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词与核心重音

作 者:

作者简介:
崔四行 北京语言大学2006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韵律句法学(北京 100083)。

原文出处:
汉语学习

内容提要:

本文突破传统离合词的分类,将离合词分为词汇离合词和句法离合词两类,词汇离合词由合而分、句法离合词由分而合,皆缘于核心重音。本文通过论述这两类离合词,进一步揭示了离合词的韵律来源。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1 期

字号:

      §0引言

      黄晓琴(2006∶84)将离合词的研究概括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70年代,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她认为第一阶段的研究高潮在20世纪50年代,焦点集中在词与词组的界定和分词连写上,这和当时汉语拼音化的大背景有关;第二阶段的离合词研究主要是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展开的,和留学生学汉语的大背景有关。同时,黄晓琴也指出:“第二阶段中中文信息处理和机器翻译领域对‘离合词’的研究发展也很迅速,尤其在中文信息处理领域,切分词的难题有一部分就在于‘离合词’。其次,动宾式‘离合词’在口语中的类推作用,使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合规范的扩展用法,让‘离合词’又成为语言规范的对象。”

      本文尝试从新的角度重新界定离合词的性质,并从韵律句法角度探索离合词的动力和来源,试图从理论上进一步弄清离合词的组构规律。

      §1核心重音

      传统的离合词研究比较能够达成共识的是“离合词能分能合,合在一起时是词,分开时成为短语”,那么由此而来的传统离合词的研究重点也是研究分歧主要集中在到底什么结构关系的词才能构成离合词,有人认为只有动宾结构的复合词(这类离合词最多)才可以成为离合词,有人认为偏正结构、主谓结构以及动补结构都可以构成离合词,争议到最后还是没办法解决到底哪种结构关系的词才能成为离合词,也没能回答出离合词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本文试图找出离合词由合而分的动因到底是什么。

      冯胜利(1997:62)曾谈到,更有趣的是赵元任先生(1968:431)提出的“电离化”现象。一个单纯双音词,如“慷慨”,在汉语里可以离化成一个短语:这个人总慷他人之慨。赵元任的解释非常精当。他说这种电离化的现象总是发生在一个“抑扬”亦即所谓“重”结构的词汇上。我们认为,电离化发生在“抑扬”词汇上,主要是因为这种词汇的抑扬格跟后重的短语(或句子)的重音格式相吻合的缘故。

      由上可初步判定:发生电离化的词汇的“抑扬格”跟后重的短语或句子的重音格式相吻合,这是其发生电离化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即不是所有跟后重的短语或句子重音格式相吻合的词汇都会发生电离化,但发生电离化的词汇一定与后重的短语或句子的重音格式相吻合。

      因此左重的词汇不能发生电离化,比如“咳嗽”,“嗽”是轻声,所以不能说“咳了一个嗽”。如果非要发生电离化,“嗽”就得重读,否则就不可能电离化。

      为进一步说明离合词的韵律来源,需引入“核心重音”的概念:“‘核心重音’就是指‘把一个句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信息体’时所说的重音结构……无论如何,它是句子最一般情况下表现出来的重音形式,而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后重’”(冯胜利1997:55)。

      核心重音这种现象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直到1977年,韵律学的创始人Liberman才最终将这一现象用形式的规则描写出来:

      在下面的语串中:

      ……[AB]P

      如果“P”是一个短语,那么“B”重于“A”。

      [A B]是任何一个语串中的最后一个短语,这条规则要求短语中的最后一个成分必须重于它前面的成分。

      英文的核心重音指派给成分控制的成分(be assigned to a c-command elment),汉语是指派给管辖的成分(be assigned to a government element):给定两个句法节点,如果两者具有选择性词序关系,那么其中较低的、为选择者直接管辖的一个获得较重的重音。既然汉语的核心重音指派给管辖的成分,那么动宾结构的复合词居于谓语时可以发生电离化,也即满足发生电离化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运用核心重音规则时,我们必须区分句子的“基本结构”跟“修饰结构”,一个句子的主、谓、宾、补成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叫“基础结构”;句子中的定语和状语成分都是修饰成分,叫“附加结构”(冯胜利1997:70)。

      §2离合词的韵律标准

      韵律单位及由它们构成的韵律级层是美国音系学界80年代以后提出的新概念,很快成为研究热点(王洪君2000:1),自此国内汉语韵律单位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汉语韵律的基本单位首先就涉及到韵律词。对韵律词的定义各家有所不同,王洪君(2000)认为,韵律词是“语法上凝固、节律上稳定的单音步或凝固的复二步”,其中“稳定的单音步或凝固的复二步”是指它们不论处于什么样的上下文环境,都不改变单音步或特定模式的复二步的节奏模式。冯胜利(1997:1)认为,韵律词“是从韵律学的角度来定义的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韵律词的定义是通过音步来实现的,对汉语音步的看法,基本的共识是,双音节音步是标准音步,其它音步是标准音步的变体(单音步是“蜕化音步”,三音节音步是“超音步”,一重一轻的音步是“残音步”),而标准音步有绝对的实现权。本文采用冯胜利定义的韵律词,根据其定义可知:韵律词最大不超过三个音节,但不是所有的三音节都可以构成韵律词,必须满足韵律构词法的三音节才可以构成韵律词。[2+1]模式的“电影院、化妆师”是超韵律词,[1+2]模式的“小雨伞、开玩笑”也是超韵律词,两者的区别在于[2+1]是词(语法意义上划分的词),[1+2]模式中“小雨伞”是句法词,而“开玩笑”是短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