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应该通过自下而上的途径建立起来 王卓斐 韦尔施先生,您好!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向您当面请教!多年来,您一直活跃在国际美学界。从1995年至今,您在国际美学大会上所做的一系列演讲,如《体育是一门艺术》(1998)、《超越人类中心主义》(2001)、《论动物的美感》(2004)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其中,“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更是被国际美学协会(Internationale Association für
sthetik)定为今后工作的关键性理念。除此之外,您或教学,或研究,或学术访问,在欧美多所著名高等学府留下了足迹。您能否先就当前国际美学研究的总体情况做一个概括介绍? 韦尔施 我认为,从根本上讲,当前的美学研究已跨越了国家、地区的疆界,显示出强劲的国际化发展态势。在西方领域,综观德、法、美等国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一共同的国际化趋向。所谓的差异、分歧仅涉及具体的理论和理论家,而在国家、地区之间则很难找出根本的区别。人们早已认识到:纵然身处西方世界,实际也难以避免美学研究的国际化浪潮。在此,我想特别指出的是,这股浪潮最终也席卷了亚洲国家和地区。现今的国际美学协会有不少来自亚洲的同行,他们坚定地捍卫自身的美学传统,使其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普遍认为,不管来自中国、日本还是韩国的学者,有两点必须兼顾:在保持自身美学传统特色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其他国家的美学发展状况。我想,对任何一个国家的美学工作者来说,这都可谓一条正确的道路:既要弘扬自身的美学传统,同时也应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对国际美学动态予以足够的重视。 王卓斐 在美学研究的国际化浪潮中,德国美学目前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境遇呢? 韦尔施 或许你听说过德国美学协会(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sthetik)这个机构,不过我并非其会员。因为它从1993年成立之日起,便对我的美学主张表示明确地反对,并将其写入章程。比如,我提出“拓展美学的疆域”这一观点,呼吁应当对日常生活的审美现象给予足够的重视,当时即遭到该协会同行的强烈抵制,认为此类研究登不得大雅之堂。十五年过去了,如今的情况又是如何呢?2008年9月29日至10月2日,德国美学协会将在弗雷德里希—席勒·耶拿大学(Friedrich-Schiller-Universit
t Jena)召开第7届大会,会议的主题便是“美学与日常经验”(
sthetik und Alltagserfahrung)。显然,曾受到严厉抨击的后现代美学思想,正作为一种主导性理论被德国美学界广泛认可,对此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十五年前,德国美学协会反对我有关“关注日常生活”的美学主张,而十五年后的今天,它却最终背离了当初的信条,承认日常生活也应当被纳入美学的视野。 我的活动领域主要在国际美学协会。作为会员,我曾多次出席三年一届的国际美学大会并发言。但在这样一个国际美学的大舞台上,我却从未见到来自德国美学协会的同事举行讲演。这说明,德国美学在当今的国际交流中未曾起到应有的作用。对此,我还是那句话:让我们克服狭隘的民族意识,放眼世界吧! 王卓斐 能否谈一下您的美学理论的主要来源?或者说,有哪些理论对您的美学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启迪作用? 韦尔施 明确地讲,鲍姆嘉通(Baumgarten)、黑格尔(Hegel)、海德格尔(Heidegger)、阿多诺(Adorno)都曾对我的美学研究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其中,鲍姆嘉通的美学思想尤其令我感到惊异。因为他将美学作为一门研究感性认识的学科建立起来。在他看来,美学研究的对象首先不是艺术——艺术也只是到后来才成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而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在研究过程中,我尝试着努力恢复鲍姆嘉通的这一原始意图。不过,我认为,在美学领域,始终是这样一种情形:在理论的形成问题上,用所谓“来源”(Ursprung)之类的字眼来描绘是不够贴切的,而是要更多地涉及通过前人的著作受到哪些启发(Anregung),随之自身产生哪些创见,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阅读作品的时候,企图寻求用与作者完全一致的思路去分析问题是不可取的。在读过黑格尔之后,可以尝试提出与其截然不同的观点。然后,人们将不得不承认,这已然是另外一种理论,而不再是黑格尔的思想了。 王卓斐 在《我的美学探索》(Meine Versuche in der
sthetik)中,您曾经提到,哲学与艺术是您在学术上能够取得腾飞的两翼。哲学赋予了您反思的能力,而艺术则向您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以至于在上高级中学的时候,您曾一度想献身艺术事业。 韦尔施 是这样的。回顾我的美学历程,我感到贡献最大的还不是形形色色的美学理论,而是大量丰富的艺术实践。为了能对艺术有更多的了解,1964年我甚至特地搬到了慕尼黑。正是在那里,我广泛接触了不同的艺术门类,先后对文学、电影、音乐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对我的美学研究产生最重要影响的,不是书本的教条,而是对艺术作品的生动体验。 王卓斐 1982年,为申请德国大学授课资格,您完成了自己学术生涯中具有奠基性的论著《感官性:亚里士多德的感觉论的基本特点和前景》(Aisthesis:Grundzüge und Perspektiven der Aristotelischen Sinneslehre,Stuttgart:Klett-Cotta,1982)。文章对亚里士多德的感觉论作了深入的诠释,您指出,亚里士多德的这一理论不再仅仅将感觉与感官联系在一起,而是突破了这个狭小的圈子,将感觉的地位上升到普遍意义的高度,甚至可以说,缺少了感觉,世界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您能扼要地谈谈该理论的初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