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国学运动述评

作 者:

作者简介:
谢桃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成都 610071)

原文出处:
西华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二十世纪初年国学思潮兴起之时,四川于1912年首创国学院并刊行《四川国学杂志》,廖平、刘师培和刘咸炘皆推动了四川国学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国学运动的中心向西南转移,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西迁,国学家和学者云集四川,特别是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和傅斯年领导的历史语言学派的发展壮大,给四川引入了新的国学观念和科学的考证方法。这使四川国学与主流学术融合,改变了国粹主义的态度和旧学的方法。1949年成都私立尊经国学专科学校的解体,标志四川国学运动的结束。四川国学运动是中国二十世纪国学的一个缩影,从中可见国学运动摆脱国粹的约束而走上新的科学道路的历程,从而可认识国学的真实性质及其历史经验对我们现在的学术意义。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9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0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505(2008)06-0001-10

      国学是二十世纪初年中国兴起的学术思潮,它在偏僻的西南一隅的四川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而且由于特殊的历史与自然条件,国学运动的中心向西南转移,愈益突出了四川在国学史上的意义。因此在近十余年来国学热潮再度在中国学术界兴起时,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是不可能避开四川国学运动的。1903年冬邓实等于上海成立国学保存会,以“保存国粹”为宗旨。1905年国学保存会主办的《国粹学报》刊行,主要撰稿人有邓实、黄节、刘师培、马叙伦、章太炎、王闿运、廖平、郑孝胥、王国维等五十余人。1906年日本东京的中国留学生组织国学讲习会,由章太炎主讲。1910年章太炎的《国故论衡》于日本秀光社排印出版。这预示着国学思潮将对中国学术界发生巨大的影响。1911年四川涌起保路风潮,它成为辛亥革命的先导。民国元年,即1912年元月四川又在学术上得风气之先,首创了国学院,开启了四川的国学运动。这一时期的国学家们都属于民族文化保守者,他们实际上以儒学为国粹,力图固守传统文化以抵制西学的东渐与新学的发展。1923年1月胡适发表《北京大学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号召整理国故,再造中华文明,重新阐释了国学的含义,提倡以科学方法研究国学;这标志新的国学思潮的出现。此后1926年顾颉刚主编的《古史辨》刊行,在学术界出现了古史辨学派;1928年傅斯年领导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了《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又在学术界兴起了历史语言学派。这两个学派都是在新的国学观念下采用科学考证方法研究国学的,使国学运动得以脱离国粹的羁绊而获得健康的发展。新的国学观念与方法在四川的影响甚微,而且还遭到批评与抵制。抗日战争的爆发,随着政治文化中心向西南转移,国学运动在此时期竟存在与发展了;这给四川注入新的活力,使它成为国学运动的中心了。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四川的国学具有首创性和丰富性。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可以见到国学观念的演变,科学考证方法的改进,学术与时代精神和民族命运的深层联系;这必然会引起我们对当前国学热潮进行冷静的历史反思。

      辛亥革命胜利后,四川于1911年10月建立军政府,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尹昌衡任四川都督,将原四川枢密院改为国学院,其宗旨是“研究国学,发扬国粹,沟通今古,切于实用”。国学院由吴之英为院正,刘师培为院副,院员有楼黎然、曾学传、廖平、曾瀛、李尧勋、杨赞襄和释圆乘。国学院的任务是:一、编辑杂志;二、审定乡土志;三、搜访乡贤遗书;四、续修通志;五、编纂本省光复史;六、校订重要书籍;七、设立国学学校。1912年秋成都外南的存古学堂改附于国学院而为国学馆①,原存古学堂监督谢无量与刘师培同为国学院正,增聘廖平主讲经学。原存古学堂学生一百人转入国学馆学习,并招收新生五十余人。1914年春国学馆改为国学学校,由四川民政公署照会廖平任校长。1918年国学学校遵教育部之规定改为四川省立国学专门学校,廖平继任校长;1923年由骆成骧接任校长;1926年蔡锡保任校长。1928年秋,国学专门学校并入四川大学,改为公立四川大学中国文学院。在四川国学馆及国学学校任课的教师先后尚有黄镕、戴孟恂、陈文垣、宋育仁、龚镜清、辜予渠、陶鼎金、易铭生、邓宜贤、尹端、盛世英、龚道耕、徐炯、饶焱之、曾海敖、谭焯、余舒、萧仲仑、朱青长、龚圣予等。国学院于1912年创办《四川国学杂志》,每月一期,发行十二期,自1914年改名为《国学荟编》,仍每月一期,至1919年共发行六十三期②。此刊以“发挥精深国粹,考征文献”为宗旨,所设栏目有通论、经术、理学、子评、史学、政鉴、校录、技术、文苑、杂论、蜀略。《四川国学杂志》主要撰稿人有刘师培、廖平、曾学传、吴之英、谢无量、曾瀛、杨赞襄、李尧勋等;所发表的文章以经学、诸子学和史学为主,如刘师培的《春秋繁露爵国篇校补》、《春秋左氏传古例考序略》、《白虎通义源流考》、《周官师说考》、《白虎通义定本并序》,廖平的《周礼凡例》、《庄子经说叙意》、《天人论》、《经学四变记》、《论诗序》、《山海经为诗经旧传考》、《治学大纲》,李尧勋的《中国文字问题》,谢无量的《蜀学原始论》,曾学传的《宋儒学案约编叙目并论》,曾瀛的《渡泸考》、《华阳国志证误》等。四川国学专门学校学生会还主编《四川公立国学专门学校学生会季刊》于1927年刊行,因次年学校并入四川大学,故此刊仅出版一期,其性质为学生自办的国学杂志,要目有蒋维馨的《国学之真价值》、刘华甫的《文学的工具》、郭荣辉的《管子的经济论》、董惠民的《六经史略》、陈俊民的《我对于楚辞的见解》。

      宋育仁曾于1916年受聘为四川国学院主讲,并于1917年暂时任国学学校校长。1922年至1924年他主编《国学月刊》共二十七期,在成都出版发行。宋育仁属于维新主义者,在《国学月刊》第一期《绪言》里表示:“本报抱定宗旨,述先圣先师之言,非从己出。”此刊主要是发表时事评论,宣传维新,学术价值不高,在四川国学运动中并无多大影响。

      我们追溯四川国学的历史是不应忽略成都尚友书塾的。刘咸炘承传祖父槐轩先生刘沅之学,发愤著述,1918年为刘氏尚友书塾塾师。尚友书塾不同于旧式私塾,是“专究国学”的国学学校,并于1925年创办了《尚友书塾季报》。学报的宗旨是:“仿书院总集学校杂志之例,以发表一堂师弟研究之所得,期与当代学者共商榷之。凡所研究,不分东、西、新、旧,止问是非。”这是四川早期国学杂志之一,它为年刊,共出版了八辑,1932年刘咸炘去世后停刊。在《尚友书塾季报》里,刘咸炘发表的论文有《学纲》、《太史公书知意总论》、《旧书别录》、《认经论》、《全真教论》、《外书四篇》、《重修宋史述意》;此外尚有李克齐《西汉郡国令长考》、张昌荣《汉以上方物考》、韦绾青《孔子删诗驳议》、张勋初《尔雅作者考》、李光志《伊尹事辨》、熊光周《叔孙通制礼考》、杨致远《汉郡都尉驻地考》、刘开柳《两汉官吏生计考》等。书塾在刘咸炘去世后继续由刘氏家族维持下去,直至1949年停办。

      四川国学的兴起与发展显然是走着国粹主义道路的。清末一批民族文化保守主义者深感西学东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并出于对新学的抵制,力图保卫传统文化的菁华——国粹而掀起国学运动的。他们理解的国粹主要是儒家的政治伦理,提倡发扬国粹以期改良世道民心,因而赋予国学以重大的社会使命。四川国学亦是“发扬国粹为宗旨”的。在《四川国学杂志义例》里,曾学传指出由于西方文化流播中土,“致人心郁,塞源趋流,忘耻逐利,饰伪乱真以相欺诈,破坏规矩以为文明,如横流决堤,不可收拾,岂非国学不明之故欤”?因此以为发扬“我固有国粹”,“垂情国学”,是“深探致治之本”,达到“庶几匡时”之目的[1]。四川早期国学家们虽然皆是国粹主义者,但他们对国学的理解、学术的成就与意义是不完全相同的,例如最有影响的三家——廖平、刘师培和刘咸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