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中的语言学能研究:回顾、现状、思考与展望

作 者:

作者简介:
戴运财(1970-),男,安徽南陵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临安 311300); 蔡金亭(1973-),男,山东淄博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北京 100081)。

原文出处:
外国语

内容提要:

语言学能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经历了发展、高潮、沉寂、重新活跃几个阶段。目前围绕学能展开的研究主要有四种模式:语言编码差异假设、外语习得中的创新认知能力理论、信息加工步骤理论、语言学能综合体理论。本文在分析、讨论这些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要重新认识语言学能的结构,创新语言学能测试。此外,本文还对语言学能研究的发展趋势做了四个方面的展望。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2 期

字号:

      1.引言

      语言学能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从70年代初转入沉寂,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以及二语习得等交叉学科研究的融合,对语言学能的研究又重新活跃起来,对学能的研究不仅内容越来越丰富,而且研究视角也越来越宽广[3;8;9;10l;11;17;18;19;23:201-205;24;26] 。

      虽然语言学能研究在国际上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从各种公开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集中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不仅数量较少[33;34;35],而且研究视角也较狭窄。

      鉴于学能研究在国际上的迅速发展和国内研究的相对滞后,本文一方面简要回顾了学能研究的历史,详细评述了目前国际上学能研究的四种主要模式,另一方面还结合国内外研究的实际,对学能研究的现状作出反思、对学能研究的发展作出展望,以期进一步丰富国内语言学能研究的内容。

      2.语言学能研究简要回顾

      Spolsky[29]指出,在美国的二、三十年代,因为学校安排的外语学习时间太少,外语学习的效果普遍很差,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委托研究人员设计诊断测试以找出原因,这就是语言学能测试的起源。这些测试一方面预测学习者在特定的环境下可能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水平,另一方面预测什么样的人可能在外语教学中获益更多。在19250-1930年间出现了三个测试,最早的是Stoddard & Vander Beke的测试,第二个是Hunt等的语言学能测试,第三个是Luria-Orleans的现代语言诊断测试[29],但它们都没有稳固的理论基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进入美国军方强化语言训练课的入学标准主要是以前的教育背景,随着军方对语言培训需求的增加,美国陆军部资助了Dorcus领导的一个小组来进行语言学能测试研究,遗憾的是他们研究设计的学能测量表并不比早期的诊断测试更具有预测力[29]。之后语言学能测试研究迎来了黄金期,其高潮的标志是两个最著名的语言学能测试,即Carroll等的现代语言学能测试(Modern Language Aptitude Test),简称MLAT,和Pimsleur的皮姆斯纽语言学能测量表(Pimsleur Language Aptitude Battery),简称PLAB。

      虽然语言学能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不容质疑,但由于语言学能自身的特征和理论建构方面的问题,对学能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转入平静,Drnyei & Skehan[5:593]认为存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学能与外语教学没有什么联系。首先对学习者而言,如果学能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那么低学能的学习者就没有希望克服这种先天不足,这也就使得一些学习者处于不利的状况,所以它违背了平等原则;其次,虽然本质上所有的教师都赞同学习者之间存在差异,但教学大纲和大量的教学材料都假定学习者是相同的。二是学能在概念上是过时的。在教育界,许多人都认为语言学能与Carroll时代盛行的教学方法相联系,经受不住现代二语习得研究成果的检验。

      在过去的20年内,语言学能研究发生了明显变化,一些学者开始突破Carroll时代的语言学能研究传统,重新审视学能的结构问题,对学能测试的构成部分进行重新确定,从不同的视角对学能进行探讨,有力地推动了学能研究的发展。导致这种变化主要有三方面的动因:首先,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各种心智的技能和构成语言学习能力的学能成分能被更精确地表征;其次,从实用的角度考虑,个体差异被发现一直是二语习得成功与否最持续有效的预测因素;第三,本领域的研究者开始探讨语言学能与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的联系。只有与二语习得的理论相联系,才能克服语言学能结构中一些重大的理论不足,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已经在语言学能与二语习得的重要心理过程之间建立了一些联系[24:69-93]。

      3.语言学能研究现状——当前四种主要的学能模式

      在后Carroll时代,四种语言学能模式在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它们代表了学能研究的最新发展水平,下文将着重一一予以讨论。

      3.1 Sparks等的“语言编码差异假设”

      Sparks[25]自90年代初起在外语学能和母语能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语言编码差异假设(Linguistic Coding Differences Hypothesis,简称LCDH),用于解释那些外语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问题。该假设起源于阅读中的母语作用研究,其主要的观点有三:第一,母语的语言技能是外语学习的基础;第二,如果学习者在语言的某个方面(如音系或识字方面)存在障碍,通常对他们的母语习得和外语学习均会造成困难;第三,学习者在语言的运用能力方面存在天生的个体差异[26:97]。

      Sparks & Ganschow及其合作者[27;28]经多次调查发现,优秀的语言学习者具有更强的音系加工能力。他们将这些实证调查的结果总结为:第一,成功的外语学习者比不成功的外语学习者在母语中的音系/文字和句法技巧测试方面明显表现更好;第二,成功的外语学习者在语言学能测试(MLAT)中表现更好;第三,在母语技巧与学能方面表现更优秀的学生在两年的外语学习后能达到更高的语言水平[26:97]。他们的调查发现也被其他研究者所证实[6]。此外,在理论上,Sparks[25:200-207]也详细分析了语言编码差异假设比其它假设的优越性。现有的语言学习理论对学习机制的因果解释存在两个问题,要么是过多地依赖智力因素,要么与语言没有明显关系(如情感变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