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学论学科的当代形态及发展路径

作 者:

作者简介:
裴娣娜,浙江师范大学杰出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学论学科经历了反思重建、引进借鉴、构建体系及综合创建几个阶段,在开拓理论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新的研究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研究成果。中国本土化的教学论学科理论建设从确立研究主题、界定核心概念、凝集重点问题及变革研究方法几方面展开。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实践指向,集中体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教与学方式变革与教学策略的构建,有效教学及其评价标准研究,以及教育技术手段的发展与应用等方面。中国教学论学科实现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性超越。目前,中国教学论学科正处在一个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关键转折点,必须走出传统范式,真正切入理论的原点和实践的原点,实现学科本身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8 期

字号:

      改革开放的30年,开启了中国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新阶段,教学论作为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开拓理论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新的研究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研究成果,中国教学论学科发展实现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性超越。回顾和总结30年来教学论学科研究的历史经验,重新思考其中具有研究范式转变意义的重大变革,对于促进教学论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历史演进

      中国教学论学科的现代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反思重建:1978-1984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标,实现了战略重点的转移。通过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倡导和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和功能,引发出一系列深刻的理论问题。这个时期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学论学科学术传统的建构及教学制度的完善问题。在这个阶段,不仅恢复了教育学课程,而且教学论从教育学学科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于198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收教学论专业方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专业研究人才。

      教学论学科以独立形态出现后,首要的工作是清理“地基”。对原有的学科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进行批判—分析、判断基础上的扬弃,重新认识教育本质,重新认识知识分子,重新认识知识。对新中国成立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初步反思,对学习苏联模式进行了检讨,重新评价历史上中外教育家的教学论思想,并开始恢复在“文化大革命”中一度中断的教育实验。在理论研究领域,开展了关于教育是不是上层建筑,关于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发展教育等问题的讨论。这个时期的理论研究和学术讨论还不充分,学理性不强,且主要停留在政治层面。尽管如此,教学论学科开始关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从而为引进西方现代学术理论、思想资源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二)引进借鉴:1985-1992年

      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指示,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求,这一时期,教学论学科发展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学论学科的现代化如何起步,以及要形成什么样的思路问题。聚焦于这一中心,教学论学科发展进入全面引进、借鉴国外教育理论和经验及国内相关学科研究成果时期。

      一是对国外教育思想的引进。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学习发达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1978年邵瑞珍、杜殿坤在《外国教育资料》杂志上介绍布鲁纳的课程理论和赞科夫的教学论思想开始,很快形成风行全国的引介热潮。这个时期,不仅介绍了美、苏、英、法、德、日等国的教育制度和改革发展经验,而且引入了各种教育思想,除布鲁纳、赞可夫的教学理论外,还有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巴班斯基的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和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同时,还有皮亚杰的发展心理理论,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以及暗示教学、纲要信号教学、教学模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主张。这种引介,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全面介绍,经过部分教育观念理论在中国中小学进行验证性实验,进入专题性评价。通过引介,中国的学者了解了国外教育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开阔了学术视野,在较高的起点上开始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与世界进行对等交流的话语权。

      二是对国内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移植,特别是对哲学、心理学和文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的移植,如哲学界关于实践、主体性、价值等范畴问题的讨论,心理学界关于学习理论的研究,大大扩展了教学论的理论视角和研究的理论内涵。

      在引介学习的基础上,中国学者以揭示教学规律为核心进行了专题性探讨。首先是一些学者对系统科学观点及研究方法的介绍,涉及教育信息论、教学系统论、教学控制论、教学结构论等,旨在运用数学、物理学、工程学、信息科学的基本方法来重新认识、研究教学过程。其次是教学认识论的研究。邹有华的《教学认识论》一文提出,“应该研究怎样使一般认识规律透过教学过程的特点去形成它的具体表现形式这个问题。”[1]嗣后,王策三牵头成立课题组,通过立项对教学认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并于1989年出版了《教学认识论》一书。

      三是第二渠道、第二课堂、非智力因素、教学模式等问题的研究,尝试揭示教学与发展、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基于“教学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这一命题,教学艺术的探讨也进入了人们研究的视域。这一研究并没有限于教学技能技巧水平,而是与美学、语言学、心理学相结合,探讨教学艺术的风格、教师的言语艺术、教师的幽默智慧等。

      1985年6月正式成立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依托这一学术组织,全国高师院校的教学论工作者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学科建设研究,从而促进了教学论学科地位的确立。

      这个时期,学者们着手于中国教学论教材建设,出版的主要有:王策三的《教学论稿》(1985),吴杰的《教学论——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1986),关甦霞的《教学论教程》(1987),罗明基的《教学论教程》(1987),刘克兰的《教学论》(1988),陈侠的《课程论》(1989),扈中平的《教学论》(1990),徐名滴的《教学概论》(1990),李秉德、李定仁的《教学论》(1991),吴也显的《教学论新编》(1991)等。

      (三)构建体系:1993-2000年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以及教育体制转轨的目标,以教育体制改革为主线的教育改革全面启动。这个时期教学论学科发展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进行中国化的理论研究与实验,形成符合本土特色的教学理论,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教学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发展模式。

      基于对时代发展要求的把握,中国教学论工作者以“教学论的跨世纪思考”为题,于1994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专题学术会议。同年6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在杭州宣告成立,中国教学论工作者以现代化的反思为核心,研究视野集中到现代教学的功能与价值(元教学论问题)、人的存在方式问题、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的沟通、科学与人文两大思潮及其相互关系、学校教学的发展问题以及学科发展思想史等方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