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慎作《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时,比较完备的注音方法还没有出现,许慎体现在读音上的语音标识是“读若”。反切通行以后,有人为《说文》加注反切。究竟什么时候开始有人用反切方式为《说文》标注系统的读音,现在还缺乏确凿的文献资料。唐写本《说文》木部残卷则是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注音本《说文》,存字188个,其中作为字头而能明确辨认其注音者164个,其注音方法以反切为主而辅之以直音,实物证明系统的《说文》注音唐代已经完善。现在能够见到的系统完整的《说文》注音有两个,一是小徐本朱翱注音,一是大徐本徐铉注音。朱翱注音与以《切韵》《王韵》《唐韵》为代表的韵书系统的注音以及以《字林》《玉篇》为代表的字书系统的注音都相距甚远,作为正音依据,不被重视。徐铉注音则是在总结前代有关《说文》注音成果的基础上,以《唐韵》为主要依据为《说文》加注读音的,与中古传统韵书标准基本一致,所注读音也较为准确,因此其影响最大,甚至被《说文》研习者奉为圭臬。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博大精深,而对于《说文》字音则全引徐铉,只是偶有指正而已。 给《说文》加注读音,看似简单,只需把有关韵书、字典的相应注音加注到《说文》每个字的下面就行了,而实际上要做好这项工作并不容易,这里既牵涉到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对许慎原义的理解,也牵涉到对各种注音材料的甄别,还关涉到读音与意义之间的对应。我们曾就徐铉的全部注音,参照各类注音材料进行比勘对照,发现徐铉注音与《唐韵》《广韵》不合者甚多。其中有许多是徐铉所注之音与许慎所释之义不能对应,即徐铉注音另有义,而许慎所释另有音。因而本文试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检讨《说文》徐铉注音的部分失误。徐铉音义对应失误的情况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 字有多义而读音有别,徐铉注音不能对应《说文》意义 汉字的读音非常复杂,为汉字标注读音,一字多音是其中很令人头痛的一个问题。从魏晋六朝到唐宋沉积了大量的异读资料。这些异读资料大体可分为同义异读和异义异读两类。对同义异读应该尽量搜集有关的注音数据,并对其进行比较,弄清它们和字形、字义之间的关系,从而选择比较适合的读音。异义异读往往有明确的音义对应,对这一类异读字的注音主要是把读音与意义的对应关系弄清,是哪个义就注上与之相对应的哪个音。徐铉注音之所以会出现音义不对应的现象,多数是因为徐铉在注音时没有将《唐韵》某一读音下的释义与《说文》释义进行仔细比对,只看到某个字有某个音,而没有核实这个读音的意义是否符合《说文》释义。例如: 《说文·女部》:“姣,好也。从女交声。”徐铉注音胡茅切,而《说文系传》朱翱注音根卯反,读音不同。《史记·苏秦列传》:“前有楼阙轩辕,后有长姣美人。”司马贞索隐:“姣,音绞。《说文》云:姣,美也。”《孟子·告子上》:“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王逸注:“子都,古之姣好者也。”宋孙奭音义:“姣,古卯切。”《楚辞·九章·惜往日》:“妬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洪兴祖补注:“姣,妖媚也。音绞。”注音均与朱翱同。而徐铉注音胡茅切,这是“姣”字另一意义的读音。《左传·襄公九年》:“弃位而姣,不可谓贞。”杜预注:“姣,滛之别名。”释文:“姣,户交反,注同。”《诗·卫风·硕人》释文:“佼好,本又作姣,古卯反。”《经典释文》“佼好”之“佼”注音六次,五次与“姣”构成异体,注音均作古卯反。可见“姣好”之“姣”与“姣滛”之“姣”读音不同。《玉篇·女部》:“姣,户交切,淫也。又音狡,妖媚也。”二音二义分别清楚。《王三》胡茅反:“姣,姣淫。”古巧反:“姣,妖媚。”《广韵》同,《唐韵》也当如此。徐铉见肴韵“姣”字即取以为《说文》“姣”字注音,而没有察觉其释义与《说文》本义不合。 又《说文·金部》:“锲,鎌也。从金契声。”徐铉注音苦结切。按“锲”字之义主要是两个:一是《说文》所谓“鎌也”;一是锲刻。作为“鎌”别名的“锲”,又写作“
”,注音多为屑韵见母,今读当作jié。《方言》卷五:“刈钩,江淮陈楚之间谓之鉊,或谓之鐹,自关而西或谓之钩,或谓之鎌,或谓之锲。”锲,郭璞音结。《广雅·释器》:“锲,鎌也。”曹宪音结。《广韵》古屑切:“
,鎌别名也。锲,上同。”《玉篇·金部》:“锲,古节切。鎌也。
,同上。”《集韵》吉屑切:“锲、
,《博雅》:鎌也。或从絜。”都是一个读音。《说文系传》朱翱注音经节反,也与此相同。这样《说文》“锲”字当注音古屑切无疑。而锲刻意义的“锲”注音则为屑韵溪母,今读qiè。《左传·定公九年》:“尽借邑人之车,锲其轴,麻约而归之。”杜预注:“锲,刻也。”释文:“锲,苦结反。”《广韵》苦结切:“锲,刻也,又断绝也。”可见徐铉注音苦结切,是以后世通行“锲刻”意义的“锲”读《说文》“鎌也”之“锲”,因而导致音义不能对应。《切三》《王一》《王三》古屑反:“锲,鎌别名。”《王二》古屑反:“
,鎌
。”《唐韵》古屑反:“
,鎌别名也。”注音非常一致,相反苦结反下都不出现“锲”字(《王三》苦结反有“锲,断”),不知徐铉依《唐韵》注音时为何对此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