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王襄先生的古陶文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徐在国,安徽大学中文系(合肥 230039)。

原文出处:
中国文字学报

内容提要:

王襄先生是我国殷墟甲骨文的最早鉴定和购藏者之一,是古文字学家,著述颇丰。古陶文方面的论著主要有:《古陶今醳》、《古陶今醳续编》和《古陶残器絮语》,涉及古陶文的方方面面。他对古陶文时代的判定大致准确,对古陶文字的考释,注重与铜器铭文、玺印文字、货币文字相互比证,注意与典籍相结合,得出的结论颇为可信。但字形摹写有失真之处,释文亦存在一些问题。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王襄(1876-1965),字纶阁,号簠室。祖籍浙江绍兴,世居天津。清光绪二年十一月十六日(1876年12月31日)生,1965年1月31日卒。7岁入私塾,熟悉经史词章。20岁时“为款识之学,且学摹印”①,1910年12月15日,于北京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矿科毕业,1913年4月又毕业于天津民国法政讲习所政治经济科。曾在天津、福建、广东、四川、浙江、湖北等省盐务稽核所任职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3年任天津文史研究馆馆长。

      王襄可以说和王懿荣基本同时,是我国殷墟甲骨文的最早鉴定和购藏者之一②。1900年秋,王襄开始就所藏的甲骨进行整理,6年后编辑成书《贞卜文临本》,分为3册,共收录564个甲骨文字,以后又录存各家甲骨著述,扩大为5册。1920年出版《簠室殷契类纂》一书,释字873个,1929年增订再版时,释字957个,是最早的一部甲骨文字典。该书在每字之下,有释义、辞例,体例较为完备。1925年据自藏甲骨撰《簠室殷契征文》一书,收录甲骨1125片,并附有释文。1949年,在74岁高龄的时候,完成了《古文流变臆说》一书的写作,后又反复斟酌删改3次,于1961年出版。在出版说明中,王襄先生说:“本书为作者多年前旧著,聚形比谊以探字源,或汇举通假而发凡例,成一家之言,其中有可为读者参考之处。”③举甲骨文69字、金文75字以为例释。

      学界对王襄有关甲骨文的发现及研究论著关注较多,很少有文专论他在古陶文方面的研究情况。本文拟对王襄先生的古陶文研究略加探讨,疏漏之处,还请指正。

      王襄先生古陶文方面的论著主要有:

      《古陶今醳》,1947年(72岁)完成,共2卷。序文为④:

      陶器为人生事之需,自王公至民庶,奉生敬死,凡百供用,罔不利赖。在周之世,官有陶人、瓬人,掌理其事。至今观览其文,可定其时代,而千年之文教,万民之习俗,由此可以推知,亦考史之旁证。余少年时读金石图籍,志重三古文字,器物不能力得也,因访求拓本,彼希有者,假诸朋好,倣古影覆法,以留其真,以广其传。此千纸陶文皆昔日所橅,乃诸家之珍秘,以陈氏为多。今春风雪多厉,避寒室居,始加排比,成书二册。陶文之后附一以释文,意有所见并记入之,用宋人治金文例也。

      收录陶拓摹本共计928方,体例为:器名,序号,摹本,考释。如:瓦器第一⑤

      

      1948年(73岁)《古陶残器絮语》一文,刊登在《燕京学报》第三十五期。

      该文由前序、古陶残器之出土、古陶残器之时代、古陶残器之种类、古陶残器之书法、古陶残器之文字、古陶残器之画像、古陶残器之著录、乱辞九部分组成,“是概述陶文的一篇重要文字。”⑥

      《古陶今醳续编》,1949年(74岁)完成,共3卷。序文为⑦:

      往者成《古陶今醳》二册,陈氏旧本为多,今之《续编》三册,周氏匋拓、文氏瓦削文颇录收之,各家所有并加捃摭响榻,积久得千三百七十纸,附以说解,与《前编》偶有违异,亦两存之,不加涂乙。欲告读者知余治学力求其真,初不敢自护昨非,尤不敢自信今是也。

      《古陶今醳续编》体例与《古陶今醳》同,兹不赘。

      由以上三种陶文论著,可知王襄先生的学术视野较为宽广,其论著涉及古陶文的方方面面,我们拟从两方面略作探讨。

      一 关于古陶文时代的判定

      王襄在古陶文时代的判定上较准确,他依据字体、书法、内容将古陶文分为:晚周、秦、汉、六朝、唐、宋等。比如:

      “属于人名者,有‘王釜’、‘王料’、‘王区’、‘王豆’。王之上画有一点,或释主,则为官名。‘吕伯’、‘平’,皆晚周时物,又有‘满据’、‘丙邓’、‘缯’、‘疾’、‘义游’、‘范舍’、‘王酉’、‘练更’、‘庆安’、‘郑丑’、‘荣木’,皆秦时物。‘徐方’、‘曹长孙’、‘王春青’、‘北’、‘中徒’、‘贾婪’、‘茅五’、‘公孙少’、‘梁君宾’、‘华子孙’、‘张子’、‘巨公年’、‘大徐佶’、‘梁孙倩’、‘高文’,皆汉时物。”⑧

      “晚周有字之陶,有笔书,有模印。模印者、阳识阴款胥备,以阴款为多。字则古籀,体颇奇诡。时期当春秋之季,至六国灭亡以前。秦时之陶,模印者近私玺;笔书者,其字之妙,可与吕不韦戈,秦公之凿款竞美。瓦量之字,在篆与今隶之间,许洨长所谓隶书,为章草,刀笔与竹笔书也。模印之字,为缪篆。六代以后之陶,字皆今隶,惜稀有;见官陶局刘家,王和,十数品仅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