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救荒书研究综述

作 者:

作者简介:
卜风贤(1966-),男,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教授,主要从事灾害史研究,陕西 西安 710062;邵侃,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专业博士研究生,陕西 杨凌 712100

原文出处:
古今农业

内容提要:

近年来,学术界在对中国古代救荒书的认识和整理、研究方面作了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探索,并在救荒书的概念界定、古籍整理、分类研究、著者研究、救荒思想研究、救荒减灾技术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颇多论著。但是,由于受史料的分散零乱以及灾害学学科分化不完全等因素的制约,救荒书的专题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唯考其成果,多呈单篇独段,鲜有全面深入的宏卷巨帙,今后迫切需要加强对中国古代救荒书的系统化研究。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9 年 04 期

字号:

      中国古代救荒书是研究古代灾民生活和抗灾救荒工作的宝贵资源,其流传和存世的资料分布广泛,为数众多。我国一些农业历史专家、历史学家着重研究了部分重要的代表性救荒书且颇多创获,但是,由于我们对救荒书的理解和研究长期呈现分散零乱态势,今后迫切需要加强对古代救荒书总体性的系统研究。

      一、救荒书概念界定

      要对古代的救荒书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应该对救荒书的概念和范畴进行严格的界定。高建国在《灾害学概说》(《农业考古》,1986,1~2)一文中把救荒书定义为“以救荒为目的的专书”,并列出了由宋代至民国的救荒书目,约41种(其中不含捕蝗书,作者认为捕蝗书可算作救荒书的一种,然而比较专业,与直接救荒有一定距离,故未列入救荒书目)。这可以说是关于救荒书的较早的研究和界定。此后,研究救荒书的虽多有人在,但对其概念却鲜有界定。

      卜风贤在《中国古代救荒书的传承和发展》(《古今农业》,2004,2)一文中对救荒书给予了明确地解释:后人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的在灾年荒岁人们采取的各种各样的救灾措施,便成为救荒书。卜文还对中国古代救荒书严格分类,依据救荒书内容主题将其划分为救荒总论类、荒政类、农艺类、治水类、漕运类、除虫类、野菜类、历象杂占类等八大类目。中国古代救荒书约280部,其中包括总论类70部、荒政类71部、农艺类18部、治水类47部、漕运类15部、除虫类24部、野菜类9部、历象杂占类26部。

      二、救荒书的研究

      除了古籍的出版整理之外,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救荒书研究的论文著作显著增加,其研究主题直关救荒书的内容探讨、版本鉴定、史料价值评估等多个方面,基本涵盖了救荒书的全部类型。

      (一)荒政类

      荒政为凶年饥荒时国家针对灾荒对于国家、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而采取的各种救济灾荒的措施。荒,凶年也。郑司农云:“救饥之政十有二品。”《广雅·释话》:“品,式也,谓救饥所行之政,有此十二事,豫设为品式也。”贾公彦疏:“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者,谓救荒之政也。(《周礼·地官·大司徒》)所以荒政即凶年救饥之政(郑司农)或救荒之政(贾公彦)。在中国这样一个自古以来以农立国而又灾荒频繁的国度,荒政就成为封建国家的基本社会职能之一,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维持再生产。据卜风贤《中国古代救荒书的传承和发展》中统计,荒政类救荒书约有71部,约占救荒书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由此可见其分量。近些年来,在救荒书中的荒政研究上的代表性著作有:

      王世颖《中国荒政要籍解题》(《社会建设》,1948.4);李向军《宋代的荒政与〈救荒活民书〉》(《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3.4);陈采勤《试论〈周礼〉的荒政制度》(《学术月刊》,1998.2),文章先是介绍了《周礼》中礼仪、祭祀、经济、政治行为方面的荒政制度,继而又论述了《周礼》与先秦及后代荒政制度的关系,认为《周礼》荒政制度大都可以和先秦别的典籍相互印证,说明《周礼》的荒政制度不是无根据的臆造,而是对实际存在的救荒措施的系统归纳和总结,并为后世所承袭;郭文佳《董煟〈救荒活民书〉的价值与历史地位评议》(《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8),文章介绍了《救荒活民书》的主要内容以及其中体现的董煟的救荒思想,在《救荒活民书》中记载了从先秦到南宋的救荒概况,董煟提出了一系列救荒策略,列举了宋朝士大夫的救荒实例,在其归纳的救荒措施中,他论述最多的是常平仓、义仓、劝分、禁遏籴、不抑价这五条,作者认为《救荒活民书》是中国古代荒政的滥觞之作。

      除此之外,关于不同朝代荒政研究的论著也颇多:李亚光《战国时期荒政的特征》(《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文章先是对荒政含义给予界定,然后介绍了战国时期荒政的特征,包括以防灾为主要内容,救助没有春秋时期明显,荒政法制化和荒政理论巨大发展几个方面。陈业新《地震与汉代荒政》(《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文中叙述了两汉震灾的状况,分析了灾异说对两汉政府实行救灾政策的影响,阐明了两汉的救灾具体措施及其社会效果。刘春香《魏晋南北朝时期荒政述论》(《许昌学院学报》,2004,4),文中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实施的重农政策、仓储政策、水利政策以及诸如除害灭灾、蠲免、赈济、调粟、养恤、节约等具体的救荒措施进行了介绍。王先进《唐代太宗朝荒政述论》(《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3),文中论述了唐太宗统治期,唐政府实施的一系列积极有效的防灾、救灾、恢复措施。康宏《宋代灾害与荒政论述》(《中州学刊》,1991,5)文中对宋代的自然灾害及其救济情况作了简略论述。叶依能《明代荒政述论》(《中国农史》,1996,4)文中对明代荒政特点、救荒措施、荒政评价等方面做了论述。李向军《清代荒政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该书从清代的灾况入手,把清代的荒政概括为救荒的基本程序、救荒措施、备荒措施三个方面,同时论述了荒政与财政的关系,对清代荒政作了整体评价,可谓荒政研究中的拓荒之作。李向军的《试论中国古代荒政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2)则按照时间序列对中国古代荒政的发展做了一个宏观把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