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危机与展望

作 者:
马健 

作者简介:
马健,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艺术管理和艺术市场,浙江 杭州 310018

原文出处:
未来与发展

内容提要: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在迅猛发展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不小的危机。相互交叉的三重评判标准,偏好转移的巨大投资风险和市场导向的艺术生产模式都将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而言,西方人将在一段时期内继续主导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将会出现较明显的板块分化趋势;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成熟则有赖于消费群体的成熟。


期刊代号:G01
分类名称:文化创意产业
复印期号:2009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0166(2009)06-0051-04

      一、引言:备受瞩目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

      2003年,中国艺术市场开始全面启动。与此同时,沉寂多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也得以苏醒。2004年10月,香港苏富比拍卖有限公司首次举办了“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会,成交额为2 433万元,成交率为94%。2006年3月,纽约苏富比拍卖有限公司在春季拍卖会上首次开辟了“亚洲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会。1 323万美元的成交额和89%的成交率,无疑意味着这场具有重大象征意义的拍卖会大获成功。但近几年来,就在不少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景信心十足的同时,也有一些人感到忧心忡忡,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炒作论”、“泡沫论”和“垃圾论”一直不绝于耳。事实上,美国当代艺术市场发展史可以为我们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20世纪末,美国当代艺术市场经历了从1987年的繁荣到1990年的萧条,许多艺术家的作品价格都下跌了30%~60%,而下跌幅度最大的几乎都是那些在20世纪80年代“一夜成名”的艺术家。正如波普艺术领袖沃霍尔(Warhol)所说:“每个人都能当上15分钟的名人。因为艺术世界就像一扇旋转门,艺术家转进去获得承认之后,转出来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1]。美国学者科可纳(Corcorna)的一项研究或许更具有说服力。他发现,“在今天创作和出售的绘画作品和雕刻作品中,只有0.5%在未来30年中能够保持市场价值”[2]。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当代艺术都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

      二、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三大危机

      正如美国亚洲协会博物馆馆长米丽莎·邱(Melissa Chiu)观察到的那样:“我们正在目睹中国当代艺术家攀登着通往当代艺术世界的云梯,中国当代艺术正逐步获得全球的首肯”[3]。可是,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而言,在迅猛发展的势头背后,却隐藏着不小的危机:

      1.相互交叉的三重评判标准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可以将中国当代艺术的评判标准概括为三个方面:学术标准、艺术标准和市场标准。学术标准关注的重点是“新不新”,即一件艺术品是否具有创新之处,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如何。而艺术标准关注的重点是“美不美”,即一件艺术品是否令人赏心悦目,能不能“悦人”甚至“感人”。市场标准关注的重点则是“贵不贵”,即一件艺术品是否能够屡创新高,不断打破个人成交纪录。

      收藏者、投资者、艺术家、评论家、经销商、拍卖行、博物馆、基金会……不同的个人和机构,在评价中国当代艺术的时候,都存在评判标准的交叉现象和各不相同的侧重之处。立足点、价值观、审美观和个人经历的不同,都很容易导致评判结果的大相径庭。一件作品“好”还是“不好”,本来也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问题是缺乏评判的“共识”。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来说,在缺乏共识的前提下,相互交叉的三重评判标准,显然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潜在问题。

      2.偏好转移的巨大投资风险

      如果说对于中国书画而言,最大的风险是“看朱成碧”的品质风险,那么,对于当代艺术来说,最大的风险则是个人偏好的转移风险。黄河清在《艺术的阴谋》一书中,将备受争议的中国当代艺术的特点概括为“西方艺术,中国制造”[4]。而在我们看来,用“西方技术,中国元素,时代风尚,中国制造”这16个字来形容这些运用源自西方的技法、材料和设备,融入中国元素和时代风尚的绘画、雕塑、装置和影像等中国当代艺术,似乎更为恰当。

      一方面,中国当代艺术流派“五花八门”的特点很容易导致板块轮动效应,以及随之而来的偏好转移风险。正如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受康正确指出的那样:“一些艺术家迎合某些海外藏家的口味,大量制作那些政治色彩浓郁的作品。随着市场的成熟和‘老外’们对中国的进一步认知,这种缺乏国际语言的作品将会淡出。”另一方面,中国当代艺术所具有的“时代风尚”特点,则在这些艺术品进入时尚前沿的同时,也注定了“15分钟”之后就很可能销声匿迹的命运。

      3.市场导向的艺术生产模式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日渐火爆,使许多艺术家开始密切关注市场。他们日益关心的是诸如张晓刚凭什么受欢迎,石心宁为什么爆冷门之类的话题。刚刚大学毕业的美术学院学生的作品可以卖到上万元,艺术经纪商争先恐后地同默默无闻的艺术家签约,知名艺术家的预约接见时间则已排到一年之后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正在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地生产那些风格和题材受到市场青睐的作品。一些艺术家正在变得故步自封,甚至雇用“枪手”作画。例如,美国纽约国际摄影中心资深策展人菲利普斯(Philips)就不无遗憾地透露:“我最近去北京一个名画家的工作室,他不在,但我看到一群似乎刚从乡下来的女生正在画油画,我感到一丝不安”[5]。

      “我的画卖100美元的时候,心里是实实在在的踏实,卖到100万美元的时候,反而感觉很虚幻。”画家张晓刚对诗人欧阳江河坦言,“从社会的角度讲,我是成功了。但我觉得很虚幻。可能我会越来越有名,以后我画什么都不重要了,主要是签名”[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