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八字宪法”评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郭圣福,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
党史研究与教学

内容提要:

党中央提出的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的农业“八字宪法”,影响当代中国农业20多年。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在1958-1960年连续3年“大跃进”期间,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也出现了虚假浮夸、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严重问题,在此后所起的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将8项增产措施名之曰农业“八字宪法”,殊非适当。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9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8(2008)06-0034-06

      1958年,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中,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出实现我国农业的高速发展,必须抓好“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等8个方面的工作。这8项措施被概括为“农业八字宪法”。之后,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是一句非常响亮且十分流行的口号。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农业发展问题的文件中大都有这样的要求。可见,农业“八字宪法”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既深且巨。然而,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至今仍是一个空白。农业“八字宪法”是怎样提出来的?在贯彻实施它的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结果?如何评价它对中国当代农业发展所起的作用?本文试就此作一初步的探讨。

      关于农业“八字宪法”的提出,还得从毛泽东起草的《农业十七条》谈起。

      1955年11月间,毛泽东在杭州和天津分别同14个省委书记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商定了《农业十七条》。文件中“增产的条件”一条,提到“实行几项基本措施(内容待商,各地可以有些差别)”①。在其他条件中,还提出“同流域规划相结合,大量地兴修水利,保证在七年内基本消灭普通的水灾旱灾”。“在七年内,基本上消灭十几种不利于农作物的虫害和病害”等等②。同年12月2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给上海局、各省委、自治区党委的通知,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不久在吸纳了各地意见的基础上,由毛泽东主持,将《农业十七条》扩充为40条,这就是《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即《农业四十条》,并于1956年1月23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25日由最高国务会议讨论后,予以公布。《纲要》提出的增产措施有:“(1)兴修水利,保持水土。(2)推广新式农具,逐步实行农业机械化。(3)积极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开辟肥料来源,改进使用肥料的方法。(4)推广优良品种。(5)改良土壤。(6)扩大复种面积。(7)多种高产作物。(8)改进耕作方法。(9)消灭虫害和病害。(10)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③《纲要》还将这10项增产措施分成10条,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后来,中央根据各地反映的意见,对《纲要(草案)》作了一些修改和补充,提交给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基本通过。在增产措施方面的修改并不大,只是单独写了密植一条。水利和水土保持合并成一条,并对水利、肥料、土壤和机械化等条款作了一些补充和修改。在这些增产措施中,“八字宪法”已初现端倪④。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后,开始将《纲要》中的增产措施概括为“八字宪法”。在8月召开的北戴河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发出的几个关于农业的文件中,就有了“水、肥、土、种、密、工具改良,田间管理等项增产措施”的提法⑤。同年10月10日至18日,华北、东北9省市在西安召开秋季农业协作会议,《人民日报》发表的消息报道中,又有了“毛主席提出的水、肥、土、种、密、除治病虫害,改良工具和加强田间管理等农业生产的根本法”的提法⑥。10月27日,江苏等6省市、广东等7省区、内蒙古等5省区分别在南京、广州、呼和浩特召开农业协作会议,这些地方的会议将农业增产措施都概括为“水、肥、土、种、密、害(除治病虫害)、工(改良工具)、管(田间管理)”,所不同的是,南京会议将这8项措施称为“农业‘宪法’”⑦,广州会议称为“八条宪法”⑧,只有呼和浩特会议明确提出“农业八字‘宪法’”⑨。从笔者阅读过的材料看,这些当是较早地将农业8项增产措施概括为农业“八字宪法”的不同提法。11月21日,《人民日报》在一篇社论中说:“我们找到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水、肥、土、种、密、保、工、管八条宪法。”⑩这里,将原来提法中的“害(除治病虫害)”改成了“保”,成为农业“八字宪法”的比较规范的提法。12月9日,毛泽东在八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提纲中写道:“以深耕为中心的水、肥、土、种、密、保、工、管八字宪法的思想,确立了”(11)。12月10日,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一九五九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决议》中,有“水(水利)、肥(肥料)、土(深耕、改良土壤)、种(改良种子)、密(密植)、保(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工(改良工具)、管(田间管理)的农业八字宪法”一语,农业“八字宪法”开始被写进党的正式文件中。

      农业“八字宪法”提出后,中共中央和各地报刊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尤以1958年到1960年的3年“大跃进”为最盛。仅《人民日报》发表的涉及“八字宪法”的社论即有近80篇。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政领导人在报刊上发表的涉及农业问题的文章,也大都提到了“八字宪法”,认为农业“八字宪法”是“充分利用自然潜力达到连续高产的根本大法”(12),“为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农业科学的进一步提高指出了方向”(13),甚至称“八字宪法”是“农业生产的经典”(14)和“农业生产上的毛泽东宪法”(15)。人们都满怀信心地认为,我们有了大跃进,现在又有了“八字宪法”,中国农业的高速发展和实现现代化,一定是没有问题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