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世界

作 者:

作者简介:
沈家煊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建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100732)。

原文出处:
外语教学与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一个语篇引入话题时两个句式选用情况的考察,说明确实存在三个并行的世界:物理世界,心理世界,语言世界。语言世界不是直接对应于物理世界,而是有一个心理世界作为中介。通过对复句内两个分句之间语义关系的分析,说明语言世界内部也存在相应的三个世界——行域、知域、言域。三域之间不仅有并行关系,还有引申关系。行域义是最基本的,由此引申出虚化的知域义,再进一步虚化得出言域义。语言世界内部之所以也有一个言语世界,归根到底是由于语言具备的两个特性。一是语言可以用来指称或陈述语言自身,这是语言的“自反性”(reflexivity)。二是语言的力量,即提问、请求、许诺等所谓“语力”(illocutionary force)可以出于语言说出来这一行为本身。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3 期

字号:

      1.三个世界:物理世界,心理世界,语言世界

      我分析过一个语篇(沈家煊2008),是朱鸿写的《诗人多难》。那个语篇讲唐代诗人的生存状态,全文共25段,每一段讲一个诗人,按其出生先后排序。除首尾两段,其余每段都是开头第一句引入一个要讲的诗人,诗人通过这一句而“出场”。这些让待讲诗人“出场”的句子共23个,使用以下两种句式,以李白和杜甫为代表:

      a.Y小Xn岁。

      b.X出生之后n年Y出生。

      作者错落使用a和b这两种句式,粗看没有什么规律,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两种句式的选用跟前后两位诗人相差的年龄有关系:

      1)相差1-3岁的,都用a式。(共6句)

      2)相差10岁以上的,都用b式。(共12句)

      3)介于其间的a式和b式混用。(共5句)

      这样的分布不可能是出于偶然。这两个句式的选用,总的趋向是:出生先后相隔短的用a式,相隔长的用b式,不长不短的才两式混用。设ABCD是作者按出生先后顺序叙述的四位诗人:

      A-B-C-D

      A和B相隔短,用a式;B和C相隔长,用b式;C和D相隔不长不短,二式兼用。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使用情况?回答是,这是语言组织“距离象似”(distance iconicity)的原则在起作用。具体说,有三个层次上的距离大小是互相对应的,这三个层次分别是:客观时间,心理达及,话题接续。

      距离象似

      客观时间的距离 年龄差距小 年龄差距大

      心理达及的距离 达及距离小 达及距离大

      话题接续的距离 接续距离小 接续距离大

      实际年龄的差距,是相差1岁2岁还是7岁8岁,这是客观的存在。当然“时间距离”的说法也是对“空间距离”的摹拟,因为A和B之间的空间距离大,由A到达B的时间也就长;反过来,如果A到达B的时间长,我们也可以推断A和B之间的空间距离大。

      “心理达及的距离”是指人从记忆库中提取或从周围环境中识别某一个指称或陈述对象的难易程度,这种难易程度可以用提取或识别所需的时间来衡量。作者的记忆库中有唐代的各位诗人,作者要开始讲述一位诗人,也就是要从记忆库中提取某个讲述对象。在作者的记忆库中出生前后相继的两个诗人相隔的时间距离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就如A-B-C-D那样,由此可以推断A和B存储的位置挨得比较近,B和C存储的位置隔得比较远。因此,作者在讲述完诗人A之后转而讲述B,要提取B就比较容易,花费的时间较少,而在讲述完B之后转而讲述C,要提取C就比较难,花费的时间较多。

      这一推断有心理学方面的证据。已有实验证明,信息在头脑中的存储有两种方式,构成一个序列的信息以线性的方式存储,例如语词信息,不构成序列的信息以意象的方式存储,例如地图上的信息。然而不管是哪一种存储方式,都有实验证明信息点A到B之间的距离越大,由A达及B的时间就越长。

      最后,“话题接续的距离”是指作者在行文中从一个话题接续另一个话题时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当然是直接的距离小,间接的距离大。再来考察比较a和b:

      a.李白小王维一岁。

      b.高适出生之后十年,杜甫出生。

      从形式上看,a句“李白”放在句子头里,而且“李白”和“王维”挨得比较近;b句放在句子头里的不是“杜甫”而是高适,而且“杜甫”和“高适”隔得比较远。在讲述完王维之后要开始讲李白,上来第一句“李白小王维一岁”,“李白”放在头里,这是李白直接登场,李白接续王维的距离小。在讲述完高适之后要开始讲杜甫,上来第一句“在高适出生之后十年,杜甫出生”,这是通过高适间接引入杜甫,“高适”放在头里,杜甫接续高适的距离大。显然,跟这两种形式对应的正是上面说明的两种不同的时间/心理距离。

      第一个层次“客观时间”属于物理世界,第二个层次“心理达及”属于心理世界,第三个层次“话题接续”属于语言世界。这三个世界也可以通俗地称之为“天地,人心,言语”。

      天地:物理世界(客观时间的距离)

      人心:心理世界(心理达及的距离)

      言语:语言世界(话题接续的距离)

      有人忽视“心理达及”这个中间层次,他们会问这个层次是否有必要。那么能不能直接在“客观时间的距离”和“话题接续的距离”之间建立象似关系呢?回答是不能。从客观的距离讲,相差10岁比相差3岁的距离大,所以一般说a和b,不说a’和b’:

      a.王维小李白一岁。

      b.高适出生之后十年,杜甫出生。

      a’.?在王维出生一年之后,李白问世。

      b’.?杜甫小高适十岁。

      但是主观上不一定如此,如果把a’和b’分别加上表达“主观量”大小的“就”和“才”,读上去就比较自然了:

      a”.在王维出生一年之后,李白才问世。(主观上认为李白的达及距离大)

      b”.杜甫就小高适十岁。(主观上认为杜甫的达及距离小)

      同样一段实际距离,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人感觉到的长短会不一样。下面是实验心理学著名的Muller-Lyer错觉图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