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与学科建设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09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科研、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这些词汇在中国大学的语境里具有高度关联性,其原因就是,获得开办不同学科、不同层级研究生教育的授权,传统上是我国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标志,而学科建设水平又主要由科研成果决定。

      但是,教育部最新推出的旨在推动研究生层次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文件,却对上述几乎已经约定俗成的观念带来了颠覆性冲击。在笔者看来,这个文件,开始把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回归其本来作为大学教育产品之一的地位,从而把研究生教育与科研和学科建设全面地剥离。

      从本源看,笔者认为,学科建设的本质是发展某一特定门类的知识体系,以及培养这一知识体系的发展者和传承者。发展知识体系,大略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科研,而培养知识体系的发展者和传承者,则基本上相当于所谓师资队伍建设。这项工作之于大学,是其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本科教学也需要以它为支撑,何独研究生教学哉?

      历史地看,国内学界之所以形成观念上的偏差,自是有其渊源。三十年前,研究生教育恢复之初,百废待兴,各类人才俱缺,尤以研究型人才为甚,客观上形成了我国研究生层次教育的学术型导向;为了保证培养质量,有关部门“发挥”我国特色,制定了开办不同学科、不同层级研究生教育的行政性授权制度,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学科建设”就异化成了申请这种行政性授权,大家反而忘记了其本意。最近笔者本人所在大学的新校长,大张旗鼓推出“大学科观”,初时不解其意,以为是要把本人所在的小学科并进大学科,着实吓了一跳,弄明白之后,方知是要破除“传统上”把“学科建设”理解为跑各种学位点的观念,从而回归学科建设的本质,于是释然而且欣然。

      比起一个具有思辨力的校长的觉悟,教育部大力推动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更具有全局意义。这个积极面向社会需求的举措,势将导致我国传统研究生教育象牙塔体制的解构,从而还科研和学科建设以本来面貌。假如自此而始,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更加能够面向社会需要,此举善莫大焉!但是,以本人经验,传统力量不可小觑。本人所在大学的主流学科一位经常在媒体上发出声音的学者,就正经八百地提出,要为专业硕士配导师,而且要配研究该主流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学术史的老师,理由是这样才能提高培养质量。笔者疑惑,这样培养出来的能是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