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翻译规范研究特点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仝亚辉(1974-),女,汉族,河南信阳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及文学翻译研究(河南 洛阳 471003)。

原文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内容提要:

西方有关翻译规范的系统性研究始于图里,其发展至今方兴未艾,呈现出独特的发展趋势。从翻译规范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规范研究的方法、研究规范的出发点、规范研究的范围、规范研究的分类以及对翻译等值问题的讨论等几方面,分析西方翻译规范研究的特点,预测其发展前景,将对我国的翻译规范研究带来有益的启示。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6 期

字号:

      西方最早把规范概念引入翻译研究领域的是吉瑞·列维(Jiri Levy),但是对翻译规范进行描写性研究则是从以色列学者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开始的。在他之后,安德鲁·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西奥·赫曼斯(Theo Hermans)以及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等,相继在该领域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与此前语文学派和语言学派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结构和语言现象寻找翻译规范不同,当代翻译规范研究所采取的是一种独立而客观的立场,通过将翻译活动置于目的语的社会文化多元大系统之中,观察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力图重建翻译过程中译者以及其他主体性因素所遵循的规范。对当代西方翻译规范研究的过程及特点进行剖析,展望规范研究的发展前景,能给我国的翻译规范研究带来一些启示。

      1.0 理论基础:从语言学理论到文学、文化和社会学理论

      1.1 语言学理论基础上的翻译规范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前,翻译研究主要在语言学的框架内进行,翻译理论被视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翻译理论的兴盛是语言学兴盛的副产品之一。各语言学流派虽然名称和理论框架各有不同,但其理论基础却是索绪尔所开创的结构语言观。在这种语言观关照下,语言被视为一个共时、封闭的系统,不仅各种语言之间可以同构,“语言结构与世界结构也是完全同构的”。(吕俊,2003:73)因此,这一阶段的翻译规范研究是在传统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以及篇章语言学理论基础上进行的。

      1.1.1 传统语言学基础上的翻译规范研究

      传统语言学基础上的翻译规范研究可以追溯到卡特福德(Catford),他首先把翻译界定为“用一种语言(译语)中相等值的文本材料来替代另一种语言(原语)”。(Cafford,1987:20)此后,前苏联译论界开始注重语言比较研究,一些译论者总结出了一整套翻译转换法——操作规范,包括词汇转换法、语法转换法和修辞转换法。(蔡毅等,2000:14)法国人维纳(J.P.Vinay)和达尔贝内特(J.Darbelnet)受费道罗夫的影响,于1958年出版了《法英比较修辞》(Comparative Stylistics of French and English:A Methodology for Translation)。他们认为必须把翻译列入语言学的范围,提出“翻译是一个真正的学科,具有自身特殊的技巧和问题”,值得在语言学分析手段的启示下进行系统研究。他们列举了7种翻译方法:意译法、借词译法、直译、换位译法、调整译法、等值译法和归化法。(许钧等,1998:23)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在他的《翻译教程》(1988)一书中提出了10多种翻译步骤,如直译、借词译法(transference)、文化等值(cultural equivalent)等等。(转引自韩江洪等,2004)

      从本质上来说,这些学者所关注的是原语和目标语之间不同的语言规范,指导译者如何依据特定的规则和规范产生准确忠实的译文。与此同时,他们又进行语言比较研究,尝试从两种语言系统中寻找其间的关系和规律,从而总结出一套翻译规则,可以让译者有所遵循。

      1.1.2 篇章语言学基础上的翻译规范研究

      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篇章语言学的兴起,翻译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篇章语言学将文本界定为交际的基本范围和研究的主要目标。因此,在翻译活动中,文本首次被视为翻译的基本单位,翻译不再只是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而是重新建构目标语文本。Neubert率先把翻译定义为“原语文本导致的译语文本的生产”。(Schaffner,1999:6)他主张文本层次上的对等,为了达到文本对等,译本必须做到“真正的连贯”。(Gentzler,1993:55)还有不少学者把文本按不同的规律分成不同的类型。赖斯(Reiss)将文本划分为3种类型:信息文本、形式文本和呼吁文本。翻译主要是受原文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某种功能的制约。(转引自韩江洪等,2004)纽马克则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将文本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Newmark,1988:39-41)在此基础上,这些研究者认为,不同文本类型样板要求有不同的翻译方法与之相适应。纽马克主张,在以表达功能为主的文本中,作者独特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应视为同等重要,翻译方法应以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为主;翻译以信息功能为主的文本和以呼唤功能为主的文本时,应当采用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的方法。(同上)学者们通过将文本类型进行划分,总结出翻译特定文本类型时所应遵循的规律。翻译规范在他们的研究中主要体现为如何按照目标语规范来产生某种特定文本类型的样板,或者如果用某种特定文本来代替另一种特定文本。(韩江洪等,2004)

      无论是从传统语言学角度还是从篇章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规范,从根本上来说都还是规定性的。它们都规定译者必须遵守一定的语言或文本类型样板规范,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寻求原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之间的对等或者等值。正如谢天振所说:“在语言学研究范式下,翻译研究的任务就是不断地演绎一些指令性的原则、标准,对文本进行分类,研究不同文体的表情达意功能,从形式和语义诸方面寻求语言间的等值或等效。总之,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是在文本内进行的微观的、指令性的、以原文为中心的研究范式,主要解决‘如何译的问题’。”(谢天振,2003:2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