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辽代石刻文编》(以下简称《文编》)是一部辽代石刻文总集,[1]全书收录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为止发现的辽代庙碑、塔铭、幢记、哀册、墓志、题记等石刻文300余篇。本文所谓辽代石刻韵文,即以此为据。总共考查了见于《文编》的韵文116篇(355个有效韵段),兼及散见于书中的已为编者标明的别字异文,意在观察前人尚未揭示或揭示尚不充分的辽代汉语语音面貌。所谓“辽代”,既指时间,也指辽所统治的地域。 1、全浊上声正在变为去声 根据唐代李涪《(切韵)刊误》的记载,当时的洛阳地区就已经是全浊上声变去声。北宋邵雍《天声地音·十二音图》,又反映了当时洛阳地区浊上变去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现象是否也见于辽代汉语语音,则是本文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编》中的韵文押韵以同调相押为主,全编可以肯定是押平声韵的韵段有207个,押上声韵的韵段有25个,押去声韵的韵段有47个,押入声韵的韵段有50个,合起来大约占到有效韵段总量的93%。观察作为韵脚的全浊上声字(以《广韵》反切为准),只与去声字相押的有9个韵段,包含11个全浊上声字: p255:墺道;p282:尽轫烬进近……胤信振;p375:异位志被懿姒议;p419:善殿;p425:辅度;p439:渐焰;p625:慧艺弟继势弊替计谛逝俪世瘗祭;p688:厚寿;p754:限蔓。① 此外,尚有127页和416页两处,“第”字(《广韵》全浊去声)皆别写为“弟”(《广韵》全浊上声)。 但也有只与上声字相押的,共3个韵段,4个全浊上声字: p270:辅武俎渚;p354:久有厚朽;p375:暖瓒满断筦。 据罗常培1933、[2][p122]王力1957[3][p193]等研究,早在唐、五代就已经出现全浊上变去现象。而在宋代的《韵镜》、《卢宗迈切韵法》、《尔雅音图》、《九经直音》、《通鉴释文》以及宋代汴洛语音、朱熹反切中,都可以见到这一现象。由此可以断定唐代已有汉语方言全浊上变去,在宋代这样的方言一定更多。但已经研究过的材料尚不能覆盖大致与北宋同时的辽王朝统治地区。当时当地的汉语方言是否全浊上变去还是未知。上引石刻文中全浊上声字只押去声字的比只押上声字的要多出一倍多,“第”字别写作“弟”更是表明“弟”字很可能已经读作去声。由此可以初步判断,辽代汉语语音中的全浊上声字也正在变为去声。 需要讨论的是,辽代石刻铭文中也有上去通押的,共有6个韵段: p122:□务宇;p160:父土傅楚府布,下嘏者洒泻;p216:父怙睹墓;p373:遘授宥副兽窦胄有彀陋秀後厩富昼寿岫朽;p469:构旧斗牖秀朽右後。 特点是各韵段中上去通押的都有非全浊上声字。还有三个全浊上声字(下怙後)混迹其中。我们能否因此认为前边只与去声字相押的全浊上声字实际上也是上去通押呢?再看看有全浊上声字只与上声字相押的韵段,还有相同的全浊上声字(辅厚)既出现在押上声的韵段,又出现在押去声的韵段,就更使人怀疑情况果真如此。但这一怀疑有着不可逾越的障碍。就是,如果只与去声字相押的全浊上声字实际上也是上去通押,那么,全浊去声字也应有只与非全浊上声字相押的同等(或更多)的机会。因为,在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中,全浊去声字要多于全浊上声字,而上声字的总量又少于去声字。即以收入丁声树编录、李荣参订的《古今字音对照手册》的上述字为例,全浊去声字共402个,而全浊上声字仅272个;上声字总量为1325个(去掉全浊上声字更是只剩下1053个),而去声字总量为1648个。②但在辽代石刻铭文中,全浊去声字与非全浊上声字相押的韵段却一个也没有。 但应当认为,辽代汉语中的全浊上变去尚在进行,至少是在前述石刻铭文所使用的书面语中并没有完成。“辅厚瓒断”四个全浊上声字尚与非全浊上声字相押,又尤其是“辅厚”二字上去两押,便是有力的证据。 2、口语中的入声字正在向舒声字转化 早在1936年,魏建功先生就借助对辽陵石刻帝后哀册文中的韵字材料的研究,得出结论说,那时的“入声韵读既不与《广韵》相同,和等韵也象不全同”,“已开了《中原音韵》的先河”。[4]这一结论应当是可信的,因为我们在其它辽代石刻文中,也能得到有力的佐证。 1)p16:遗籍极石(陈万墓志);p34:才灰开回月哉来(重修范阳白带山云居寺碑);p419:仪集祈石龟移隳期(安次县祠垡里寺院内起建堂殿并内藏碑记);p458:阀大(耶律庆嗣墓记);p591:土虎处户寞(耶律弘益妻萧氏墓志);p662:力至二瑞事器世(灵感寺释迦佛舍利塔碑铭)。 韵字下加点者为入声字。在上列六个韵段中,与入声字押韵的分别为平、上、去三个声调的舒声字。依据前边对全浊上声字与去声字相押韵段的认识,可以推论“籍极石月集阀寞力”八个入声字的声调已经不再保持原状,至少也已经接近平上去三声。再从《切韵指掌图》看,“月”字可与《广韵》戈麻韵字相配而这里押的是《广韵》灰咍韵字;“阀”字《广韵》与伐字反切相同,“伐”字仅与元仙等韵相配,而这里押的是个韵字;“寞”与“莫”《广韵》反切相同,“莫”字可与《广韵》豪肴宵萧韵字相配,而这里“寞”字押的是《广韵》姥语韵字;“集”与“(籍)极力(石)”等字则分别只与侵韵和庚蒸等韵字相配,而这里分别押的是《广韵》脂之和至祭等韵的字。但从《中原音韵》看,虽然“月”与“才”“灰”等字不在一个韵部,“寞”与“土”“虎”等字也不在一个韵部,但“籍极石集”与“遗祗仪龟移隳期”和“力”与“器世”则都属于齐微韵(平赅上去。后同),“伐”与“大”则都属于家麻韵,因此也同魏先生的结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