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对于中国报业来说,与北京奥运、四川汶川地震一同构成焦点事件的,无疑是国内新闻纸的3次涨价,前两者考验了中国报业的新闻责任感与更多广告的承担与得失,而后者直接促成了多家报纸提价。报业本身的利润不高,纸价猛涨使报纸普遍感到压力,为缓解压力降低成本,都市类、财经类、全国性周报类等报纸,先后加入涨价行列。涨价后的报纸生存境况如何?重新洗牌后新的市场格局如何?金融危机飓风波及下面临严峻挑战的中国报业,未来将呈何种竞争态势?本文依据世纪华文2008年对报刊零售市场调查的最新数据作出分析与预测。 一、新闻纸价格一涨再涨,报纸提价应对 新闻纸占报纸成本的60%-70%,是报业经营中最重要的原材料。进入2008年,国内新闻纸价格大幅上涨,已经直接触及报业生存的命脉,并继续给报业带来巨大冲击,人们所能看到的报业最明显的反应就是提价。纵观中国报业市场,报纸提价应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发行价格与价值脱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日出刊在40-60版四开报纸发行一份的成本(印刷+发行)约在1.5-2.0元,而报纸的销售价格却只有0.5-1.0元,印刷用纸的涨价意味着发行越多亏损越多;二是其他生产成本上涨,因物价上涨造成报社人员工资和办公成本大幅增加;三是广告营收能力有限,报纸的盈利一般靠广告收入实现,报纸广告的价格和广告经营能力已经接近极限,不可能大幅度提高。 以全国都市报为例,《南方都市报》2007年11月在深圳率先改版加价,2008年3月南京《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定价由0.5元/份上调至0.7元/份,订阅价格从180元/年提至252元/年,成为国内首个报纸集体提价的地区,随后武汉、成都、上海、北京、昆明、山东等多家都市报上调价格,涨幅50%~100%不等。在此轮涨价中,北京、武汉等城市几大报纸采取了共同涨价的“联合行动”。无疑,报纸不涨价难以抵消成本上升的压力,但如果某一份报纸单独涨价,读者就会流向竞争对手,共同提价是报业应对“囚徒困境”时减少损失的首选。同时,涨价策略也是有多种方式的,2008年4月中旬,《成都商报》率先将周四、周五的50个版以上厚报的零售价由原来的0.5元/份调整为1元/份;上海《新闻晨报》、《新闻午报》、《新闻晚报》一份报纸分三个时段出,也是一种变相的涨价;在郑州其他家报纸未涨价的情况下,《大河报》率先将报价调至1元;而在北京,多家报纸涨价,只有《新京报》保持原价未变;还有一些都市报将提价定在2009年初,尚有一些都市报仍在酝酿与观望中。同时,一些全国性经济类报纸、周报等也纷纷提高零售价格,最高达到3元1份(见表1)。
由于近年来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强势崛起,导致报纸、杂志读者流失严重,广告客户也有一定的减少,加之成本上升,可谓是内外交困,此背景下报纸提价,可谓是无奈的尴尬之举,也是解燃眉之急的权宜之策。从有利的方面考虑,尽管提价会流失部分读者,但忠实读者群并不会受太大影响,同时读者流失的压力也迫使报纸更加注重内容质量。鉴于此,各报纸在提价之初纷纷表示,将比拼内容与品牌。 另一方面,提价降低了报纸成本,而降低报纸成本的核心在于发行。目前中国的报纸多是亏损发行,发行越多,报社的亏损就越大,如果报纸都能够到达目标读者手中,那报社多承担一点也是值得的,但问题是,过度发行会导致直接卖废报的情况发生,这既让报社多承担了发行成本又浪费了大量资源。在报刊零售调查过程中,世纪华文国际传媒发现,由于废报纸价格上涨,不少城市出现了报摊主直接将报纸当废品卖掉的现象,报社无法监控报纸的流向,其有效发行率大大降低,这不仅损害了广告商和读者的利益,对报社的品牌也是一种伤害。借涨价之机,报社减少发行环节的浪费,提高有效发行渠道,把节省下来的费用补贴到采编环节,提高报纸内容的可读性,无疑能有效提高报纸的核心竞争力。 二、市场格局流变,新一轮洗牌开始 涨价后报刊零售市场反馈如何?各界颇为关注。2008年涨价后的报纸,经济类、全国性周报类报纸的变化不大,而都市报竞争再次加剧,市场格局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一些城市市场保持原有排序,但提价报纸总平均销量下降;有的城市,一份都市报独大,如郑州;有的集体微调,并未影响整体市场格局,如南京;有的导致市场份额迅速流失,原有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瓜分,如深圳。 现象一:一家报纸提价,促竞争对手提升,导致市场格局巨变。 以深圳为例,《南方都市报》于2007年11月将其在深圳的零售价提至2元/份,深圳都市报零售市场格局当月发生流变。上涨之前,其在深圳市场占据2/3的市场份额,处于垄断地位,上涨当月,市场份额下降到26.81%,其竞争对手《晶报》的市场份额上升到25.14%,《深圳晚报》为14.07%,《深圳特区报》为16.44%,后三报市场份额相加已明显超过《南方都市报》(见图1)。《南方都市报》在深圳的销量锐减一半,原有读者流向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借机扩版以争夺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