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莱士访华:延安美军观察组的最终成行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越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四川 成都 610064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内容提要:

二战后期,美国副总统华莱士作为整个战争期间,甚至近代中美关系史上最高级别的访华者,其出访目的至今仍有争论。究竟是像当时美国国内有人猜测的那样,是罗斯福总统竞选政治战略致使将华莱士调离美国?还是如蒋介石希望的那样充当中苏冲突的调解人?又或像延安期待的那样,充当国共关系的中间人?通过对华莱士访华经过及同时期其他历史事件的整体考察,尤其考虑到美国时在中国实施的马特霍恩计划“在人力、物力等方面具有仅次于曼哈顿计划的最高有限权”,为马计划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促成延安美军观察组的成行就成了华莱士访华充分而必要的动因。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9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9)04-0156-07

      “在1944年6月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月份,中国发生的主要事件是罗斯福总统派来了一位重要使者。”[1]美国副总统华莱士(Henry Wallace)出访中国,当时(甚至事隔多年之后)各界对此次访问从头到尾皆存各种猜测或希望。

      不管各方如何猜测、希望、担心,华莱士此行确实达到了一个具体而明确的目标,“这就是总统对蒋介石施加一些压力,以促成美国使团前往延安之事的成功”。而此延安美军观察组的重要使命就是为在成都实施的,在人力、物力方面拥有仅次于曼哈顿计划顶级优先权(was given top priority in both men and materials,second only to the secret Manhattan Project)[2]的马特霍恩计划①提供气象等情报,协助美陆军第20航空队的有效行动,妥善处理B-29这一当时最为先进的重型轰炸机残骸,并救助华北地区迫降的飞行员。②

      (一)

      为向中共占领区派驻“观察团”,华莱士使华并非美方的第一次尝试和努力。在华莱士访华不久前的1944年2月10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已开始就派驻“观察团”一事与蒋介石进行首次交涉:

      由于吾人共同对日作战之加剧,由于吾人坚决移向日本之军事中心,故吾人除在海上和空中击溃日本以外,显然的吾人必须与日本陆军之主力接战而毁灭之,然后可得最后之胜利。日本陆军主要之集中地点在华北及满洲,吾人今当开始准备粉碎日本坚强之兵力。

      现时关于敌人在华北与满洲之情报异常缺乏。为增加此等情报之流通,为考察研究此后作战之策划,下列措施似属十分必要:即立即派遣一美军观察团至陕北、山西,以及至华北其他必要之地区。阁下对于此事,可否与余赞助及合作?③

      从电文可见,罗斯福这份电报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蒋介石同意派遣“美军观察团”,从而获得“华北与满洲之情报”。战时美国为“共同对日作战”,派遣各种使团到中国并不鲜见,蒋一般会较为合作地配合。但此次和以往有很大不同,那就是此“观察团”的派驻地不是国统区,而是陕北、山西直至华北等令蒋介石警惕的敏感地带。

      而且,罗斯福在谈及“观察团”的动机和目的时模棱两可,说派出“观察团”到那些地区主要是由于“日本陆军主要之集中地点在华北及满洲”,“吾人必须与日本陆军之主力接战而毁灭之”。但按照美国1943年制定的在中国的既定战略,美军既不会在中国与日本进行大规模地面战役,也不会从中国发动所谓“对日的最后决战”。④蒋本已非常担心中共接触美国后会更壮大,再加上罗斯福这种矛盾而暧昧的态度,难免怀疑其动机是否就是想在国共之间“调解”。蒋介石心中的感受和可能做出的反应可想而知,这种反应从蒋22日的回电中可以看到:

      对于阁下计划派遣美军事视察团,收集敌军在华北与满洲集中正确情报一节,甚愿尽量协助进行,并已饬知军政部与史将军总部拟定此一视察团前往中央政府政治力量所及以及敝国军队驻扎各处也。[3]

      国家首脑之间电文往来,遣词造句应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蒋介石这一回电不到百字,但已充分表达了主人诸多用意。首先,蒋介石将罗斯福“观察团”这一无法区分主次关系的用语“更正”为能够表明与中共上下次序的“视察团”一词,以申明其合法的执政党地位,流露出对中共潜在威胁的担忧。

      “尽量协助”一语足以表明蒋只是“尽量”而非全力以赴。这就是告诉罗斯福,美方要派“视察团”到中共特区可能会遇到某些困难、阻碍,以至于蒋介石作为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代表,也将可能无所作为。蒋介石这种用语表达出的态度对美国而言,既可能是向美国“控诉”或“表白”重庆政府在中共问题上的无可奈何,同时也可能是一种表示反感的威胁,尽管这种威胁未必有效。

      接着,蒋介石借其素有的政治天赋立即将此敏感问题向下转移,让“军政部与史将军总部拟定此一视察团”事宜。这一方面可降低该团的级别,以免显出中共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让派团一事绕道而行,使之受到各种缓冲性的阻挠,最好不了了之。

      电文的最后一语可说亮出了蒋介石的底线:如果“美军观察团”一意成行,将只能到“中央政府政治力量所及以及敝国军队驻扎各处”,这就等于说“委员长只同意派至中央政府军事政治所控制之区域,即暗示不准至共区”。[4]

      蒋的电文充分表达出,不管是美方与中共直接还是经过政府的接触,都是他非常不愿见到的事情。这一回复自使罗斯福非常担心不能达成一致,于1944年3月22日,罗斯福再次就派团问题电告蒋介石:

      阁下2月22日电核准之敝国军事观察员,如能抵达出事地点,则对吾人尽力在该地区收集更真确之情报,当能有所帮助。余已令史迪威将军向贵国军政部长商定视察团旅行协定,俾得从早实行也。[5]

      罗斯福来电再次申明,“观察员”要收集到真确之情报,就应该“抵达出事地点”——中共控制区。而且,不管蒋情愿与否,他已派人着手行动起来。

      此后,蒋好像回避了这一问题,不再谈论此事,罗斯福似乎也不再以这种方式与蒋讨论,但向中共华北地区派军事观察组的事情并未就此结束。事实表明,罗斯福换了一种更为直接的有效方式,就派观察组一事与重庆进行了一次志在必得的劝说,这便是华莱士的访华行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