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统论方法创新海南省审计工作模式

作 者:

作者简介:
邝必清,海南省审计厅

原文出处:
海南审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9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系统论方法已在许多现代科学活动和管理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但在审计工作模式创新领域极少运用。

      审计是个体系,审计体系是指属于审计范畴的有关事物及其本质、规律所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它主要包括审计理论体系、审计组织体系、审计法律规范体系和审计方法体系的有机结合体,具有系统的特征。而审计工作模式创新是审计体系中的一个系统,它由系统内部构成的诸要素组合而成,而且诸要素之间有着合乎逻辑的内在联系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与传统方法审计思维方式从部分到整体不同,系统论方法是从整体到部分,其程序是从综合到分析再到综合。它不仅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劣,而且利用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和判断系统整体的性能。要素和系统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系统的整体性能不单是取决于组成系统的要素,而且还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系统论方法适用于那些有组织的、具有多质、多联系、而且相对稳定的复杂系统的研究对象。将系统论方法引入审计工作模式创新领域是必然的选择,这本身就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应用系统论方法创新审计工作模式,研究审计理论结构及其国家审计制度、审计环境、审计职能、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准则及规范、审计程序与方法、审计报告等方面可以发挥有效作用,并取得理想的成果。

      审计创新的目的是改革和更新审计理论和审计工作中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需要、阻碍审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环节,解决困扰审计工作的矛盾和问题,逐步完善我国审计制度,迅速实现审计工作的转型升级,将审计事业推上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层次。2008年海南省审计工作会议的工作报告,就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的创新成果。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系统的方法在审计工作模式创新中的运用,就形成了审计工作模式创新系统论方法,它是把系统论移植于审计工作模式创新的产物,是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着重从审计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分析问题,并定性、定量地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最佳化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系统论方法进入审计工作模式创新领域,从根本上改变了审计创新的传统模式,使审计创新更加科学化、系统化。2008年海南省审计工作会议的工作报告,就是系统论方法运用于审计工作模式创新的典范。我们把报告中的审计工作模式创新看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笔者把它称之为“359152”工程系统,它由六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又由若干个分子系统组成。并作如下具体分析:

      “3”是指从三个方面准确把握审计工作发展方向。一是从国家基本制度、审计体制、审计环境和审计本质的角度定位国家审计是政府的内部审计,这为正确履行审计职责、确定审计目标和重点指明了方向,其根本任务是保障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目标的实现。二是要由审计需求来安排审计计划,即国家审计必须按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需求,及时“设计”、“生产”出适用的审计“产品”。三是从审计环境变化和审计事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出发,国家审计必须消除长期形成的不良惯性效应,对审计计划、审计方式方法、审计内容、审计手段、审计管理等开拓创新,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关注绩效。

      第一个“5”是指首次提出“五个一体化”的审计工作新模式。即国家审计与其他监督机构和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一体化;年度审计计划与审计结果报告一体化;重点审计与全面审计一体化;各类型的审计事项一体化;各阶段(事前、事中、事后)审计一体化。

      “9”是指建立和完善加强三项审计管理的9大机制。即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组织保障机制、沟通机制、监督反馈机制;审计质量控制管理的审计目标完成机制、审计业务规范化机制、层级负责机制;审计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力资源评估机制、审计组长任职资格机制、审计项目成果导向考核机制。

      “1”是指创造一批审计精品。即审计工作成果必须是精品“产品”,它包括精品审计项目、精品审计工作报告、精品审计结果报告、精品审计信息、精品审计理论研究成果等。

      第二个“5”是指以五种精神建设高效廉洁的审计队伍。这五种精神是热情、实干、细致、能力和廉洁。并要求每一个审计人员都要做到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缜密严谨、勤奋好学和廉洁自律。

      “2”是指两个重要的关注点。即绩效审计和计算机审计。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主流,是实现审计现代化的终极目标。计算机审计和网络审计是实现审计现代化的手段,也是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和技能。绩效审计和计算机审计是实现审计转型升级的关键。

      由上述分析可见,审计工作模式创新涉及的要素包括国家基本制度、审计制度、审计环境、审计职能(本质)、审计假设、审计概念、审计目标、审计规范(准则)、审计程序、审计技术方法、审计报告(成果)、审计管理等诸多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国家基本制度处于最高层次,起驾驭整个审计系统的导向作用。它直接与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相联系,决定和影响审计系统的其他要素。国家基本制度影响并决定审计环境和审计制度。而有什么样的国家审计制度,又有什么样的国家审计职能,审计制度规定审计职能,影响审计的发展方向。审计环境影响审计职能的发挥和审计任务的完成以及审计目标的实现。从理论上讲,在国家基本制度的指导下,审计理论需要推理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审计假设。审计假设是指对有关审计事物产生、发展与存在的一些未确知或无法正面论证的前提条件,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发展趋势所作的合乎事理、合乎逻辑的推断或认定(蔡春:《环境审计论》,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第70页)。在审计假设的基础上,根据审计职能的发挥情况,对审计实务进行总结和提炼,提出审计概念,产生审计目标。审计概念既承上依据审计假设,并结合审计目标,又启下地指导审计准则的建立,审计准则直接指导审计实务。因此,要完成法定职责,实现审计目标,发挥职能作用,就必须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审计工作模式,科学的审计管理,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较高职业素养的审计人员才能完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