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的现代转型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奠基性意义

作 者:

作者简介:
罗嗣亮,哲学博士,(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 黄寿松,哲学博士,中山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原文出处:
现代哲学

内容提要:

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其实践确立了大众化的价值品格,实现了文艺由私人活动到公共事业的转变,并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对中国文艺发展具有深刻的现代转型意义。同时,毛泽东实现了民族化对文艺发展的有效规范,使中国文学艺术在实现现代转型的同时依然保留鲜明的民族风格。当然,文学艺术在毛泽东时代发生的深刻转型,并不意味着现代化的完成。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09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09)04-0067-08

      文艺的“毛泽东时代”(1942-1976)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时代。一方面,正是这一时代,中国文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另一方面,特别是毛泽东时代的后十年,中国文艺在“革命”的旗号下遭到摧残,演绎了二十世纪文艺史上百花凋零的悲剧。在以现代化的视角考察中国近现代史时,必然涉及到如何看待毛泽东时代的文艺现代化问题,更进一步,又必然涉及到如何看待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文艺的现代转型问题,这也是总体考察毛泽东时代的文艺史和反思毛泽东文艺思想时无法逃避的任务。有的学者认为,包括毛泽东时代在内的五四以后半个世纪,“中国文学主潮不仅没有走向现代,反而后退了”;另有学者认为,建国后十七年的文学不属于现代文学,只能称作“新古典主义”的文学。这样的观点尽管没有直接针对毛泽东文艺思想本身,但显然潜在地否定了毛泽东文艺思想之于中国文艺的现代转型意义。而在笔者看来,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奠基者,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大大地推动了中国文艺的现代转型。

      一、大众化价值品格的确立

      中国的文学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①总体而言,中国文艺的精英传统和民间传统对比相当悬殊。几千年历史所流传下来的文学艺术遗产,大多数属于精英文化、雅文化,民间文化、俗文化只占很小的比重。单就文学来说,尤其如此。茅盾先生早在四十年代初期即已指出,在中国汗牛充栋的文学遗产中,几乎百分之九十九是维护上层阶级利益、或者作者心中顶多有一个“曳尾泥中”的小我的文学,而只有百分之一的文学或多或少代表了极大多数人民大众的利益。②可以说,中国传统文艺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为士大夫阶层服务的,是流行于狭隘的文人官僚圈子的“小众”文艺。这种文艺表现出强烈的精英特征。

      从表现对象来看,精英是传统文艺大书特书的对象,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普通民众难以成为文艺作品的主人公,尤其是正面主人公。

      事实上,整个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知识系统,基本上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③这一点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得到了有力的印证。梁启超曾尖锐地批判中国历朝史不过是记述君臣言行的“君史”,至于记述整个国家发展的“国史”,和记述民众生活变迁的“民史”,则几乎没有。以致廿四史不过是“廿四家谱”。这种记史方式,使得中国“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④严复也批判中国历朝史使人们“知有一人而不知有亿兆”。⑤

      具体到文艺领域来说,虽然不能说中国古代文艺是描写君臣的,但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描写上层精英的。通观近代以前的漫长封建时代,除了民间文学及少数具有一定人民性的作家文学外,基本属于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文学。⑥少年毛泽东曾敏锐地看到,中国古代传奇小说的主要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不仅小说如此,古典戏曲特别是京剧忽视下层民众、丑化下层民众的现象更为突出,如下层民众往往是跑龙套的,插科打诨的,被涂上白鼻梁的。而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来说,戏曲比小说更具有影响力。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即使在农村的土台子上,演出的故事几乎千篇一律是远离农民、排斥农民的故事。然而,由于统治阶级的文化专制,农民不得不服从于他们的文化权威。古典戏曲在给予农民一定的娱乐的同时,更多地完成了它作为封建教化的使命。⑦当然,古代文艺作品也并不是没有以下层民众为主人公的,如在诗歌方面,古代诗人也写作了不少悯农诗,但是,诗人往往只是站在自己的文人立场上,给予下层民众一种俯视性的有限同情。这些文艺作品体现了一定的人民性,但仍然摆脱不了内在的精英情结。

      民众不能成为文艺表现对象,其主要原因正在于民众本身不具有文艺创作的主体地位。尽管历史上也有不少民歌,但这些民歌与数不胜数的文人诗相比,只是九牛一毛。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三大名著,都是在民间话本的基础上形成的,但这些民间的创作者无法留下他们的名字,实际上他们的创作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尊重。相对于文人来说,草根文艺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表演方面。但是,即使他们在表演方面有很高的天赋,统治阶级往往也不承认他们的主体地位,说书先生、戏子等历来都被视为下等公民。

      与此相联系的是,民众的文艺接受状况极为落后。中国传统文艺除话本小说、戏曲等少数文艺形态外,大部分的文艺作品,在其生产之初,就从没有将一般民众设定为接受对象。当然,这也与传统文艺如诗、文、文人画等的私人特征有关。话本小说、戏曲的主要接受对象虽然是人民群众,但主要是市民,广大农民群体的文艺接受状况是极为贫乏的,甚至终年与文艺无缘。

      出于面向大众的需要,晚明以迄近代,高雅文学出现出了某些“向俗”的趋向。⑧但真正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中国文艺的精英特征,则要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算起。胡适所主张的白话文运动、陈独秀的“国民文学”和周作人的“平民文学”口号,都是为实现贵族文艺向平民文艺转变的努力。可是,正如毛泽东所说的,“这个文化运动,当时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它提出了‘平民文学’口号,但是当时的所谓‘平民’,实际上还只能限于城市小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即所谓市民阶级。”⑨三十年代的文艺大众化运动力图超越“五四”新文艺运动,并响亮地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口号,但仍然限于理论探讨,在实践上并没有太大的成绩。由于知识分子与大众之间的鸿沟依然清晰地存在,文艺大众化的可能性远未真正具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