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媒介技术影响下的审美嬗变

作 者:
付丽 

作者简介:
付丽,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01)

原文出处:
自然辩证法研究

内容提要:

泛媒体时代出现的审美嬗变,与新媒介技术的影响紧密相关。网络新媒介技术的共享性与互动性,在感知世界的方式上,将审美主体从以往单一被动接受中解放出来,获得了主动创作的角色身份。新媒介技术的虚拟性,解构了审美对象存在的确定性,使美与不美之间的界限模糊,意义维度平面化、碎片化。新媒介技术的工具性、程序性,替代了审美创造过程中的个体性,进而剥夺了作为审美对象标志的“这一个”的独特性,失却了美之为美的魅力。新媒介技术拼贴复制程序,取代了审美对象创造过程中应有的历程性、历时性,导致审美对象的原创性缺失。新媒介技术的感官延伸与审美价值的缺失间具有因果关系。新媒介高技术性的功能指向感官强刺激与超满足,往往会排斥或遮蔽审美的情感元素,不利于审美价值中美的伦理意义——善的存在。功利性作为新媒介技术感官延伸的深层驱动力,在本质上与审美伦理价值冲突。新媒介技术作为一种预设性技术,对想象力、创造力的制约性亦不容乐观。传统审美价值观念面临后现代价值消解的考验与挑战。新媒介技术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趋于完善,技术与审美的有机融合是其发展的历史必然。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J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934(2008)11-0063-06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革命最骄人的成果,当属技术与文化的联姻,网络等媒介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技术文化。海德格尔曾言,新时代的技术是本体论的基本事件,它对事物、人和世界都以一种独特的、还未曾有过的方式去加以展现。麦克卢汉亦曾提出,媒介即讯息,媒介——感官的延伸,强调与新媒介传播内容的变化相比,新媒介所导致的主体感知世界方式的改变更具颠覆性。笔者以此为理论出发点,在中观视野中,讨论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属性与审美嬗变的关系,即审美作为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新媒介技术影响下是否发生嬗变?其嬗变的内涵如何?本文在人类掌握世界特殊方式的宽泛意义上使用审美概念,不涉及审美及相关概念的辨析等问题。

      1 新媒介技术的共享性、互动性与审美主体角色身份的双重化

      一般而言,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创作者与接受者身份角色的划分是泾渭分明的。一幅古典名画的观赏者,作为审美主体虽不乏主动的审美意识,但却改变不了接受者的身份角色。然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其共享性与互动性,将审美主体从以往审美被动接受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审美主体获得了被动接受与主动创作的双重化身份,一定意义上颠覆了主体以往感知世界的方式。

      网络媒介技术在基于共享的相互联结中,为审美主体实现能动而自由的存在提供了技术支持。从“银河网”、“阿帕网”到“万维网”(Wodd Wide Wed),创造因特网的历代科学家无不以相互联结、技术共享为宗旨。如同鼻子吸入的丁香花信息可以被相互联结的大脑神经细胞传递,因特网开放性的超链接技术,使覆盖全球的网络联结成无限丰富的生命体,形成开放式的虚拟舞台。“网络空间不仅仅是电子媒体或计算机界面设计的突破,因其虚拟的环境和模拟的世界,网络空间还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实验室,一种检验我们实在的真正意义上的工具”[1]。审美主体在网络空间的形而上学实验室中,体现为一种技术的审美的存在,以技术的“审美的形式”,诠释马克思所说的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在超文本、超链接的无限可能中,审美主体在审美信息获取量与质的意义上,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仅绘画、音乐艺术的审美而言,审美主体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给定的信息,而是凭借自由点击的魔力,选取审美兴致所至的对象。网络上无论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还是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都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与审美主体相遇。文学欣赏诸如小说文本,不但拥有了空前丰富的阅读资源,小说、诗歌等表达方式本身,也从超文本、超链接中获得新的美学向度。超文本文学作品往往在文本内部或文本结尾设置超文本链接点,提供不同的情节走向供读者在阅读时选择,不同的阅读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局,因此也称为多向文本文学。上世纪90年代末非平面的超文本文学作品(hypertext literature)出现,如美国早期超文本小说(hyperfiction)其平面印刷成分包括动态文字或影像、超级链接设计(hyperlink)、互动书写(interactive writig)等功能。这些新技术元素的加入,极大地扩张了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使网络审美主体获得意外惊喜。

      更为重要的是,网络主体还可以超越被动或主动接受的身份,凭借新媒介技术,跃升为创作性审美主体,获得兼具被动、主动接受与主动创作的双重身份。美术爱好者可以借助绘画软件作画,音乐爱好者可以利用作曲软件谱曲。21世纪新一代超文本作品,为吸引读者的高度参与、自由发挥与即兴创造,在超文本文学中嵌入互动的3D环境。“赛博空间的存在却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人们的认识并非一定得处于现实的时空条件下,只要有任何的现实经验基础,人们的认识原则上都可以在虚拟条件下进行”[1]。

      博客、闪客、维客都是审美主体的双重身份体现角色功能的舞台。摄影博客的门槛最低,知道快门在哪里即可。Flash这一基于矢量的动画软件制作技术的门槛也不高,并非美术设计师或技术人员的专属,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以自行编辑设计。维客作为一种超文本系统,是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网页的社会性软件。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参与其中创作的人被称为维客。在维客页面上,每个人都可浏览、创建、更改文本,系统可以对不同版本内容进行有效控制管理,所有的修改记录都保存下来,不但可事后查验,也能追踪、回复至本来面目。这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方便地对共同的主题进行写作、修改、扩展或者探讨。从审美创作的角度看,维客网页可以借助互动的书写形式,打破时空束缚,凝聚志同道合的群体进行创作。如网络小说接龙的作者们,彼此间是熟悉的陌生人,围绕同一主题,展开想象力,延续故事情节,变换话语风格,各显才华。在诗歌创作中也出现了互动的书写形式。一种风格的诗歌一旦流行,各种回应性的诗歌便层出不穷。摄影艺术、音乐艺术、书法艺术等,都可以通过维客技术,实现艺术创作者、爱好者的交流与互动。可以说,在博客、闪客、维客上,人人都是摄影师,人人都是动画设计师,人人都是小说家。

      “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使那环境可以使他得到满足”[2]。在媒介技术创作层面,无论是博客、闪客还是维客的身份,最具价值意义的是其存在状态的改变。可以做旁观者,也可以做行动者,更可以两者兼而有之。因此,从审美主体身份角色的建构意义上看,技术为审美主体开拓了新的审美向度,为其成为审美创造者提供了新的可能,为人类审美地把握世界增添了新的充满活力的方式,从而展示了一种技术影响下的超越性的文化进步。这令人想起海德格尔所言:“由于技术本质并非任何技术因素,所以对技术的根本性沉思和对技术的决定性解析必须在某个领域里进行,此领域一方面与技术之本质有亲缘关系,另一方面却又与技术之本质有根本的不同。这样的一个领域乃是艺术”[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