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一年两作制江南地区普及问题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加华(1978-),男,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讲师,山东 济南 250100

原文出处:
中国农史

内容提要:

与19世纪中叶相比,民国时期一年两作制在江南地区的普及率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具体而言,棉—稻区以两年三作或三年四作为主,桑—稻区以一年两作或一年一作为主,水稻区则以一年一作为主。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太平天国战后江南地区肥料输入的减少及人口的大量损失有直接关系。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9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S-09;K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459(2009)02-0032-07

      一年两作制,也即一年两熟制,就是在同一地块上一年内种植并收获两茬作物。就传统时期而言,在自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年两作制的发展与普及程度是评判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甚或是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唐宋以来我国最为发达富庶的地区之一,江南地区一年两作制的发展与普及如何,一直为学界所广泛关注。

      总体而言,目前学界对此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段:一是唐宋元时期,重在探讨一年两作制在江南地区的起始问题①;一是明清时期,重在探讨一年两作制在江南地区完成普及的时间问题②。那除去这两个时段,民国时期一年两作制在江南地区的普及程度究竟如何呢?历史不是一种直线上升式的发展,我们不能因为一年两作制至迟于19世纪中叶已在江南地区完成普及,就想当然地认为民国时期一年两作制在江南地区亦是普及的。毕竟,经过太平天国战争的巨大破坏与五口通商后外向型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的作物种植制度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下文就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江南地区的作物种植制度做重点探讨。至于探讨的地域范围,则基本限定在江南东部平原区③。

      明清以来,因微观环境与作物布局的不同,江南平原逐渐形成了三个相对集中的作物分布区,即沿海沿江以棉为主或以棉稻并重的棉—稻产区、太湖南部以桑为主或桑稻并重的桑—稻产区及太湖北部以稻为主的水稻产区④。因此在下文论述过程中,也将分别针对这三个分区展开进行。

      一、棉—稻区:两年三作与三年四作

      民国时期江南棉—稻区的基本作物种植制度仍旧以棉稻轮作为主。至于具体的轮作频率则有多种,这其中最为普遍的是两年棉一年稻。如嘉定:“成熟之田二年种棉,一年种稻。稻较棉少,故农家恃棉为生。⑤”宝山县“植棉习惯不施肥料,每间两年必植稻一次,轮稻之田始粪豆饼等以培地力,为植棉之预计。⑥”太仓棉区,也是实行两年棉一年稻的轮作制度⑦。两年棉一年稻外,一年棉一年稻在江南棉区也比较流行。如川沙棉区就盛行一年棉一年稻的种植制度,周而复始⑧。上海县,植棉之地亦是多行一年棉一年稻制度⑨。尤其是抗战时期,由于粮食匮乏,一年棉一年稻在江南棉区曾大为盛行。如在原先盛行两年棉一年稻的宝山,一年棉一年稻就大为扩充⑩。除以上两种主要轮作方式外,还有三年棉一年稻者,如浦东一带,“须三年植棉之后,间隔一年植稻,所以滋润泥土也”(11)。只是这种方式在江南棉区极为少见。之所以要实行棉稻轮作,在于从生态效应角度来说具有许多优点,可达到“田肥美而棉收较厚”(12)的效果。首先是能减少病虫为害,如褚华说:“种棉二年,翻稻一年,即草根溃烂,土气肥厚,虫螟不生,多不得过三年,过则生虫”(13)。现代调查显示,棉稻轮作确具有多种优良效果。除能抵制病虫害外,还可有效清除或抑制杂草生长,并有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通气条件,促进土壤有机质累积和分解,提高土壤有效肥力,最终促进棉稻等作物的增产(14)。

      判断一个地区一年两熟制是否盛行,最主要的标准是看主茬作物之后作是否盛行。就江南棉区来说,就是要看棉稻后的冬作是否普遍流行。江南棉区的冬作主要有三麦(大小麦、元麦)油菜及蚕豆等,这其中又以大小麦占优势地位。但是,在作物安排上并非棉稻之后都有冬作的种植。通常稻收获后会接着种植麦、豆、油菜等冬季作物,而棉花收获后则多土地休闲或种植绿肥作物,藉以恢复地力。下面就对江南几个重要的产棉县之轮作制度略作分析。太仓县,棉区主要的作物种植制度为三年四熟制,只是并非全是在种棉之后进行休闲,而是棉稻各有一次休闲,标准种植模式为棉—休闲—棉—麦—稻—休闲。(15)上海县,由于是一年棉一年稻,因而通常是两年三熟,种棉后休闲或种植苜蓿、紫云英等绿肥作物,种稻后则种麦或油菜。(16)南汇县,钦公塘以西地区,传统上为两年三熟或三年五熟;以东地区,则多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民国时期,轮作形式则以两年三熟制为主,种棉后休闲或种植绿肥等作物。(17)川沙县,民国时通行的种植方式是两年三熟制,两年中种一茬绿肥以做稻田基肥。(18)“川沙农田向行两年三熟制,麦为小熟,棉稻为大熟。”(19)宝山县,北部地区主要种植方式为三年四熟,只是稻的前作为三麦,标准种植模式与上述太仓县同。南部地区则以年花稻的两年三熟为主。(20)奉贤县,从清光绪年间直到解放前夕,一直以两年三熟制为主,种棉后休闲或种植绿肥作物。(21)

      当然我们说稻后冬作、棉后休闲并非绝对。在江南棉区也确有棉后种植冬作的情况存在,上述太仓与宝山北部地区就是如此。不过这并没有改变三年四熟的熟制,因为虽然增加了一季棉花后的冬作种植,水稻收获后却进行了休闲,仍然是三年中有两次休闲。不过,江南棉区也的确有三年六熟或两年四熟的熟制存在,并且在有的产棉县中还占到主要地位。如在嘉定,一直到解放后的50年代,虽然为两年棉一年稻,但占主体地位的熟制却并非三年四熟,而是三年六熟,即塘元麦(或冬小麦或蚕豆)—棉花—塘元麦—棉花—塘小麦—水稻(22),也就是说土地已很少休闲。只是这种情形就整个江南棉区来说为数很少,并不占重要地位。棉后种植冬作,反过来说,也就是在一个轮作周期内,就棉与稻来说都存在前作是冬播作物的情况,尤其是在三年六熟或两年四熟的熟制下。与后作的搭配一样,棉与稻在前作的搭配上也有所不同。与大麦或元麦相比,小麦成熟期通常要晚半个月,一般小满左右才能收获,而这时已错过了棉花的最佳播种期,正如农谚所云:“立夏花,大把抓;小满花,不回家。”(23)同样油菜也会对棉花适时播种产生限制。而与棉花相比,水稻由于需要育秧移植的缘故而不会受到多大影响。所以在作物的搭配选择上,棉花一般只能与大麦、蚕豆等早熟冬作配伍,而水稻则不受限制。(24)如在嘉定:“向例凡田之临种稻者,其先种小麦;临种棉者,种大麦,取种植时期之更替迟早之适均也。”(25)不过人们可以通过套种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即在冬小麦收获前一二十天把棉籽播于麦田内,待小麦收获后再行发育。对此,包世臣曾说:“沟塍种小麦者,及小满可于麦根点种。刈麦,棉长数寸,锄密补空,每窝三茎,深锄细敲,无减专种。”(26)在川沙这种方式被称为“攒花”,只是小麦通常要条播方可。(27)油菜田也可同样实行此种办法,如在奉贤县新寺镇,习惯是当油菜头上还剩下一朵花时把棉籽点播于田内,十余天后出苗,再结合锄草间苗,俗称“隔花”。(2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