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金文助动词释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武振玉(1963-),女,辽宁新宾人,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汉语史、古文字学(吉林 长春 130012)。

原文出处:
殷都学刊

内容提要:

助动词是汉语动词中比较特别的一个小类,已往针对传世文献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但甲骨金文中其应用情况尚有不明晰之处。如甲骨文中是否已有此类动词就存在不同看法,两周金文中已有此类动词是可以肯定的,唯具体情况也有充分调查之必要。通过调查,可知两周金文中的助动词虽个体数量和出现频率尚不高,但已形成了包括“能可”、“意愿”、“事理”三类的助动词基本系统。与传世文献相比,表现出一些有同有异的特点,可为传世文献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佐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6 期

字号:

      助动词是指位于动词、形容词前表示意愿、可能、必要等的一类词。先秦汉语中的助动词系统近年来已不断有学者进行了或断代或专书的详尽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甲骨文、金文等上古汉语早期语料中助动词的应用情况尚有不明晰之处。本文即是对两周金文助动词系统的一个初步调查和描写。

      甲骨文中是否已有助动词,各家意见不一①;和甲骨文相比,两周金文中已可肯定有助动词出现,且具备了下列三个类别。

      一、“能可”类助动词

      克:甲骨文中已见,多数学者认为已用为助动词②。两周金文中已是一个主要的此类词,其例如③:

      1.叔父曰:余考(老),不克御事。(10·5428叔父卣,西早)

      2.不(丕)显皇考究公,穆穆克盟(明)氒心。(5·2812师望鼎,西中)

      3.不(丕)显朕皇高祖单公,桓桓克明氒德……雩朕皇高祖公叔,克逑匹成王……雩朕皇高祖新室仲,克幽明氒心……克匍保氒辟考(孝)王、夷王,有成于周邦。(逑盘,西晚,《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3期)

      4.余夙夕虔敬朕祀,(以)受多福。克明又(氒)心,龢胤士。(1·269秦公镈,春早)

      助动词“克”共有42例,出现时间为西早9例,西中6例,西晚17例,春秋2例,战国8例。从形式上看,“克”多见于肯定句中。其后动词集中于“明”、“哲”、“敬”等称扬德行和“御”、“事”、“臣”等“辅佐”义动词。就出现的语境看,例2、3比较有代表性,即称赞先祖德业的场合。这些均当与金文特定的内容有关。

      李孝定云:“象人躬身以两手拊膝之形,上从口象所肩之物,……此字当以‘肩也’为本谊,引申之遂有任也、胜也、能也诸义。”[1](P728)解释了助动词“克”的来源,学者多从之。

      关于先秦传世文献中助动词“克”的应用情况,刘利[2](P22)统计为:《尚书》68例,《国语》12例,《左传》22例,《墨子》、《孟子》无。孙冬妮[3](P17)统计为:《尚书》68例,《诗经》35例,《左传》30例,《论语》、《孟子》无;又据李明[4](P277),两汉时期“克”已不见用。据此可知,“克”是一个基本只见于上古汉语早期的助动词。

      能:西周金文始见,用为助动词只见如下三例④:

      5.我不能不眔(暨)县伯万年保。(8·4269县簋,西中)

      6.女(汝)觅我田牧,弗能许从。(5·2818攸从鼎,西晚)

      7.唯司马赒诉詻战(怒),不能宁处。(15·9734壶,战早)

      例6中“女”后的字有隶定为“觅”、“受”、“孚”的不同,同时句子也有在“田”后或“牧”后断句的不同⑤。

      (堪):西周金文始见,用为助动词只有如下诸例:

      8.剌(烈)祖文考弋受(授)墙……,(堪)事氒辟。(16·10175史墙盘,西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