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马克思的实践观

——兼评实践美学论者的一些观点

作 者:
马驰 

作者简介:
马驰,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上海 200020 马驰(1955-),男,上海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从事文艺理论与美学研究。

原文出处:
学习与探索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实践是马克思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范畴的含义的科学阐释和澄清,其意义不仅关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要求,也关乎对唯物主义历史观内在逻辑结构的理解与阐释,甚至关乎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的其他一切学科基本范畴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不赞同旧哲学一味地解释世界,这并不是说他不想解释任何问题,而是说他对旧哲学把人和外部世界分开,看成彼此独立的两种存在,然后再用人性或理性之类的神话把二者捏到一起的思维方式不满。在马克思看来,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不是这样的。人是作为实践的主体,外部世界是作为实践的对象、结果,人和外部世界通过实践发生冲突和联系的。因此,解决哲学基本矛盾——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核心任务,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实践矛盾,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也由此展开。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诞生是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改造”和对费尔巴哈哲学的积极“扬弃”的中介环节。他对实践范畴含义的理解及阐释,也经历了一个从唯心到唯物再到辩证唯物的成熟发展过程。

      青年马克思曾先后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作为批判现成世界的武器。马克思曾在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立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写道:“一个本身自由的理论精神变成实践的力量,并且作为一种意志走出阿门塞斯的阴影王国,转而面向那存在于理论精神之外的世俗现实——这是一条心理学规律。”“哲学的实践本身是理论的。”[1]可是当他用黑格尔理性国家的理论模式对剥夺和压迫人民自由权利的普鲁士封建专制和官僚等级制度进行否定性的批判时,就发现黑格尔法哲学本身在现实苦难面前无能为力,于是他开始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既然是对德国迄今为止政治意识形态的坚决反抗,它就不会面对自己本身,而会面向只有用一个办法即实践才能解决的那些课题。”[2]9诉诸实践,寻找物质武器是马克思在现实面前的必然选择,因为他意识到:“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2]16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开始将劳动、生产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从而发现了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这对马克思来说意义重大,由此马克思突破了把实践仅限于理论批判的范围,赋予实践以感性的物质内容。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考察了实践的人的活动即劳动的异化行为,提出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而对象化就是工人的生产。而进行劳动、生产的一个先在前提就是自然界或感性外部世界的存在。没有自然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不仅为工人生产提供生产资料,即劳动加工的对象,而且还给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提供生活资料。所以肯定自然界的优先地位无疑成为区别马克思的劳动观与黑格尔的劳动观的重大标志。此时的马克思已经表明,劳动作为一种客观活动,它以存在客观对象为前提,并作用于对象。劳动主体之所以能通过实践改造自然,为自己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是因为人自身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物,而不是自我意识。作为人与自然统一基础的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它所以能创造或设定对象,只是因为它本身是被对象所设定的,因为它本身就是自然界。因此,并不是它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3]167与此同时,马克思还认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劳动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的存在物,人不同于动物的生命活动,不是作为一种纯自然存在物,不是作为孤立的个体与自然发生关系,而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方面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另一方面人们相互之间交换自己的劳动和产品。由此,劳动就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在改变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实现自己的目的,使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存在于观念中的东西,变成一种物质形态的东西。最终,马克思通过劳动过程和要素的分析,揭示了实践的本质特征,即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感性的物质活动。马克思还通过扬弃私有财产的革命运动,找到了历史之谜的解答方案——现实的共产主义革命实践活动。这标志着马克思的实践观及整个哲学观已经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并使他本人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初步的共产主义。

      费尔巴哈是马克思从黑格尔走向自己的中间环节。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费尔巴哈对自己的影响,认为费尔巴哈的伟大功绩之一就是“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现实的科学”[3]158。但当费尔巴哈考察历史、特别是考察人的实践活动时,却陷入了一种主观的、唯心的世界观中。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专门总结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特点,对费尔巴哈哲学进行了全面的扬弃,从而最终形成了自己科学的实践观。“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4]由于费尔巴哈忽视了作为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实践范畴,缺乏用实践的观点看待历史的眼光,所以他的形而上学就没有辩证法思想,尤其在关于实践、主客体矛盾运动的见解方面缺乏辩证思想。费尔巴哈的所失正是黑格尔的所得。由于黑格尔紧紧抓住人通过劳动而创生的辩证法,所以在他的唯心主义形式中潜藏着批判的一切要素,这就要求人们把这些要素拯救出来置于真正现实的社会历史基础上,即把黑格尔只承认的一种劳动——精神劳动恢复为人的全面而现实的活动,首先使生产劳动,把抽象的主体恢复为现实的、有血有肉的感性实体,从而使实践与人统一起来。

      这个历史的重任是马克思完成的。马克思既看到了费尔巴哈比黑格尔正确的地方:唯物主义的感性对象性原则;又看到了黑格尔比费尔巴哈的深刻和高明之处:人的对象性活动的作用,即人们通过意识和实践创造对象世界的主观能动作用。在继承黑格尔唯心主义劳动观和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唯物辩证科学实践观。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写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 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2]55以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阐述了物质生产实践在历史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他们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为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79可见,马克思的实践观是建立在物质第一性基础之上的实践观,以物质生产为核心的多方面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结构基础,由此,实践也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马克思的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在哲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作为哲学的根本原则,实践的观点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而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一方面意味着马克思告别了德国旧哲学,形成新的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把他们这一新的世界观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前面冠以“实践”,充分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点和实践观在这一新哲学中所占有的位置。另一方面,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抓住了人类世界的根本——实践,并从这一根本出发向人类世界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种关系发散出去,这在整体上超越了只抓住人类世界某一侧面、某一环节、某种关系的各种旧哲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