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时代”:传媒业的角色与使命

作 者:

作者简介:
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

原文出处:
青年记者

内容提要:

处于囧境中的传媒业并非没有机会,关键在于,我们要善于发现“囧时代”中社会传播领域新的需求空间。应该说,环境监视与议程设置是传统意义上媒体的基本角色与职业责任。在“危机中”的社会,由于全民表达时代的到来和社会议题上“共景监狱”的形成,媒体的角色与责任必然发生深刻的转型。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09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从常态社会到危机社会:时代发展造就了我们的“囧”境

      “囧”:这个90%的中国人不知道如何读的生僻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肆进入人们的日常表达中,成为描述我们这个时代现实状态的一个最为流行的关键词,我现在(2009年2月13日午夜12时)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便找到约37600000个相关网页。

      据说,“囧”在网络中的使用,最初的启示来自日本,“Orz”是一种源自于日本的网络象形文字(或心情图示),在日文中原本的意义是“失意体前屈”,代表一个人面向左方、俯跪在地,O代表这个人的头、r代表手以及身体、z代表的是脚。日本人最初在网络上,例如在电子邮件、聊天室以及即时通讯软件中广泛使用这个符号,表现他们失意或沮丧的心情。于是,中国的网民受到“Orz”的启发,用“囧”替换掉了“O”,使得日文中的失意体前屈的头部具有了更加写意的表情,写作“囧rz”。而在网络中,当人们处在一种无助、沮丧、悲伤甚至崩溃的境遇的时候,就会用“囧”来形容自己。

      一个语汇、特别是一个关键性语汇的转换表征着时代的改变。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频密地承受着危机、困境、风险、灾难的来袭,人们努力地抗争,但一个灾难过去之后下一个灾难接踵而至,使人喘不过气来。不仅如此,人们甚至不知道下一个灾难来自何方或以什么形式发生侵害……

      那么,我们所面临的时代“囧”境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呢?

      1.社会的有机化,引发了“危机共尝”效应

      文明的进步是以社会的有机化程度加深为表征的,但社会有机化程度的提升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予我们福利、效率和秩序的同时,也使危机的发生日常化、危机的转换直接化了:任何局部的危机都有可能迅即转化为整体的危机;原本私人性问题不经意间便上升为公共性问题;而物质性的危机常常会引起我们对于信任、对于社会、对于价值质疑的精神危机……并且,不管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和世界上所有地区、所有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关联格局客观上已经形成。任何一个局部、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社会元素的危机都有可能引发全局性的危机,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作壁上观。

      2.世界的一体化,消减着局部与个体的力量,使人们在大势面前愈加感到一种失控、无助与沮丧

      现代文明的发展,使整个社会日益联结为一个整体。资源的整合、市场的整合、政治的整合、社会的整合,越来越超出某一个局部而区域化、规模化、全球化,使我们面对困境的解决之道越来越身处一种非自我的抗争和努力可以奏效的境地中——我们身处一个大格局下,我们对于这个大格局越来越显得无能为力和失去可控制性。我们的福祉或者灾祸、我们的升迁或者下岗,已经不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努力,在一个大势之下,我们身不由己地被卷入、被裹挟、被左右,决定着我们生存进退的利益链条、关系链条不但是长长的,而且彼此复杂地纠结在一起,真的是“剪不断、理还乱”。我们不知道这些长长的利益和关系链条在下一刻要将我们带往何方,我们无力回天。

      3.传播的技术革命在带给人们更加丰富的资讯的同时,也在造成“信息过载”的压力和困扰:在“解放”了人们“嘴巴”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们在众说纷纭的多元表达下的无所适从

      麦克卢汉指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传播的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从Web 1.0到Web 2.0,我们经历着文明社会的最大变革:传播的技术革命不但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眼睛和耳朵——让人们看到、听到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而且破天荒第一次解放了人们的嘴巴——使任何一个人的社会表达都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于是,人们所面对的信息环境已经不再是经过传统媒介“精心配置”的逻辑清晰、主旨明确、规格严整的内容“营养餐”了,而是丰富多元,但同时又是逻辑混乱、主旨各异、良莠不齐、互相抵牾的内容“自助餐”。这种“信息超载”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而话语的众说纷纭在消解着传统的权威同时,也引发了社会的“价值危机”。

      4.社会的治理结构由于信息资源分配方式的革命,发生了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的转换,由此带来了传统的社会治理方式的危机

      研究表明,社会深层结构的裂变往往是伴随着社会认知的转型与传播格局的更新而发生的。我们今天所面对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事实是,传统社会建立在信息资源垄断基础上的社会治理模式发生了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的根本性转换。

      所谓“全景监狱”是福柯对人类社会控制方式的一个比喻。福柯发现,在传统社会,社会管理者主要是通过信息不对称的方式来实现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社会治理的。这种控制形式恰如古罗马人发明的一种金字塔式的监狱:犯人被监禁在不同的牢房中,狱卒则处于最高一层牢房顶端的监视室内,他可以看到所有犯人,而犯人们却看不到他,并且犯人们彼此之间也缺少有效沟通和传递信息的渠道。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管理者是否到位或者缺位,犯人们都假定它的存在,因而不得不接受外在控制,同时也自觉地规范自己。

      而今天我们所面对的真正变化是,传播的技术革命正在促成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共景监狱”。与“全景监狱”相对,“共景监狱”是一种围观结构,是众人对个体展开的凝视和控制。他们之间信息的分配已经比较对称了,管理者在信息资源把控方面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试图通过信息的不对称所实现的社会管理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人们不再一如既往地凝神聆听管理者和传媒的声音,人们在“交头接耳”中沟通着彼此的信息,设置着社会的公共议程,质询甚至嘲笑着处于公共视野之中的领导者或者媒体。于是,处于场中央的管理者与观众的交锋一触即发。几乎每个管理者都感受到了集体凝视和挑战的压力,大声疾呼被视为托词辩解,沉默无语被认定为俯首认罪。一般而论,观众在交锋中的胜算总是比管理者更大一些。理由在此:数量优势,管理者寡不敌众;道德优势,善良、同情、公正“天然地”是大众的特质;新信息传播技术带来了诸如匿名、暗示,传染等适合“起哄嫁秧”的集合心理机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