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届奥运会期间,中国电视观众第一次通过自家的电视机观看了由高清摄录设备拍摄的奥运会开幕式。与此同时,有将近20路直播线路将几乎所有的奥运赛事通过手机电视完成了转播,“随时随地看奥运”成为这次奥运会电视转播的另外一大风景。而车载电视、地铁电视、网络电视已经将电视的触角伸展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在感慨电视传播日新月异的同时,不得不承认电视是如此依赖技术手段所提供的平台。甚至有人更加直接地提出,电视就是一个“技术媒体”。“印刷媒体一旦从印厂出来就立即解除了技术设备的束缚,而电视节目不仅在采集和制作阶段受技术制约,在传播和接收阶段仍然被技术牢固地控制着。”① 应该说,有什么样的影像技术就会有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形态、电视传播方式,技术的改变甚至能够带来整个电视语态的变化。本文试图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电视影像技术的革新进行梳理,分析因影像技术的变化带来的电视传播的革命,以史为鉴展望中国电视未来发展的方向。 影响电视传播发展的影像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影像摄录技术的改变,另一方面则是影像传播技术的改变。 摄录技术的革新与电视语态的革命 一、电视的电影影像时代 1958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在电视发展初期的30年中,中国电视节目的摄录方式一直沿用着运用电影摄影机进行胶片拍摄和记录的方法。虽然那个时期摄像机已经在电视摄制中出现,但是因为没有录像设备的配合,只能运用于直播中。 普遍使用的16mm电影摄影机使得当时的电视语言带有明显的电影语言的痕迹。例如,1982年摄制完成的《雕塑家刘焕章》,曾经在当时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比较能够代表那个时期电视专题节目的制作水准。在这部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镜头的造型感很强,摄影用光很注意艺术性,镜头的审美性得到了很好的强调。但是受到胶片记录时间的限制,当时的电视节目无法实现对生活进行过程化记录,镜头本身的叙事能力和信息量不足,节目的主要信息传达还要依赖解说词。因为要保证真实感,电影的情节设计不能在电视节目中使用,这使得当时的电视画面普遍只能进行一些“状态性”镜头的拍摄。比如,刘焕章做“劈木头状”,刘焕章的爱人做“洗衣服状”,生活的原生态无法如实呈现。这一时期的《话说长江》、《话说运河》都无法摆脱这样的创作风格。更为遗憾的是,因为胶片同步拾取声音非常困难,因此当时的电视节目没有现场声和同期声,空白的声音讯道只能全片灌音乐。这样的问题在新闻节目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比如,在中国电视早期的《新闻简报》时代,进行新闻拍摄的设备是发条式鲍莱克斯摄影机。这种摄影机一次发条最多能够拍摄25秒。在拍摄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时,这样的技术条件就留下了永久的遗憾。在男子团体决赛中,中国队和日本队之间展开精彩的对攻。其中徐寅生扣杀星野展弥的“十二大板只拍了九板,摄影机就停止转动了”,“第二次再上发条已经时过境迁”。虽然看起来这只是技术缺陷导致的一个记录不完整问题,但是实际上新闻的规场感就来自这十二板连续的记录中。因为只拍摄了九板,因此没有到现场的观众永远也无法感受到那种连续扣杀十二板的气氛,而只能是通过新闻的文字描述来展开想象。同时,《新闻简报》的制作不论其内容是否适合,一律按照惯例配以背景音乐。音乐的铺垫显然更大地破坏了这则体育新闻的现场氛围。这样的制作曾经引起了周恩来总理的疑问,他在一次审片中就曾经提出:“能不能让人们在电视片上听到老百姓自己说话的声音呢?”可以看出,对于现场感的追求不仅涉及画面的处理,也包含在对声音的处理中。这一切在电影影像时代是很难实现的。 同时,胶片摄制的繁琐工序和因此带来的滞后的传播速度,使得电视新闻传播无法健康发展,影像技术的革新势在必行。 二、电视的电子影像时代 录像机的出现,是电视传播走向电子影像时代的重要标志。1956年,第一台实用化的用于商业广播的可记录全黑白电视信号的录像机VR-1000(后更名为Mark IV)诞生于安培公司,并于当年11月30日在美国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基于视频磁带的广播试验。然而,真正改变电视节目语态的技术出现于20年之后。1976年,电视台用的U-matic终于诞生了,SONY完成了可以在采访现场进行录像、编辑的小型多功能BVU系列U型机的研制。SONY和最早使用这一系统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高层为这一新诞生的新闻采访系统起了“ENG(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这个名字。通过采用ENG,电视台的运行成本大幅下降,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由此,世界各大电视台开始从以前的电影机采访向使用ENG转变。 非常巧合的是,BVU系列U型机在中国开始出现的时候,恰恰是1978年;而成熟的ENG在我国普及使用的时间则推延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中国的受众开始把电视作为获取新闻的第一选择。 与电影影像的摄制方式不同,电子影像技术通过光电子学理论,不仅能够记录画面,而且可以同步记录声音,从而使得电子影像技术呈现出世界本来的面貌,还给观众与现实同步的感官享受,再现了世界结构的多维化。比如,1982年的《雕塑家刘焕章》因为在片头和片尾有意使用了现场音响而备受关注,而到了1990年,没有现场拾音反而成为了一种技术失误而不得参加国际评奖了。视听同步的记录手段和表现手法,让电子影像技术能够更加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原生态,从而使得电视纪实语言一时间在中国红火起来。1993年底,《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而红遍大江南北,而在背后支持它的正是电子影像实现视听同步的技术平台。有了这样的技术才有了这样的电视语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