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684(2009)03-0027-07 改革开放30年来,厦门市经济社会得到了持续、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尤其迅猛,已成为厦门特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据统计,全市现有外资企业3000余家,从业人员40万余人;民营企业13000余家,从业人员98万余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就业职工和经济总量均已占全市的90%以上。其中,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1859家。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改变了原有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基础,同时对上层建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根据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进和切实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工作,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厦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发展态势健康良好,积累了诸多有益经验 厦门市各级党组织按照党中央和福建省委的总体部署,扎实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特别是2007年以来,把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使过去“有党员无组织”、“有组织无活动”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变。截止2007年12月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1859家(其中,外资企业667家),应建立党组织的1859家,已建立党组织的1859家,实现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全覆盖。 厦门市在开展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实践中的经验主要是: 1.加强党委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厦门市各级党组织从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视角高度重视抓紧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从2007年起,厦门市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厦门市基层党(工)委兼职组织员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等制度文件。市委成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小组,建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层层落实组建工作责任,总体规划组建工作步骤。各区结合各自的实际具体规划,形成了区委书记负总责,组织部重点负责建立党组织,宣传部负责有关党的政策宣传,研究指导党员教育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工商、税务部门结合业务工作,负责做好业主的思想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负责指导在企业中建立各自组织,并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员工的党建工作网络机制。形成了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建立组织,配备班子,整章建制,加强管理,条块结合,集散有序的非公企业党建网络体系。 2.灵活设置管理,落实保障。从非公有制经济性质的特殊性、经营范围的多样性、地域分布的广泛性、从业人员的流动性这一实际出发,厦门市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的建立和管理上体现了很大的灵活性。本着“有利于党委领导,有利于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有利于生产经营”的原则,按照“积极主动,总体规划,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要求,厦门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的设置形成了以独立式组建(即在生产经营相对稳定、规模较大的非公企业,单独建立党支部)为主,在初期党员人数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也灵活采用联合、挂靠等其他多种组建形式。在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管理实践中,灵活调整隶属关系,推进属地化管理,充分利用街道社区、工业园区较强的组织工作力量和党建工作资源,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从市级党费中拨出150.09万元、区级党费配套700多万元,对新建党组织由市、区、街道三级给予2000元左右的经费补助,确保非公企业党组织运作和发挥作用。提高兼职组织员、党建指导员工作补贴标准,对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书记每月给予一定的通讯补贴。 3.选配好支部班子。厦门市在选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支部班子的实践中,坚持“配齐、配准、配强”的原则,按照“四加强一提高”(加强管理、加强指导、加强协调、加强调整,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的要求,探索出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产生党支部的三个渠道。一是企业内部产生;二是从与企业有一定利益关系或用工关系的外部单位中产生,有的企业聘请或雇用了法律顾问、技术顾问、业务指导等人员,可以在这些人员中通过企业自主、自愿,组织考察推荐的方式产生支部负责人;三是由上级党组织或业务主管部门委派产生。近年来,厦门市尝试从行政事业单位的后备干部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担任支部书记或副书记,不仅解决了党组织负责人的配备问题,也为加强青年干部的交流开辟了新的途径。在党组织组建时,对书记人选分级开展党组织书记培训。2007年以来全市共举办80余期培训班,培训3000余人(次)。 4.壮大党员队伍。实现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全组建,前提是使企业党员人数达到建党组织的基本条件。厦门市通过业主支持找党员、通过基层党务力量找党员、发挥工会优势找党员的做法,得到中组部组织局的充分肯定。市人才服务中心成功举办两场“厦门市非公有制企业招聘党员人才专场交流会”,148家非公有制企业和1100多名党员人才进场对接,76家企业招聘党员员工389名。此外,着力指导企业党组织制定发展党员计划,重点发展中方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工会和共青团骨干、重点岗位和关键岗位的优秀员工等,增强党组织自身“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