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附着事件及其附着过程 1.1 事件的过程结构及其动词的过程特征 杨成凯(2002)探讨过事件阶段的语法表示。他把事件定义为“可能世界中的事物呈现的一个事态”,“包括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动态的变化和静态的景象”。由此杨先生进一步把事件分为不同的类型:“事件可以是从一个处所到另一个处所的事件过程,可以是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过程,也可以是静物呈现的一种形象或性质。” 从整体性和同一性的角度看,事件就是事物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过程。所谓“静态的景象”或“静物呈现的一种形象或性质”其实是一个事件完成后的遗留状态。 任何事件的发生都需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活动过程。在时间的流程中,一个完整事件大致需经历活动起始、活动持续和活动终结三种态势,而且从起始到终结是一个单向顺递的过程。活动终结即转为事件的遗留状态(吕叔湘1942/1990:56)。因此一个完整事件的全过程可以表述为如下模式:(注:事物的变化往往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状态,再从另一状态变成又一状态,如此循环反复以至无穷。本文的讨论实际对应于人们认知视域中的一个变化周期。) →活动前●活动起始→活动持续→活动终结●遗留状态起始→遗留状态→ 为了叙述方便,以上模式可以图示为:
图中的黑圆点表示事件不同阶段的临界点。也就是说,一个完整事件的过程结构可以分解为三个阶段六种态势(situation)。所谓态势,是指动词及其相关成分构成的事件在某一阶段或一定时间内的过程特征。
表示事件的活动前阶段或活动前态势;
经B到
反映事件的活动阶段,依次经历活动起始、活动持续和活动终结三种态势;
到D反映事件完成后的遗留状态阶段,依次经历遗留状态起始到遗留状态两种态势。其中“活动持续”和“遗留状态”呈现的是一种均匀的,没有变化的态势。以“贴”和“广告”构成的事件为例: (1)
:李华没有/不贴广告。
:李华开始贴广告。B:李华贴着广告。
:李华贴了一幅广告。
:墙上贴了一幅广告。D:墙上贴着一幅广告。 例(1),
-D反映“贴广告”及其相关成分构成的事件的全过程。其中活动前阶段
实际上是通过否定词对命题的否定,在事件过程结构中不具有实际意义,下文略而不论。
-
依次描述活动阶段的起始、持续和终结三种态势,
-D依次描述活动终结后事件遗留状态起始和遗留状态两种态势。 有四点值得一提。第一,
-
描述事件展开的活动过程,不能没有施动者,因此处所可隐但施事通常不能省略,
-D描述事件完成后的遗留状态,活动已经结束,因此施事可隐但处所不能省略。第二,
-
反映活动结束和遗留状态开始的过递关系,其中的“了”像接力赛中接力棒从一个人手中传到另一个人手里,接力棒在交接前后其作用有所不伺。事实正是如此,“了”在
和
中的语法意义并不一样,除了前者突显“活动终结”后者突显“遗留状态起始”外,后者的“了”还有“预设触发词”的功能,即是说
预设了“本来墙上没贴广告”(参考石安石2005:159~160)。(注:由此可见,“
”语法意义的“完成说”、“实现说”或“达成说”都只是注意到了一个侧面,并不能概括“
”的语法意义的双重性。)第三,
-D是通常所说的存现句,它们唯一的差别是动词后“了”和“着”的不同。显然,“了”和“着”的不同导致了
和D语义上的不同,前者突显遗留状态起始,后者突显遗留状态延续。(注:不少学者曾经对此进行过讨论。有的认为存现句中的“了”和“着”基本相当,可以互换(范方莲1963;于根元1983;刘宁生1985);有的从体貌角度证明存现句中“了”、“着”互换后意义并非相同(戴耀晶1991);有的从论元结构层级性假设和词汇功能语法的词汇映射理论出发进行了讨论(顾阳1997;潘海华1997);也有学者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认知解释(王葆华2005)。如果从事件过程结构和体貌助词的互动关系来展开讨论,也许会有新的发现。)第四,根据郭锐(1993),“贴”是典型的双限结构动词,有起点、终点和续段。从动词过程结构的组成要素来看,这种认识显然是正确的。但在具体的语句中,动词往往只能体现某一特定的过程要素,其他要素只能处于潜隐状态。
的“贴”未发生,其过程特征不具体,
突显“起点”特征,B突显“续段”特征,
突显“终点”特征,
突显“遗留状态起始”特征,D突显“遗留状态”特征。上述问题不是本文重点,本文不做详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