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哲学思想与中国比较教育

——兼论与国际比较教育对话的立场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长纯 东北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

原文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作为教育的国际视野与国际理解的比较教育是近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物。比较教育的创始人朱利安拥戴法国1789年大革命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曾充满热情地投身于反封建主义的政治斗争。1794年他参加了国民教育执委会的工作,积极倡导国际教育的比较研究,促进诞生不久的国民教育制度的巩固与发展。他将教育的视野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扩展到其他欧美国家,并试图以刚刚形成的实证主义作为哲学基础,通过比较的方法,建立教育的科学。如果说朱利安建立教育科学的主张由于孔德哲学的局限没能实现,那么,他提出的以国际视野为主要特点的比较教育则在近现代教育,乃至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朱利安之后,比较教育在欧美国家首先获得了发展。这种发展是与一系列名字联在一起的,如库森、萨德勒、汉斯、康德尔等。这些人在西方社会发展与哲学变迁的条件下,对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与方法论作了很多重要论述,大大推动了比较教育的理论建设。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社会生活的国际化进程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对不同国家的经济指标、政治系统、文化模式、教育发展进行对比的兴趣空前增加。每一位政治领导人、社会改革的推动者,每一位专家和实际工作者都力图得到更多的国外有关信息,进行研究,以扬长避短。作为人类精神文明活动最广阔领域的教育,更是如此。这个领域目前已拥有10亿学生5千万教师。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早已不是几个发达国家的事情了,更不仅局限于欧美国家,它已成为当代国家及国际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的许多基本问题具有全球性质。也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比较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显示出它在教育改革与发展、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中的前沿性的地位与作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我国比较教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不少学者对西方比较教育专家的理论、思想、观点作了系统的介绍,对我国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和比较教育研究的开展作出了具有开拓意义的贡献。

      面向21世纪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面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紧迫要求,比较教育在我国实施科教立国发展战略的宏伟事业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这就要求我国比较教育学科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为达此目的,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在走向世界,积极地从国外优秀文化中得到必要的借鉴的同时,还必须走向民族的自我,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吸收独特的营养,丰富自己。这既是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深入发展的条件,也是我们同国际比较教育对话的基本立场。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Toynbee Arnol Joseph)认为,任何文化——历史都是对生存环境的挑战的必要的回应。民族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生活在不同自然与社会条件下的各民族,对各自面临的自然界与社会问题所作的不同回答。这种回答凝结着不同民族的独特智慧。西方民族文化的传统是历史所形成的西方人的这种回答。西方学者十分重视其民族文化传统,他们认为,迄今为止的西方哲学史只不过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对教育哲学来说也是如此[1]。不仅如此,某些西方学者还将自己的传统文化视为强势文化,将西方当作世界文明的中心,要求各民族对之顶礼膜拜。这种文化上的民族沙文主义是我们绝对不能接受的。

      单纯地以西方比较教育理论、思想、观点作参照系来寻找我国比较教育发展的道路,就离开了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跃进的传统文化,就失去了与国际比较教育对话的应有立场,也就无法建立中国自己的比较教育理论世界。

      孔子作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巨人,其思想已积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本文仅涉及孔子在社会大变革实践中形成的思想,不是而后形成的儒学及国学。其中孔子的哲学思想表现出对人类生存的深厚的人文关怀,闪烁着对自然与社会求索的智慧,构成了中国社会历史运动的文化支架。哲学是文化的精华。我们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研究比较教育与孔子哲学思想之间的文化通约性。我国比较教育应当注重这样一个事实,即西方比较教育的发展,是西方学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从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出发,并对其基本精神进行了新的解释,内容有了创新,是西方民族文化辩证发展的产物,并不是为异文化所取代的过程。只有深深的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才能得以建立一个能与国际比较教育,特别是西方比较教育进行对话的基本立场,同时,在这一对话中实现各自的超越。

      研究孔子的哲学思想对于今天跨世纪的比较教育研究,和比较教育学科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从中我们可以汲取民族文化传统的宝贵的智慧。这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工作。本文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的提纲式的探讨。

      一、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与比较教育研究的方向

      “和而不同”源于《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中“和”是孔子哲学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它表示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平衡,充分体现出孔子思想的开放性质。这一哲学范畴最早出现于西周末年。《国语·郑语》载:史伯认为:“以他平他谓‘和’”,并提出了“和生实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其中蕴含着只有不同因素的吸收与统一,才能推动事物产生与发展的深刻哲理。孔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和”的重要,并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此处的“同”是指相同的东西,简单地增加或同一。孔子主张的“和”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无根据的吸收,或不加分析地苟同。孔子提倡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善于运用自己的正确思想去吸收与扬弃他人的东西,绝不能追求简单的统一、同一、相加、添加或附和。正是“和而不同”的观点使孔子思想在我国社会大震荡的春秋时代,成为一个坚守自己,包容百家,兼收并蓄的开放的思想系统。“和而不同”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高度的思辨性和鲜明的批判精神。它的意义所指对比较教育研究的方向有着哲学上的规定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