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应用为什么失败

——以近代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机器缫丝业为例(1860-1936)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茂元,法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广州 510631);邱泽奇,法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1860-1936年的近80年间,长江三角洲在技术、资本、管理等经济条件均有极大优势的条件下,其机器缫丝业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珠江三角洲。通过对机器缫丝业发展相关因素的研究发现,长三角机器缫丝工厂没有建立在蚕茧原料供应地,蚕农为了保持自己从家庭缫丝中获得的利益而不愿意出售蚕茧,从而导致长三角地区机器缫丝业因缺乏原料而发展迟滞。珠三角在引进机器缫丝技术之初则通过对技术的退步性改良使丝厂落户乡村,将蚕农直接卷入技术进步和技术应用的红利分配中。由此,技术应用活动成败的关键不在于社会结构或文化是否构成阻碍,甚至不在于技术是否先进,而在于是否惠及相关的利益团体。让相关利益群体从中受惠,既是技术影响社会变迁的基础,也是社会结构或文化塑造技术特征的前提。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9 年 03 期

字号:

      一、问题的提出

      在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讨论中,无论是技术决定论还是社会决定论,基本限于社会哲学的层次。①现实社会中,展现“技术—社会”关系的核心环节之“技术应用”,却被当作了黑箱。纵观技术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历史上许多先进的甚至最先进的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不是进入了技术博物馆就是被人们遗忘了。②

      技术决定论认为,一项新技术的引入会因为技术对使用环境的要求而改变组织和社会。③如果这个结论成立,那么同一项技术在不同组织和社会应用,应该产生相同的影响。但巴利(Barley)证明CT技术在不同医院的应用对组织结构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他认为技术应用仅仅是导致组织和社会变迁的触发器。④言下之意,组织和社会的变迁方向与后果可能是随机的。邱泽奇认为,技术应用条件下的组织和社会变迁方向不是随机的,而是受到技术的使用特征以及技术应用的社会环境影响。⑤在影响组织和社会变迁的同时,技术本身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即技术与组织(社会)是相互建构的;刘振业和刘小涛对青岛啤酒的研究、谢铮和刘伟华对马鞍山钢铁公司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⑥同时,邱泽奇通过对杂交水稻技术、纺织技术和电子技术应用的分析也提出,一项技术的应用面会受到社会对技术需求状态的影响,而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在于技术应用对改变需求者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能力。⑦罗杰斯通过具体事例观察到,社会结构和文化都可能成为阻碍创新传播的因素。⑧

      无论在社会哲学层次上,还是在经验研究中,或者创新扩散研究中,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技术对组织或社会的改变机制、社会或组织对技术的改变机制,或者集中在创新扩散的社会与文化条件;而不曾讨论社会环境阻碍创新扩散的机制,即社会结构或文化如何使得创新的扩散归于失败,更没有讨论技术创新是否意味着技术进步的线性发展,以及在技术应用中,对技术不同方向的改变是否也是技术创新的一部分。

      19世纪机器缫丝技术在长江三角洲(下文简称长三角)和珠江三角洲(下文简称珠三角)的引进与应用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实验例证,可用以考察微观环境下影响技术应用的社会条件及其对技术应用成功或失败的影响。历史留下来的现象是,长三角地区应用机器缫丝技术的条件远远优于珠三角;但在1860-1936年的近80年间,珠三角的机器缫丝业却获得较长三角更加长足的发展。1900年和1920年,长三角蚕茧的商品化率分别小于20%和41%;而珠三角的蚕茧商品化率在这两个时期则分别大于53%和96%。不仅如此,长三角机器缫丝业的绝对规模也长期落后于珠三角:1894年,珠三角的厂丝总产量是长三角的4倍多,产值约为后者的2.6倍。⑨1924年之前,珠三角厂丝产值都要高于长三角。在长三角蚕茧总量和总值高于珠三角的前提下,⑩无论是从绝对量还是相对量来看,相对于珠三角而言,长三角机器缫丝技术的应用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

      这看起来是一个历史或经济史话题。但相关研究仅仅把注意力放在了经济因素上,潜在地假定丝厂自身的禀赋如资本、技术等经济要素决定了机器缫丝业的发展。(11)而史料呈现的事实是,长三角近代机器缫丝业长期落后的直接原因是,长三角丝厂一直处于蚕茧短缺的境况中。

      在长三角原料产量远大于珠三角的情况下,机器缫丝业何以反而出现原料短缺?同时,一个可以大力提高生产力的技术何以在相关应用环境都有优势的地区,其应用和发展反而不如在应用环境较差的地区?

      本文试图通过对机器缫丝技术引进与应用中蚕农与原料短缺之间关系的探讨,分析技术应用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说明技术在何种具体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应用会产生怎样的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建构,进而影响技术应用的成功或失败。文章后续的讨论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讨论机器缫丝技术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引进与应用之初所面对的应用环境;第二部分检视机器缫丝技术应用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与蚕农对就业机会的可及性,以及影响就业机会可及性的社会传统;第三部分则讨论珠三角何以使得适宜于大中城市的技术落户在乡村并获得了更快速、全面的发展,以及由此形成的技术与社会的互生和技术应用的成功,进而反观长三角应用失败的影响因素;最后一部分为结论和讨论。

      二、机器缫丝技术面对的应用环境

      1.机器缫丝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19世纪中叶开始,丝织业的机械化和生丝贸易的国际化使得传统方法生产出来的土丝难以满足国际生丝市场的质量要求。中国生产的土丝在国际市场的价格30年间(1865-1894)从每担600多美元下跌到200美元。(12)引进与应用机器缫丝技术成为改变这种格局的唯一选择。(13)

      1860年,英国怡和洋行在上海创办了怡和纺丝局(Silk Reeling Establishment)。1894年,上海共有4家外资和8家民族资本开办的机器缫丝厂,丝车共4076部,年产生丝5254担,价值约为232.4万海关两。(14)

      曾在越南经商的陈启沅,于1873年在其家乡广东南海县创办了当地第一家机器缫丝厂。这也是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缫丝厂。1894年,珠三角地区有75家丝厂,丝车22260部,年产厂丝2.2万担,价值近800万海关两。(15)

      中国近代机器缫丝业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聚集性,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国两大传统蚕桑基地,也是近代机器缫丝厂的集中地。在两个区域之内,桑蚕和缫丝业又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两省。1930年之前,广东、江苏(包括上海)两省的机器缫丝车占全国丝车总量的90%以上;1930-1936年间,也一直维持在83%以上。在长三角,机器缫丝业主要集聚在上海和无锡两地。1861-1936年,上海和无锡两地的机器缫丝车数量占江浙两省总量的比例从未低于71.4%;平均来看,上海和无锡两地(每年所占比例的平均值)拥有全省89.8%的机器丝车。1924年之前,上海和无锡两地的丝车量占江浙两省丝车量的比例更高达92.2%。(16)在珠三角,机器缫丝主要集聚在顺德和南海两地。1894年,顺德和南海两地的丝厂、丝车和资本都占珠三角相应总量的97%以上。(1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