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性审美异化探析

作 者:
张鸣 

作者简介:
张鸣,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福州 350007)

原文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20世纪90年代以后,女性审美出现向传统回归,而由于媒介文化的高度发展和社会进入消费时代,这种女性审美观念的异化带来的影响也更为广泛。文章以为,重建平等的性别审美观念,必须协调、平衡现实存在的各种冲突,建立平等的性别审美关系的媒介环境,这对给对现代女性形象进行准确定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08)12-0142-06

      女性审美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女性作为审美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审美;二是指女性作为审美客体,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对女性的审美,即性别审美。在性别审美活动中,女性是一个特殊的现象,具有双重性,女性既是审美的客体,同时也是审美的主体。作为审美客体,女性是他者的审美对象;作为审美主体,女性具有自我审美以及对他者的审美。当代,在性别审美中,不论是作为审美主体还是审美客体,女性审美观念均陷入一个回归传统的现象,在审美观念的时尚化趋向中,女性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凸显其“被看”的文化身份。本文即由此展开对当代女性审美意识异化的讨论。

      一

      女性审美意识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审美意识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必然受到社会经济、文化态势的影响。与国内许多学科的发展历程相似,我国女性审美观念的演变,也同样经过以下几个阶段:五四运动之前,五四时期,建国后到文革结束,20世纪80年代至今。

      五四运动之前,女性审美观念基本上以传统文化为准则。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精髓的一种男权文化,在男权文化下,女性没有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文化地位,甚至没有独立人格,形成独特的两性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夫为妻纲,夫尊妻卑,以“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为最。对女性有种种的规范制约,在汉代形成系统化,有刘向的《列女传》、班昭的《女诫》,之后愈演愈烈,宋明理学的出现使之达到顶点。女性的角色定位是家务劳作,男主外女主内、相夫教子、贤妻良母;在社会关系中,女性的地位是依靠男性而得,有“夫荣妻贵”、“母以子贵”等;在社会价值上,女性是“物化”的存在,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物”等等,供男性取舍;在审美定位上,注重女性的道德伦理美,重“妇德”“妇容”、不重“才”,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男才女貌”等。强调“柔弱美”。①“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女诫》“敬慎”篇),这种审美观念导致对女性身体的摧残,如缠足之流行、西施之病态美、楚王所好之细腰,都是迎合了男性的审美需要。形成女性作为审美对象的特点:柔弱性、顺从性、依附性,与女性的弱者、附庸的社会定位相适应。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作为审美对象,审美客体,其审美主体是男性社会,女性美是以男性的审美趣味、审美观念为评价标准。即使历代进入政治权力范畴的女性,如吕后、武后、慈禧等,仍要用男权规范来要求女性。说明男性规范之根深蒂固,女性要统治社会,也必须借助、遵循此规范。

      五四运动后,两方新观念的传入,引发了国内女性意识的张扬,反封建礼教的斗争使得女性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追求男女平等、追求女子独立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② 但当时整个外部环境还不具备接受这种转变的条件,女性争取到爱情婚姻自由,但却没有生存的土壤。鲁迅小说《伤逝》中女主人公婚姻的悲剧即反映了这种状况。

      建国后,进入女性审美观念的现代演绎。包含两个阶段,一是建国到文革结束,二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中国新时代女性意识觉醒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但女性意识的张扬在残酷的社会环境里不断遭到打击。这种被抑制的女性意识在建国后得到充分的释放,妇女解放运动进入一个亢奋时期,但这是与政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男女平等”、“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女同志也能办到”等观念的宣传,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力量,为女性走出家庭、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机会。突显了女性美中的“社会美”、社会价值的一面。

      到文革时代,这种女性解放的观念走向极端,甚至“无性化”。女性从服饰到行为,都倾向于“男性化”,“不爱红妆爱武装”成了那一时代女性美的时尚,样板戏中革命性的女主角成了这一时代女性形象的范本。

      这一阶段,是女性审美意识的第一次异化,这时期的女性不再有“性别美”,在“男女都一样”的口号下,女性只从属于所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而失去性别色彩的丰富性。

      实际上,从五四运动到70年代,女性运动都是与国家、民族解放等政治运动结合在一起,加深了女性审美的政治色彩。特别是5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陷入极左漩涡,女性审美异化与这个时代整个国家的政治价值追求、经济发展状态紧密相关,当时物质极度贫乏,人民生活十分单调,没有娱乐休闲,也没有消费的概念,整个社会群体需要的是努力生产、努力工作,自然也强调女性形象美的“革命性”、“社会性”。

      20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经济以及文化都带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挣脱文革极左的桎梏,物质的日益丰富以及西方现代观念的输入,思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女性开始重新发现了自身,发现了作为女性的“性别特征”的美。但同时也出现了女性美向传统的“回归”。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女性审美的这种传统“回归”达到极致。女性审美从第一阶段“无性化”的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出现了女性审美的第二次异化。

      突出表现在各种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宣传上,尤其是电视媒介,以其现代性高科技的制作手段,把女性的外在美演绎到极致。女性身体成为商业传播视域的中心,美貌、美体、美肤、美发,凸显女性之“被看”功能,媒介设置并不断强化女性“美”的形象,使之成为一个普遍的标准。媒介强化女性因不美而带来的种种痛苦,于是更多的指引女性“如何美”的节目出台。只要打开电视机,在不同频道、不同时间段,都有长时间的美容、美体、整容、内衣等广告,在电视镜头的聚焦下,女性身体的所有一切都不再私密化,而是被剖析、被肢解、被审视的对象,不美的女性是如此的不堪,是失败者,失去自信,而只有成为“美女”之后,才能重获自信,才受到种种青睐。而这种能够得到社会重视的美女形象,也是男性眼中的完美女性形象。只有美色之女,才能进入男性视野,也就意味着进入主流社会,能得到各种机会,无疑,把女性的外在美演绎为女性成功的唯一条件(其成功的界定也很狭窄,主要是能不能成为成功男士的伴侣,过上香车豪宅美酒相伴的生活,如一“人头马”酒的广告)。因而也引发了整容潮并促进了美容业的泛滥,带来对女性的另一种伤害。③ 完全忽略了当代女性的知识、能力、才华,以及坚强、独立等内在特性,以及靠自身学识能力而事业有成。女性被商品化、被物化,直致女性人格主体的丢失,一些学者撰文描述了大众传媒对女性形象审美的异化表现及其后果。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