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09)07-0024-10 “拨乱反正”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进程中一个重大事件。“拨乱反正”这一特定的政治术语,是指“文化大革命”后期及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冲破各种阻力,从根本上扭转长期以来的“左”的错误,使指导思想重新回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拨乱反正”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5年全面整顿时期;第二阶段是从粉碎江青集团后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三阶段是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二大。经过“拨乱反正”,党和国家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1](P269)。胡耀邦在这一重大事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就胡耀邦为党和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作一评述。 一、为党、为国、为民——胡耀邦与拨乱反正 (一)拨乱反正的初步尝试 邓小平曾说:“拨乱反正在一九七五年就开始了。那时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每整顿一项就立即见效,非常见效。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同“文化大革命”唱反调,触怒了“四人帮”。他们又一次把我哄下了台。”[1](P81)从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说,拨“文化大革命”之乱,在1975年邓小平在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支持下,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时就开始了。 1.拨乱反正的背景 1974年,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的“文化大革命”已经进行8年,毛泽东考虑这时该由“大乱走向大治”了,提出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以安定团结为好。并再次提出筹备召开“四届人大”。这期间他考虑到周恩来病重,希望重用邓小平等人。1974年12月底,毛泽东和周恩来不顾江青集团的干扰,在长沙商定了四届全国人大的人事安排方案,准备提交中共十届二中全会讨论及四届人大进行选举。这被称为“长沙决策”。1975年1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经毛泽东在长沙批阅的文件,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8日至10日,中共十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了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讨论了准备提交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方案等,选举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副主席。13日至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周恩来抱病在会上作了由邓小平负责起草的只有五千字左右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申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大会通过了国家宪法,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选出了以朱德为委员长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邓小平为第一副总理。邓小平再度崛起,江青集团的组阁企图被挫败。 但中国政坛上这场关于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斗争并没有结束。可以说,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解决“四人帮”,而后解决“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解决“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必然要涉及毛泽东。回过头来看历史,毛泽东与周恩来的“长沙决策”具有两重性,就是说,这次重要决策既为邓小平担负重任,并通过其卓越的工作,让人民对他有深刻的了解并最终选择他创造了条件;但毛泽东并没有下决心解决“四人帮”,并给他们及其同伙一定的权力,也由于毛泽东对无产阶级专政以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强调批判“修正主义”,又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这就是说毛泽东既对邓小平的工作给予支持,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同时也为邓小平的工作设置了障碍,不允许否定“文化大革命”。这就是当时中国政治风云复杂多变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也预示1975年的拨乱反正很难成功。 2.1975年在邓小平领导下,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全面整顿 中共十届二中全会、四届人大召开后,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支持下,邓小平开始主持国务院工作,随后又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他的领导和推动下,全面整顿开始进行。在九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邓小平排除重重困难,以巨大的革命魄力、势如破竹的气势,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各个方面的整顿。他首先抓了党的整顿,重点抓了各级领导班子的整顿;随后他又抓了军队的整顿、地方的整顿、工业的整顿、农业的整顿、商业的整顿、文化教育的整顿、科学技术队伍的整顿、文艺方面的整顿等等。胡耀邦成为这次全面整顿中科学技术领域整顿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1975年7月,胡耀邦被派到中国科学院工作。他以极大的热情,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果断地开展工作。其中一项主要的工作,是组织起草《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8月1日,胡耀邦部署科技工作汇报提纲的起草工作,7日至11日,多次主持修改提纲。11日,拿出第一稿,定名为《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汇报提纲·讨论稿)》。分为六个部分。一、关于肯定科技战线的成绩问题;二、关于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问题;三、关于力求弄通主席提出的科技战线的具体路线问题;四、关于科技战线知识分子政策问题;五、关于科技十年规划轮廓的初步设想问题;六、关于科学院院部和直属单位的整顿问题[2](p431)。8月17日,胡耀邦将《汇报提纲》第三稿送交邓小平,得到邓小平的支持。 这个提纲力图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澄清党的科技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提出了在科技领域纠正“左”倾错误的许多重要意见。文件鲜明地指出:如果我们在科学技术上没有一个大的飞跃,就难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没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也就不可能有工业、农业、国防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