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创作遍地花 香飘四海别样红

——简论毛泽东80载楹联创作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直雄,研究员,《南昌大学学报》编辑部。(南昌 330047)

原文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学诗先学对,知诗先懂联。诗词,是毛泽东生活中的一部分,楹联亦是毛泽东生活中的一部分。毛泽东在其80年楹联创作、阅读、评点、书写、关注的生涯中。创作、吟诵、书写、题赠联语达212副之多,圈点、评析、关注、推荐的楹联珍品达285副之数。通过对这些联语的研究,可知毛泽东对楹联的爱好与关注情况,可知毛泽东楹联的主要题材和基本内容,可知毛泽东楹联的主要特色、主要艺术创作手法及其对楹联的吟咏、欣赏、评说等情况,可知毛泽东对中国楹联的巨大贡献。毛泽东楹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一个研究不竭的领域。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09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448(2009)01-0106-08

      如果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乃众所周知的话,那么,中国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楹联之国,亦为世人皆晓;如果说,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的三大文学艺术丰碑已为世人所叹赏的话,那么,自明清以来,中国楹联也逐步上升到与诗词曲相并列的地位这一事实,当今亦为众人所充分肯定;如果说,毛泽东是“东方诗神”已为世人所公认的话,那么,毛泽东亦是楹联巨匠联坛圣手,我想亦当为世所赞同。

      因为,自从毛泽东诗词问世以来,人们对其研究与探索,可谓细致入微。同样可喜的是,近30年以来,对毛泽东楹联发掘与研究亦有新的进展。毛泽东的楹联,经人们努力发掘,发现其有如鲜花遍地,绚丽多彩别具特色地开放在报纸杂志、工厂、农村、营房的门旁……毛泽东楹联有一种大开掘、大普及、大运用的趋势。毛泽东80年的楹联人生是他革命一生中的一个侧面,从学术史的观点来看,毛泽东楹联具有联史价值,这30年以来对毛泽东80年楹联生涯研究情况也是很值得回顾总结并应继续深入,鉴于毛泽东80载楹联创作的内容十分丰富,限于篇幅,笔者简而论之。

      一 自幼与联结情缘,关注联事八十年——毛泽东对楹联的爱好与关注

      (一)楹联,毛泽东自幼与之结缘

      学诗先知对,知诗先懂联。毛泽东“三岁喜联,八岁妙对,爱联、吟联、赠联、引联、书联、出联、答联、赏联、集联、护联整整80载……”[1]经毛岸青、邵华、毛新宇等同志审阅的《毛泽东名联趣话》亦认为:“毛泽东3岁喜联、8岁妙对直到垂暮联句,诗联整整伴随他80年!……他从3岁最早喜观两联开始,到1976年春天再改《贺新郎》词、吟咏《诗经》‘今我来兮,杨柳依依’等诗;从1971年9月题扇联活现料事如神、处变不惊的智者形象,到1975年春节嘱咐贴春联……从8岁妙对塾师后的几十年每年都有诗联新作问世,到逝世前15天的1976年8月26日还要看宋朝对联爱好者洪迈荟萃‘姓名妙对’、‘对偶天成’等对联的书《容斋随笔》:可见毛主席对诗联的浓厚兴趣终其一生不曾衰减。他的人生是奋斗人生、革命人生、书法人生、诗联人生。”

      1954年的深秋,毛泽东在与众亲友谈过去家乡的故人故事时,“当他和文家表兄弟们谈起在唐家坨外公家读书的事时,连他外公文家堂屋挂的对联都仍背的出来。”[2]

      毛泽东对于楹联的关注之切、爱好之深、熟练之极。作为一位领袖人物如此喜好楹联,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前不见古人,后难见来者的。

      (二)楹联,毛泽东了解社会的途径

      “1916年夏天,毛泽东同志利用暑假期间,邀同好友蔡和森同志一道游历湖南几县。他们从长沙动身,各带一把雨伞。伞上缠一条毛巾,脚穿一双草鞋,徒步游历了浏阳、湘阴、岳阳,绕洞庭湖半个圈而返,历时一个多月才回家。他们动身的时候,几乎不带一文钱,但走遍了许多地方。他们的办法是:遇到机关、学校、商店,他们就作一副对联,用红纸写好送去;人们就给他吃饭,或打发几个钱,天黑了就留他们住宿……善于利用某些旧的形式来作新的事业的毛泽东同志却用这个办法来游历乡土,考察农民生活,了解各处风俗习惯——这是他这个举动的现实主义的一面,也是主要的一面。农民问题在他脑子里,是从小以来就没有一刻放松过的呵。他一向反对死读书,主张活读书,即不是书本上的学问,天下国家万事万物都要学习。”[3]

      他还和萧子升步行近千余里,历时一月有余,以写字作楹联为生,考察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城乡,他们给劝学所所长、寺庙的和尚、秀才、学者、名流和学校、商店……送上所作楹联。人家拿钱,一块也好,一串也好,不受对子只拿钱的就不要。一共搞得光洋80多块。据此光洋80块粗略估算,如果以两串钱送出一副对联计算,其时他们所创作、所书写的楹联,该是数以百计,惜无记载,其兴会神来之作传流下来的极为少见[4]。

      毛泽东是以何种方式运用楹联去深入社会的呢?且看:“同事同学见他们化妆成乞丐时如何瞠目结舌;无钱渡江,躺到中流时如何搪塞盛怒的船主,饥肠辘辘而乞讨无门时如何先吃饭后设法付账;见县太爷时如何‘顶住’门房的万般刁难与辱骂……有好人心慷慨解囊相助,也有姑娘慧眼识英雄看出他们的行藏,接触的极广泛,上自百里侯县太爷、退隐林泉的翰林,中正店铺老板、衙门的捕快、师爷,下到医巫僧侣、贩夫走卒,无所不包。”[5]在这样的恶劣环境里,毛泽东就是用作楹联、书写楹联求生存、去品味人生百态。

      (三)楹联,毛泽东视其为普及农村文化的重要方面

      毛泽东在井冈山时,当他看到当地老百姓因没有文化,而贴无字春联时,他深解民意,一口气写了数十副春联分送给百姓。在整个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为战友、为老百姓所写的楹联难以计数[6]。

      早在1926年6月,毛泽东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写的《农村教育》中就指出现代教师不能写作楹联是不如私塾的一大缺陷。他这样写道:“当时,中国的农民留恋私塾,反对学校。因为旧中国是一个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农民非常贫困,进不了现代学校。而私塾收费少,私塾教师熟悉农村风俗,有很大的适应性,能写农民需要的应用文字:申诉状纸、田契、佃约、牛契、继承单、庚交、讣文、挽联、喜联等,而现代教师则不能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