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

作 者:

作者简介:
石中英,张夏青,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其他领域社会改革一样不断扩展和深化,极大地推进了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教育改革可以划分为四个大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酝酿与教育事业恢复发展时期(1978—1984)、教育改革起步与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时期(1985—1992)、教育改革全面展开与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时期(1993—1998)、教育改革持续深入与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时期(1999—2008)。在此基础上,从教育改革的性质定位、背景认知、路径选择、价值诉求等四个方面对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和概括,可以发现,30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从根本上说还是具有社会性和政治性的,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政策表达;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因不在于教育自身,而在于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提出的客观需要;教育改革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路径;教育改革的价值诉求明显侧重于国家主义和经济主义等。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未来10到15年中国教育改革的社会性质会更加突出、教育改革的背景认知更加全面、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更加多样、教育改革的价值诉求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08)05-0022-11

      教育改革是社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社会改革和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改革也稳步推进、不断深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的社会地位得到极大的提高,教育条件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教育体系和结构更加合理,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和效益得到明显提升,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终身教育体系正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日趋完善①。这些教育成就的取得,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贯彻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结果,是教育领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开创、不断进取的结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包括教育理论工作者爱国敬业、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的结果。基于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领域所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回顾我国教育改革基本历程,总结概括我国教育改革的历史经验,对于深入理解和积极宣传教育改革的“中国模式”,展望我国教育改革的未来之路,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历史分期

      从我国教育改革实践看,观察教育改革历史发展的坐标有两个维度:一是横向的维度,即教育改革与其他社会改革之间的关系;二是纵向的维度,即教育改革历史展开的生动过程。在横向维度上,人们可以观察到教育改革与其他社会改革之间的共生和互动现象:一方面其他社会改革中的教育需求推动了教育改革,提供了教育改革的巨大动力;另一方面,教育改革又构成了其他领域社会改革的重要条件,影响着其他领域社会改革的预期成效。在纵向维度上,人们可以观察到教育改革的连续性、积累性和阶段性。30年来,教育改革是一个未间断的过程,前一阶段的改革为后一阶段的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一阶段的改革又继续解决前一阶段改革未能完成的任务,同时提出新的改革目标,教育改革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利用这样一个坐标来观察,着眼于教育改革的阶段性和同一时期教育发展的总体特征,我们尝试着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的历程划分为四个主要的历史时期。

      (一)教育改革酝酿与教育恢复发展时期(1978—1984)

      “文化大革命”当中,教育是重灾区。由于受“以阶级斗争为纲”“极左”思想的影响,教育的性质反复遭受政治上的拷问,学校也沦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学制缩短;大批教师受到批判,不敢钻研业务;高等院校停止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生;学校中纪律废弛,学生不好好学,文化程度很差;课程内容选择片面地根据政治标准,内容单一;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大幅下降。针对这些情况,1975年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要后继有人,这是对教育部门提出的问题。大学究竟起什么作用?培养什么人?有些大学只是中等技术学校水平,何必办成大学?……一点外语知识、数理化知识也没有,还攀什么高峰?中峰也不行,低峰还有问题。”[1](P25)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同志立即着手在教育领域开展拨乱反正的工作,全力整顿和恢复教育工作秩序,同时从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大格局出发,酝酿教育改革的新构想。1977年5月24日,他强调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话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1](P25) 在这次谈话中,他明确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好风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1](P27) 1977年8月8日,他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重申“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处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1](P29)。在这次座谈会上,他重点阐述了对十七年(1949—1966)教育路线的估计问题、关于调动积极性问题、关于体制和机构问题、关于教育制度和教育质量问题、关于学风问题等。这些问题,不管是历史问题还是现实问题,是宏观的体制问题还是微观的学风问题,都是当时教育界拨乱反正所急需澄清和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这些谈话和讲话,对于当时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正本清源、拨云见日的作用,可以看成是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高度责任感奏响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先声和序曲。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简称“三个面向”)。“三个面向”成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教育工作及80年代中期以后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

      这一时期,基础教育领域工作的重点是普及小学教育。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80年代在全国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要求各级党政领导机关把普及小学教育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在一系列政策指导下,普及小学教育依据“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展开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了尽快培养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大量人才,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考虑集中力量加强重点大学和重点中小学的建设,尽快提高它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2](P62) 1978年教育部公布《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的试行方案》,此后一批重点中小学相继产生。中等教育方面1980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方面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恢复高考、理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调整高等学校学科和专业结构、开始建设重点大学等方面。高考的恢复对教育事业和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历史影响。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恢复和增设了普通高等院校169所,其中,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中确定第一批全国重点高等学校88所。这一时期也是研究生教育的恢复时期,高校开始重新招收研究生。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公布,规范和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教育事业秩序全面恢复,真正摆脱了“左”的思想束缚,为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二)教育改革起步与教育稳步发展时期(1985—1992)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科学技术和教育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越来越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任务”[3](P37)。1985年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肯定了科学技术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开拓者,要求创设良好的改革环境,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既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同时又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形势,面对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我国教育事业的落后和教育体制的弊端就更加突出了”[4](P2)。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公布。《决定》是一个里程碑,以此为标志,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