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康宁,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内容提要:

当前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需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即指导方针的确立、学科性质的选择、研究层面的贯通。这三个基本问题不解决,我国教育社会学很难在现有基础上取得总体上的高效、有深度的发展。为此,本文提出:应确立“建设适合于中国的教育社会学”的指导方针,选择“基于现实、揭示事实、通向实践”的学科性质,贯通宏观、中观及微观研究层面。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我国教育社会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启动学科重建以来,迄今已走过30年的历程。在学科重建将近20年之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便陆续有学者对学科重建后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进行回顾与反思。①这些回顾与反思的目的无非有两个:一是“理清脉络”,即基于历史事实,展现学科发展迄今为止的基本面目;二是“寻找启示”,即基于历史经验,阐明学科的下一步发展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的目的在于后者。笔者感到,自学科重建以来,我国教育社会学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到20世纪90年代初便已在制度形式上基本完成学科重建工作,②到本世纪初已经在研究内容构成上实现了三次阶段性转型。③但总体上看,其发展状况同教育与社会对这门学科发展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同学科发展的本可期待的空间也相去甚远,在研究队伍的形成、专业知识的产生、学术层次的提升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缺憾。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笔者以为,对当前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而言,有三个绕不过去的基本问题。这三个基本问题不解决,我国教育社会学很难在现有基础上取得总体上的高效、有深度的发展。这三个基本问题是:指导方针的确立,学术取向的选择,三个研究层面的贯通。

      一、指导方针的确立

      之所以提出指导方针的确立问题,是因为在学科重建以来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过程中,实际上长期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指导方针。一种是“建设具中国特色的教育社会学”,另一种是“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教育社会学”。虽然主张这两种指导方针的学人之间并没有开展过明确的、直接的论争,但他们通过自己的观点表达及相应的研究行动,使得这两种指导方针对我国教育社会学迄今为止的发展产生着实质性的影响。

      (一)“具中国特色”的教育社会学

      “具中国特色的教育社会学”这一指导方针强调的是,我国教育社会学不能成为西方教育社会学的殖民地或附庸,而应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因此,必须研究中国问题,运用中国材料,使用中国概念,创造中国体系。

      这一指导方针既有其逻辑上的依据,也有其事实上的根据。其逻辑依据在于: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学科,如果没有自己的本土特色,都不可能在世界学科之林中真正占有一席之地,即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其事实根据在于: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及教育场域与西方国家之间存有很大差异,即便是西方学者提出的那些对其本国及西方国家的教育与社会现象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理论,一旦被用来套接中国实际,往往会变得水土不服、牵强附会。其结果,对西方理论的简单运用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了一种“削足适履”式的学术行为。

      就此而论,“具中国特色”的教育社会学这一概念本身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作为学科发展的一种指导方针来说,则有必要看到导致这一指导方针产生的原因以及这一指导方针导致的结果。

      导致“具中国特色”的教育社会学这一指导方针的原因不外乎三个。一是学人们的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责任感使然。在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责任感的召唤下,学人们希望能创建本土的教育社会学体系,而不愿看到自己所在的学科成为所谓的西方学术霸权的话语舞台。二是学人们的类似于“政治正确”的考虑所致。在一个几乎凡事都要讲“中国特色”、一切均以有无“中国特色”为尺度的社会语境中,以“具中国特色”的教育社会学为指导方针便很容易被视为一种比较稳妥的选择,容易得到各方面认可。三是学人们的自身条件所限。笔者总感到,总体上看,主张“具中国特色”的教育社会学这一指导方针的学人们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特征是:对本土教育实践有较多了解,而外语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本来,“具中国特色”是一个有弹性的概念,因为它并未对中国特色的“程度”或“比重”有任何规定,“全部具有”是“具有”,“大部具有”也是“具有”,“具有一点”还是“具有”。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对于“具中国特色”的实际理解很容易倾向于“全部具有”或“大部具有”。其实际意涵很容易被领会为是同西方教育社会学“全然不同”或“基本不同”的东西。

      于是,不论主张“具中国特色”的教育社会学这一指导方针的学人们出于怎样的考虑,奉行这一方针的实际结果往往是导致对国外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拒斥。具体表现为:不关注国外发展动向,不了解国外学术成果,与国外学界不接触、不交流,基本上处于一种独立而封闭的研究状态。

      (二)“与国际接轨”的教育社会学

      “与国际接轨的教育社会学”这一指导方针则主张,由于改革开放前我国教育社会学整整中断了30年,而西方国家则迅猛发展了30年,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实在太大,因此,有必要向西方学习,奋起直追。具体来说,也就是要跟踪国际学术前沿,使用国际学术话语,遵守国际学术规范,达到国际学术水准。

      这一指导方针也有其逻辑依据和事实根据。其逻辑依据是:在如今的全球村时代,许多教育与社会问题都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所独有的问题,而是具有一定的世界普遍性;有些教育与社会问题虽然现在已经不存在于西方国家,但以前存在过,西方学者研究过,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成果。而且,即便有些教育与社会问题为我们所特有,但如何去研究它,也还需要向西方学者学习,因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基本的研究规范在西方学者那里。其事实根据是:我们迄今所使用的一整套教育社会学概念、命题、理论等等,几乎都源自于西方。离开这套学术话语,我们甚至会整个处于失语状态。因此,只能以西方教育社会学为标准,同它们接轨。不难看出,“与国际接轨”在这里已经被转换为“与西方接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