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9)05-0019-05 中国当代美学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开始,经过80年代的“美学热”的传播,再到本世纪初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论辩,在当代美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对西方现代美学的学习、吸收和消化,通过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当代转型的尝试与努力,已经形成了有世界性影响的学科,在前两届世界美学大会上可以听到中国学者的声音和2010年将在北京召开世界美学大会就是明证。在这60来年的时间里,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历了从认识论美学到实践论美学,再到本体论美学的嬗变。这三种美学研究思维范式的转换说明人们对美的理解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体现了我国当代美学研究深化与发展。 一、认识论美学开创了当代中国美学新格局 中国当代美学的开端是从上个世纪50、60年代展开的美学大讨论开始的。1956年朱光潜通过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学说,在《文艺报》上发表了自我批判文章《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文章中他把自己美学思想的发展与对克罗齐的认识紧紧联系在一起,认为自己过去的美学思想“是从根本上错起的,因为它完全建筑在主观唯心论的基础上”[1]。他逐渐转向了马克思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立场,在《美学怎样才能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一文中,明确地提出:美感的对象是“物的形象”而不是“物”本身。“物的形象”是物在人的既定的主观条件的影响下反映于人的意识的结果,所以只是一种知识形式。就其为对象来说,可以把“物”称为“物甲”或者“物乙”,物甲是自然物,物乙是自然物的客观条件加上人的主观条件的影响而产生的“物”[2]。后来他的美学思想经过发展,得出结论:“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3]从这里我们明显可以看出,朱光潜更多地是从认识论方面来讨论美学问题的,我们还可以看出他的一系列观点逐步由唯心主义认识论转向了马克思唯物主义认识论。 与此同时,蔡仪、贺麟、黄药眠等人在《文艺报》和《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了对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批判文章。蔡仪认为美学应该属于关于美的存在和美的认识的关系及其发展法则的学问,美在于客观的现实事物,现实事物的美是美感的根源,也是艺术美的根源。从这种认识论的方法论出发,蔡仪把美学分为讨论美的存在的美论、讨论美的认识的美感论与讨论美的创造的艺术论。 李泽厚是实践美学的代表人物,但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李泽厚的实践美学还是遵循认识论路线的。为了超越蔡仪的客观认识论美学和朱光潜的主观认识论美学,他在前苏联美学的影响下开创了中国的实践论美学。他提出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的观点,认为“美是客观的。这个‘客观’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指社会的客观,是指不依赖于人的社会意识,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断发展前进的社会生活、实践”[4]。李泽厚虽然强调的是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但实际上他还是从客观认识论的立场上来强调实践而没有从真正的本体论立场上来规定实践,并没有把实践赋予本体地位。他明确主张:“美学科学的哲学基本问题是认识论问题”,“美是第一性的,基元的,客观的;美感是第二性的,派生的,主观的。承认或否认美的不依于人类主观意识条件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水岭”[5]。 尽管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的美学研究出发点是认识论的路线,但是我们应该肯定由朱光潜、蔡仪、李泽厚等人参加的美学大讨论推动了美学学科的普及与发展。当时的美学大讨论在《文艺报》、《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等报刊连续发表不同观点、不同学说的文章,在批判者与被批判者之间展开了相互的批判和论争。据不完全统计,在长达近十年的讨论中,参加讨论的专家学者有数十人之众,发表各种观点的文章积数百篇之多。这个时期,美学问题成了全国人民讨论的热点话题和关注的焦点。虽然参加争论的各个派别的人的思维方式是以认识论为前提的,我们还是应该肯定地说,认识论美学开创了当代中国美学的新格局,为当代美学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实践论美学推动中国当代美学走向新阶段 中国当代美学从1978年讨论“共同美”问题,到朱光潜在《文艺研究》1979年第3期《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一文发表,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编辑出版了大型丛刊《美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也编辑出版了《美学论丛》丛刊。蔡仪在《美学论丛》创刊号上发表了《马克思究竟怎样论美?》一文,文章批判了实践美学的观点,并从“美的规律”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理论主张。蔡仪文章一经发表,立刻引来许多人的反驳,形成了新时期以来的又一场美学争论。 朱光潜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美学研究明显转向了实践论美学,体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美学从认识论美学向实践美学过渡的特征。进入80年代,朱光潜仍坚持“美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论”的观点,但是,在后来在论争中,朱光潜逐渐摆脱了认识论立场,吸收了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和“生产劳动”思想,把审美当做一种特殊的实践即艺术生产活动,认为美是人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既改变世界从而也改变自己的一种结果。他将自己的美是主客观统一说与马克思的实践论相结合,形成他晚期的实践论美学理论体系。这时期李泽厚先生的实践美学观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前所述李泽厚先生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从物质生产的实体和认识论路线出发来理解实践的。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李泽厚先生通过对康德主体性思想的吸收,突破了认识论的框架,强调了实践的本体特性,形成了他的“主体性实践哲学”。李泽厚先生对“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强调,摆脱了认识论中对客体的依赖性,肯定了实践的主体性,为审美的主体自由开辟了道路,显示了实践美学的巨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