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表意性与汉语特点及发展的关系

作 者:
潘杰 

作者简介:
潘杰(1964-)女,江苏徐州人,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山西 太原 030012)。

原文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汉语与汉字的关系一直是汉语言文字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于汉语与汉字的关系学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汉语的特点决定汉字的性质,汉语的发展影响着汉字形体的变化;但也有学者认为文字的类型不受语言特点的制约;这些都影响汉字和汉语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对二者关系的正确认识。我们从汉语和汉字的实际出发,以事实来说明汉语的特点及汉语的发展变化对汉字形体变化的影响,以促进汉语和汉字的健康发展。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关于汉字的性质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论,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判定汉字性质的角度和标准不同。仅就汉字的表意性而言其具体所指也有不同,在众说纷纭之中我们的观点倾向于汉字是表意文字体系,因为文字的本质属性是形体,所以文字的性质应该以字形所依据内容为判定标准。由于汉字的构形依据的是所记录语言的意义要素,因而我们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性质的内涵应为“构意文字”[1]29。

      关于汉语的特点我们认为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汉语在一般情况下一个音节表示一个语素,如:“失”、“济”、“巩”等;当然也有少量两个音节表示一个语素的情况,如:“葡萄”、“徘徊”之类的联绵词,但这是少数情况,不足以代表汉语语音的本质特征。在古汉语中,一个音节则表示一个单音词。

      第二,汉语在词的语法形式上没有形态变化,语法意义是靠词序和虚词体现的。

      第三,没有形态变化的汉语单音词,会产生大量的同音词,古汉语以单音词占优势其同音现象更为严重。

      第四,汉语是有声调变化的语言,汉语中的词可因声调的不同而意义不同。

      第五,汉语从古至今存在多种方言。

      由于“文字是为了适应记录语言的需要而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造字过程,实质上就是想方设法记录语言的过程;文字的发展历史,就是记录语言的方式即造字方法不断演进的历史,是寻找一个最佳的、适应自己所记录的语言的构形方法的过程。”[1]28因此我们说汉字的表意性与汉语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不能说汉字的表意性是由汉语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汉语的特点对汉字表意性的影响却是不可否认的。

      对汉字表意性的历史成因进行分析,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充分地了解汉字与汉语的关系,在考虑某一方面的发展时不可忽视另一方面的影响与作用,不必在字本位、词本位孰是孰非的概念上争论不休。一切从事实出发,用事实说话,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正确对待汉字和汉语的关系,使之真正有利于促进汉字和汉语的健康发展。

      一、汉字表意性——以象形字为主体阶段与汉语的关系

      就汉字的构形系统而言,“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象形字为主体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以形声字为主体的阶段。”“早期的依类象形字符,包括独体象形与多体象形,后来转变为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三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利用字所记录的词义中具体的一面来直接绘形,形义的联系是具体的,又是个体的。”[2]1之所以会如此,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是由以下三方面原因促成的:

      第一,由于汉字是自源文字,它是直接针对记录汉语而创造的。从史料来看,所有自源文字的产生都是通过利用图画或图形的方式来表达意义,所以汉字也遵循了世界上所有自源文字起源的规律,从图画脱胎而来。开始时每一个图形的意义包蕴量十分丰富,由可以用几个语言片段或几句话来说明其意义内容发展到与语言中的一个词相对应,由于图画的表意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汉字形体意义具体丰富是它的来源促成的。

      第二,由于汉语是单音节孤立语,缺乏形态变化并且方言分歧非常严重,这些特点限定了汉字只能选择表意的方式来记录汉语,不能选择表音的方式;因为从语音的角度去构造汉字就会生产大量的同音现象,与符号的区别性要求相抵牾,同时不同的方言要用不同的汉字去记录,那么汉语就无法具有统一的文字,使不同的方言之间,无论是在口语方面还是在书面语方面都无法进行交流。所以汉语的这些特点就使汉字在记录汉语时,自然要采用各种不同的以形体表意的方式如象形、会意、指事等结构去构形,一义一形,大量同音现象可以通过不同的形体来区别并且使之具有超方言的作用,这正是早期汉字形体象形意味突出的客观原因。因此在汉字产生时期,是汉语的特点限定了汉字只有用表意的方式才能解决由此产生的诸多问题,所以说汉字的表意性是在汉字发生时就受到汉语特点的限制和影响的。

      第三,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而言,由于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对人的思维活动反映的过程,所以语言的表达与运用实际上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是认识由粗浅到深入的过程。在人们开始用语言反映对世界认知的时候,语义认知的不全面,会使语言的表达不十分精细或者说是很粗疏,再加上早期汉语是单音节语,一个音节所包含的意义容量毕竟有限,这就使表达总要想方设法地利用多种手段相互作用以满足交际的需要。在口语交际中,可以利用语言环境的作用扩大交际的范围,人们不但动嘴,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可以参加进来,以补足语言交际中词义容量的不足。这种情况如同儿童学习语言对词汇的掌握情况一样,初学语言的儿童,因为掌握的词少,在“独词句”阶段,一个“词”实际上所指称的是与这一词有关的、带有儿童某种意愿的意思,其他句意是需要听话人通过其他方式和手段来补足理解的。

      在书面语交际中,汉字作为汉语的书面语言,在原初造字时,由于是初创阶段,字形与词义的联系还不是十分紧密与稳固,加之汉语处于单音表意时期,从语义表现上来说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从表现形式上而言表义容量又有限,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便在主观上要求汉字在构形时,尽可能在形体上体现词义的所有特征,以此来充分显示汉语的词汇意义,通过具体的形象提示人们字形与词义的结合,既便于人们对字义的识别,又可以弥补单音表意模糊的不足,而汉字产生的客观原因正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例如:浴,在古汉语中它是一个单音节词,词形的意义容量不大,汉字在记录“yù”(浴)时通过形体表意功能使人一看字形便知“浴”是“洗澡”、“洗身子”的意思,字形既丰富了汉语词义的意涵,又很好地完成了记录汉语词义的需要,同时还使它自然地成为避免汉语同音现象的区别手段。所以早期汉字形义联系具体又个体的特点同样也是为了补足语言交际中词义容量不足的手段,因此,汉字选择表意方式并且在古文字阶段表现出具体形象性特征都是为适应汉语特点的表现。反过来汉字的产生和出现,既提高了汉语表达的精确度,又使汉语的表达更加严密,促进了人们思维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