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尾“来”体貌用法的演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前瑞,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 100871),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王继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089)。

原文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研究近代汉语句尾“来”表示过去发生与过去经历两种用法的演变。通过分析唐代以前汉译佛经材料中句尾助词“来”的早期用例的用法特点,提出“来”的过去经历义源于其过去发生义,感官动词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通过分析《祖堂集》、《古尊宿语要》以及《西游记》中的句尾“来”,探讨了“来”的体貌用法的进一步发展。句尾“来”的演变无论是从体貌范畴还是传信范畴的语法化来看,都有重要的类型学意义。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10 期

字号:

      一 引言

      1.1 讨论的对象

      在近代汉语中,事态助词“来”可以用在分句或全句的末尾,表示确认事件在过去发生,类似于现代汉语的句尾“了”,如例(1),这种用法本文称为“来”的过去发生用法;也可以表示事件在过去不确定的时间里至少发生过一次,类似于现代汉语的词尾“过”,如例(2),这种用法本文称为“来”的过去经历用法。这两种用法都跟体貌有关,所以本文暂且总称为句尾“来”的体貌用法,并讨论这两种用法的演变。

      (1)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尚颜《除夜》(一作栖蟾诗),《全唐诗》卷848)①

      (2)有行者问:“生死事大,请师一言。”师曰:“行者何时曾死来?”(《祖堂集》卷6,神山和尚)

      关于近代汉语“来”的体貌用法及其发展,前辈学者们已经提出一些富有见识的看法,也在一些方面存在明显的分歧。

      1.2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对事态助词“来”的过去经历用法的来源存在不同的看法。蒋冀骋、吴福祥(1996∶545)指出,事态助词“来”的来源可能与动态助词“来”(即例(3)中的“来”)有关。当表示完成或实现的“来”(动态助词)用于“曾然”的语境,并居于句尾时,它就变成了“曾然”态的时态助词。陈前瑞(2003)已经指出这一推测与两种“来”出现的时间顺序不合。梁银峰(2004a)进而指出,事态助词“来”在南北朝时期已经产生,至迟在隋代已经确立,如果认为所有的事态助词“来”都是从动态助词“来”直接转化而来,不符合汉语的历史事实。例(4)的“来”在我们看来属于事态助词的过去发生用法,梁银峰(2004b)认为“来”这样的用例实在太少,在数量上远远不能和事态助词(即表示过去经历的用法,笔者注)相比,因此梁文认为,表示事态的助词“来”(即过去经历的“来”,笔者注)直接源于这种用法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3)赋来诗句无闲语,老去官班未在朝。(张籍《赠王秘书》,《全唐诗》4334页)

      (4)诸母人闻经欢喜,前白佛言:“山民贪害,以肉为食,欲设微供,愿当纳受。”佛告诸母人:“诸佛之法,不以肉食。吾已食来,不须复办。”(西晋法炬共法立译《法句譬喻经》,《大正藏》4/581b)

      (二)对于助词“来”的语法化路径存在分歧。太田辰夫(1958∶356)指出:“助词‘来’当然是由动词‘来’产生的。原来是做了某事之后来到现在的场所的意思,后来‘来’成了附加的,就把重点放在过去曾经做某事上了”。太田先生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动词直源说。曹广顺(1995∶107)认为助词“来”可能来源于两种路径:一是源于结果补语,可概括为结果补语说;二是源于“以后、以来”义,可概括为“以来”说。王锦慧(2002、2004)通过分析禅宗语录,进一步论证了“以来”说。梁银峰一方面在太田先生的动词直源说的基础上提出“连动说”,即事态助词“来”是由连动式“v(+NP)+来”中的趋向动词“来”虚化而来(梁银峰2004a);另一方面又持“以来”说(梁银峰2005)。

      1.3 体貌类型学的启发

      体貌类型学的研究认为,完成类体标记主要来源于:(1)“是、有”之类的助动词,(2)表示“来”义的动词,(3)表示“结束”和方向移动含义的动词。只有(2)类的“来”义动词直接发展成完成体及完整体/过去时。(Bybee et al.1994∶105)可见,“来”的语法化路径在类型学上具有特殊性,而类型学的研究大致支持助词“来”的动词直源说。Chappell(2001)认为汉语官话及方言中,“过、别、曾、尝”等标记所表示的经历体严格说来不完全是体貌的用法,而是传信(evidential)的用法。Chappell(2001∶65)构拟了汉语中传信标记的两条语法化路径:(1)大部分方言中的“过”类动词经由趋向补语发展成表示过去事件发生的完成体,然后发展成为传信标记;(2)闽语中的“别”类感知动词直接发展成传信标记。可见,汉语助词“来”无论是从体貌标记还是传信标记的语法化路径来看,都具有独特的地位,并且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

      基于对现有研究所存在问题的认识,并受类型学相关研究的启发,本文通过分析唐代以前汉译佛经材料中句尾助词“来”的早期用例的用法特点,探讨“来”由过去发生义到过去经历义的发展过程以及“来”由动词到过去发生义的发展过程;通过分析《祖堂集》、《古尊宿语要》以及《西游记》中的句尾“来”的用法特点,探讨“来”的过去经历义与过去发生义在唐宋及明代进一步发展的规律。

      二 唐代以前句尾“来”的体貌用法分析

      梁银峰(2004a)把句末助词“来”的出现年代推进到唐代以前,龙国富(2004∶282)发现事态助词“来”在中古佛经中的分布并不均衡,主要出现在西北地区的少数译者翻译的佛经之中。本文在龙国富(2004、2005)、梁银峰(2007)所引用的语料的基础上,检索已经出现过事态助词“来”的中古汉译佛经,初步得到41例明确用例以及若干相关用例。本节在这些用例的基础上分析“来”的过去发生义和过去经历义的用法,分析助词“来”的语法化路径。

      2.1 唐代以前“来”的过去发生义用法分析

      在41例明确的事态助词用例中,有17例不与“曾”的肯定或否定形式共现,因而不是明确的过去经历用法,可以暂且笼统地归入“来”的过去发生用法。②17例中,共有10种动词。其中感官动词共4种,出现10例,如例(5)的“见、闻”,例(6)的“见闻”,例(7)的“嗅”等。而且这几个感官动词基本上也是达成动词,表示感官感知的结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