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类介词及“除”类介词框架的产生和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昌来(1962-),男,安徽定远人,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语法研究; 朱峰(1979-),男,云南曲靖人,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上海 200234)。

原文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文章以历史文献为依据,考察“除”类介词和“除”类介词框架产生的时代。“除”类介词包括“除、除了、除去、除掉、除却、除开、除着”等,产生时代各不相同,从春秋战国直到现代才完成“除”类介词的语法化历程;“除”类介词跟方位词“外/以外/之外/而外”搭配构成“除”类介词框架,各个“除”类介词框架产生的时代也从魏晋南北朝延续到当代。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7 期

字号:

      关于介词“除”产生的确切年代学界尚存争议。太田辰夫[1]、向熹[2]、马贝加[3]认为,介词“除”的产生大约在六朝,最早的例子是《齐民要术·杂说》:“一切但依此法,除虫灾外,小小旱不至全损”。王鸿滨[4]认为介词“除”在西晋已出现,用例是《三国志·张严程阚薛传》:“自臣昔客始至之时,珠崖除州县嫁娶,皆须八月引户……”“珠崖除州县嫁娶,皆须八月引户”是指“珠崖除了州县嫁娶以外,都须在八月登记注册。”“除”后有副词“皆”与之形成呼应,可视为介词,这比北魏的《齐民要术》要早150多年。

      事实上,介词“除”最早出现的年代可能还要早,《庄子》中有这样的用例:

      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上句中的“除”表示排除,即不把“病瘦死丧忧患”计算在“开口而笑者”之内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大致是“除了病瘦死丧忧患的日子以外,一个月中高兴的日子只有四五天而已”。这句里的“除”可以看作介词。不过,这样的用法非常罕见,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发现其他的用例,“除”作为动词使用还是占绝对优势,直到隋唐时期,“除”作为介词才发展完善,而“除”和“外”连用形成介词框架也是在唐代才出现的。本文拟考察“除”类介词(包括:“除、除去、除却、除了、除开、除掉、除着”等)语法化的过程,进而对“除”类介词框架[5][6][7]的产生进行全面考察。

      1.介词“除”的语法化过程

      汉语的介词主要是从动词虚化来的,介词“除”同样是由动词“除”虚化而来的。

      1.1 先秦时期

      “除”在汉语中最早是作名词和动词用的。《说文解字》:“除,殿陛也。”即宫殿的台阶,“除”字是名词,如《史记·魏公子列传》:“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

      《广雅·释诂二》:“除,去也。”这个“除”是动词,如《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清除、去掉”是动词“除”的基本意义,后来产生的介词的用法应该是由动词“清除、去掉”的意义虚化而来的。

      在先秦时期,动词“除”表示“清除、去掉”,多用于下面这几个格式:

      A.主语+除+宾语(“除”为及物动词)

      (1)圣将为世除害。(《墨子》)①

      (2)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国语》)

      B.主语+除(表示被动)

      (3)欲利之心不除,其身之忧也。(《韩非子》)

      C.“除”为不及物动词,表示“流逝、过去”的意思,这是“除”基本义的引申,如:

      (4)昔我往矣,日月方除。(《诗经》)

      这个用法较少,而且只跟时间有关。

      先秦时期,动词“除”的意义比较单纯,也较为具体,主要表示“清除、消除”,往往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带的宾语多是贬义的,局限于一些具体的事物,比如:“贼、害、难”等。“除”的句法位置也很固定,在主语之后作谓语,后面多带宾语。

      先秦时期虽然出现过“除”作为介词的用例(例见上文),但很罕见,且没有继续发展。

      1.2 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动词“除”保持了先秦时期的用法,同时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如常与别的动词连用,形成“动词+除”和“除+动词”格式,其中“除+动词”的格式不太普遍。

      “动词+除”如:

      (5)一旦令至,解械径出,未必解除其凶者也。(《论衡》)

      (6)今人杀白犬以血题门户,正月白犬血辟除不祥,取法于此也。(《风俗通义》)

      (7)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汉书》)

      (8)嘉笾列陈,庶几宴享,灭除凶灾,烈腾八荒。(《汉书》)

      上例中的“解除、辟除、扫除、灭除”等词仍表示“消除、清除”义,所带的宾语依然是比较具体的事物,且大多带有贬义,如:“凶、不祥、烦苛、凶灾”等,这说明动词“除”的语义还没有泛化和抽象。但是,“动词+除”格式的大量出现说明“除”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依赖于前面的动词,其动词性开始减弱。因为,“动词+除”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以完成前一个动词为条件才得以进行的,前一个动词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而“除”实际上含有动作结果的意味。

      “除+动词”如:

      (9)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史记》)

      (10)余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汉书》)

      “除”与后面的动词在意义上有重合,是一种冗余现象,这也减弱了“除”的动词性。

      一般来说,词汇的语法化首先是由其句法位置的改变而引起的。当一个动词单独做谓语中心时,能够保持其独立的意义;如果一个动词不是句中惟一动词,并且不是句子的中心动词或者主要动词时,这个动词的动词性就会减弱。如果两个动词连用,两个动词就会相互影响,最终引起某种变化。变化的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融合,两个词融合成一个新词;二是同化,一个词被另一个词同化,失去它本身独立的意义,成为一个偏义复词;最后是虚化,向介词等转变。两汉时期“除”经常和别的动词连用,这样就逐渐削弱了它的动词性,其意义开始虚化,而且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是与别的动词融合,形成了新词,如“除去”,第二是“除”开始向介词转变。“除”字的虚化正是从两汉时期与其他动词合用开始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