管理信息数据库,建立审计机关与财政部门、被审计单位之间的网络连接。以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为契机,逐步建立起涵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政决算全过程,支撑部门预算、政府采购、集中支付等方面的信息管理平台,促进财政审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客观上,审计信息的一体化,信息的完备性,传导的流畅性,在财政审计一体化的项目管理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特别在OA和AO条件下,信息的搜索、传递、处理和反馈机制成为可能,审计信息的共享机制,将有助于财政审计一体化项目的有效推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