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齐鹏飞,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齐鹏飞,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当代中国史和中共党史的教学与研究。

原文出处:
教学与研究

内容提要:

2008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新增设的二级学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其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目前正处于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学科体系建构的初始阶段。关于它的学科定位和建设思路——包括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内容和重点,它的科学内涵和体系、它的学术规范和话语系统、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五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它与相对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等,尚无一个明确而统一的成型意见,诸多令学界思想兴奋的焦点问题,都有非常大的“仁智互见”的自由讨论和自由探索空间。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9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K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09)02-0067-08

      根据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以下简称2005年“通知”),在国家《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五个),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根据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通知》(以下简称2008年“通知”),“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又新增设为该一级学科中的第六个二级学科。其中,前五个二级学科,由于有了约三年时间的学科建设之实践探索和经验积累,学界对于它们各自的学科定位和建设思路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但是对于新增设的第六个二级学科,关于它的学科定位和建设思路——包括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内容和重点,它的科学内涵和体系,它的学术规范和话语系统,它在该一级学科中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五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它与相对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而统一的成型意见,尚处在仁智互见的讨论期。因此,本文谈几点个人的粗浅看法,以供参考或批评。

      一、关于新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背景、依据和意义

      2005年“通知”附件二“学科简介”中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它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该“通知”还非常清晰而明确地梳理和阐释了该一级学科所属五个二级学科的学科性质和社会功能定位、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非常具体地说明了该一级学科这个大系统、总系统,是由五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相对独立的五个小系统、子系统,有机统一和整合而成的具有内在科学逻辑性的科学体系。那么,“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之增设,在已经初步学术规范化、学科体系化的该一级学科中的发展空间何在?它对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该一级学科建设的意义何在?

      关于增设该二级学科的初衷和直接目的,2008年“通知”中谈了两个方面的意见:其一,是“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逐步形成一个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其二,是“为进一步强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功能和教师队伍建设”。

      当初,学界和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在论证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过程中,对于单独设立该一级学科这个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方面,几乎是众口一词赞同,没有任何疑义,但是对于设置其所属二级学科,以凸现该一级学科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凸现该一级学科科学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问题,则始终存在不同的意见,曾经有过比较热烈的讨论①。

      问题的焦点是:在已经设定的五个二级学科以外,现行学科目录中哲学一级学科之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之下的“政治经济学”、政治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中共党史”、政治学一级学科之下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四个二级学科,需要不需要、可能不可能调整进入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讨论的结果,形成的主流意见是:“不进入”或至少是“暂不进入”。最直接的理由是:如果将这四个二级学科从相关的一级学科中剥离出来进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削弱马克思主义在该一级学科中的指导地位和作用,而且,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已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面的五个二级学科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有了比较充分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不进入”或“暂不进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不会直接影响和削弱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研究。

      大家共同感觉比较难处理的是“中共党史”的归属问题。因为在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面的五个二级学科中,与“中共党史”最具关联度和交融性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仍然是一门偏重理论研究的学科,并不能完全替代“中共党史”这样偏重历史研究并且主要是以历史教育的形式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教育功能、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特殊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在该一级学科中,没有一门专门、系统地梳理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历史脉络、历史规律、历史经验,以国史、国情研究和国史、国情教育直接凸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感和实践性的“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类型的二级学科,不能不说是一个比较大的缺憾。近几年,学界和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在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该一级学科建设,逐步形成一个“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科学体系的过程中,也一直都在苦苦思索如何正确处理“中共党史”与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关系问题。现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新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是比较好地解决了“历史与理论相结合”这一难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