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理解过程中句法分析的心理语言学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崔刚,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心理语言学; 黄文红,清华大学外语系博士生,研究方向:心理语言学(北京 100084)。

原文出处:
外语与外语教学

内容提要:

句法分析是近年来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但该领域争议也颇多。本文首先简要概括与评价了句法分析研究的主要实验方法,回顾了句法分析的两个经典模型,即串行两阶段模型和并行一阶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进入21世纪以来的两个著名模型,即非限制性竞赛模型和三阶段模型。最后,本文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6 期

字号:

      1.引言

      句法分析是指人们在语言理解过程中在头脑中建立起某个句子的句法结构表征,并对组成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做出判断的过程。句法分析是语言理解过程中句子处理的核心环节。句法分析从表面看来是一个非常迅速而短暂的认知过程,但实际上异常复杂。有关句法分析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发现人类句子理解的心理机制,其研究的成果对于计算机的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成为了心理语言学的关注焦点之一,并在近年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崔刚,2007)。目前研究者已经在以下两个方面达成了基本的共识:(1)句子加工是一个逐词递增的过程,在句法分析时人们遵守即时原则(Immediacy Principle),并非等到读完或者听完整个句子后再做分析,而是一旦读到或者听到一个句子就马上开始分析;(2)在句法分析的过程中,人们并不单纯依靠句子结构本身的信息,还要综合利用包括单词的句法特征,词汇和句子的语义信息,上下文的语境信息,以及句子结构出现频率的统计学信息等在内的各种信息。但是,对于这些信息如何使用,何时使用及这些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者并未取得一致的意见。

      在句法分析研究领域,最经典的两个模型就是以花园路径模型为代表的串行两阶段模型(Ferreira & Clifton,1986;Frazier,1979,1987;Frazier & Rayner,1982)和以基于制约的模型为代表的并行一阶段模型或称平行加工模型(MacDonald,1994;Trueswell & Tanaenhaus,1994)。进入21世纪以来,学者们又提出了非限制性竞赛模型(van Gompel el al,2001,2005)和三阶段模型(Friederici,2002)。本文首先介绍心理语言学研究者在该领域所采用的主要实验方法,然后介绍这几个模型的主要内容,最后对今后句法分析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2.实验方法

      由于人们对正常无歧义句子的处理非常迅速,转瞬即逝,很难进行研究。而在理解歧义句时,速度会变慢,有利于发现句子理解的心理机制,所以大部分的研究都以歧义句作为实验材料来研究歧义消解的过程,从而建构句子理解的心理模型。

      歧义句可以分为整体歧义和局部歧义两种。整体歧义句是真正的歧义句,在读完或者听完整个句子后,还是会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歧义的问题不会得到解决。例如:

      (1)Boris said that Vlad finished it yesterday.

      在这个句子中,yesterday既可以修饰said,也可以修饰finished。整个句子会有两种解释。

      局部歧义句是指句子中间的某个短语或者词可能会产生歧义,但是后面的短语可以把歧义消解掉,所以最后整个句子只有一种理解。歧义部分的词语或者短语称为歧义区,后面消解歧义的短语称为解歧区。例如:

      (2)Since Jay always jogs a mile and a half seems a very short distance to him.

      其中短语a mile and a half会引起局部歧义,它既可以修饰jogs,又可以做后面主句的主语。但是随后seems的出现会把歧义消解掉,整个句子最后只有一种解释。

      目前句法分析领域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以下四种:

      (1)自定速度的阅读(self-paced reading),又称移动视窗技术,它通过计算机逐词或者多词呈现的方式进行。被试通过按键使计算机逐词或者多词呈现实验材料,被试按键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下他在各词上的停留时间,以此来测量阅读的时间,而阅读时间的长短则表示受试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困难的大小。但是,Ferreira & Henderson(1990)认为该研究方法并不是一种自然的阅读方式,因为受试需要按键才能使句子的各个部分得到显示,另外,阅读时间的测量也不够精确。

      (2)眼动研究(eye-tracking),实验材料由计算机呈现,眼动仪和计算机连接追踪被试在各个词上的停留、回视和眼跳的时间等数据。通过被试眼睛运动的轨迹来了解被试对句子进行即时处理的过程,此方法的好处在于它接近于自然条件下的阅读过程,但是实验设备比较昂贵,而且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操作。

      (3)ERP研究,主要是向受试呈现语义违例(semantic anomaly)和句法违例(syntactic anomaly)的句子,通过计算机收集和处理大脑加工句子时的脑电活动,并通过脑电活动的变化来推测人类的句子处理过程。这种研究方法虽然准确,但这种实验程序虚拟了一种人造的情境。例如,在大多数的ERP研究中,使用的方法是一次在电脑屏幕上呈现一个单词,这与正常的阅读活动是有差异的,所以这种方法可能无法反映正常的句子处理过程。(Osterhout,McLaughlin & Bersick,1997)

      (4)对失语症患者的研究,失语症是指大脑的部分功能受损而产生的语言障碍。通过研究他们对部分语言材料的反应及语言加工的困难来研究人类的句子加工过程。但是研究者之间也有分歧,有人认为语言处理的困难是由于句子处理机制的功能受损产生的,也有人认为句子处理的困难是由记忆能力或者智力受损所造成的。(Ahlsen,200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