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在安徽肥西新仓镇丰乐河畔发现数种有铭文的楚国铜贝币,
字形铭文是其中的一种。学术界对此的研究有以下几种:蔡运章先生认为:“
蚁鼻钱,春秋晚期至战国末年,青铜铸币,铸行于楚国。面文一字‘
’待考,旧释为匋、安等,皆与字形不合。背平素,一般通长1.6-1.8厘米,身高1-1.2厘米。极罕见。”[1]35何琳仪先生也认为肥西出土的
形铜贝面文待考,[2]240他主编的《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一书中没有收录此字。黄锡全先生认为此种楚贝主要见于安徽肥西与河南固始,但他没有释读字形,认为是出土于战国晚期。黄先生说:“
、
、
三种写法可能是一字的异体与变体,过去或释匋或释安,或隶
,此字与楚国‘安’字写法有别,与他国‘安’有些近似,释匋、释安均难定。比较而言,以释为‘安’为长。安有安定,平安等义。铜贝名安,当与铜贝作用有关。”[3]370黄锡全先生同意释为安,可是此字与战国安字字形不相符合。安字字形可见何琳仪先生主编的《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该书中收录的安字字形较多,这里仅撮要如下:
以上字形均据何琳仪先生主编的《战国古文字典》。[4]961因此将
字释为安也是不甚妥当的。 传统的说法释为匋,清人李佐贤在《古钱汇》,高焕文在《癖泉臆说》以及罗振玉在《俑庐日札》中根据不同字体分别释为匋字,指出其与方足布匋阳的匋字同。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商承祚、王贵忱、谭棣华诸先生合编《先秦货币文字编》的匋字条下,就是将此字各形体作为匋字而列入所谓“匋阳”的匋字,而匋大多是安字的变体,所以目前一般的古文字学著作都将所谓的“匋阳”改释为“安阳”。因此,朱活先生在《古钱新典》一书中将其释为安。[5]95最近有的学者认为此字释为“安”、“匋”、“
”,都不正确,应该隶定作
,读如玺。[6]8 我认为以上诸说都有不太确切之处。在这里有一关键的问题被忽略,无论古代钱币,还是现在其他工艺品,镌刻穿孔都应该是为携带方便,只有穿孔位于钱身的最上部才能起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之效。钱穿于钱身正下方的古代货币似乎并不多见,因为这会带来使用上的不便。蚁鼻钱具有体形较小,一端粗、一端细的币形特征,即便是楚国蚁鼻钱的穿孔位于钱身的正下方,那么钱穿成一串后,钱本身的轻重作用也会使其自然易位,而绝大多数的蚁鼻钱的穿孔都应镌于钱身较窄的一面,只有如此穿钱,重心才能向下使携带方便。以此推之,楚贝币在使用时应是钱身较粗宽的一方在下,较细狭的一方在上,这样对于面文的释读就会有一个正确读法,不至于上下颠倒。若按以上字形来探求,此字的释读也就迎刃而解了,故原来铭文
字形应按
字形来释读,此字应释为“匡”字,应为先秦时期的古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