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化教学是指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特点以不同途径、方式、内容、时间等进行教学活动,其目标是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如何去学习,这样便可以终身吸收新知识,要学会自由地和批判地思考;学会热爱世界并使这个世界更有人情味;学会在创造过程中并通过创造性工作促进发展”[1]。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革命一方面带来教育技术的革新,另一方面又带来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的变革,在迎接未来和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学习化社会中,“从个人的观点来说,这种教育将是完整的和富于创造性的,因而也是个别化的和自我指导的”(同注[1])。于是,二十世纪后半叶便出现了这般事实:“近几年来,教育革新最积极的领域之一是个别化教学。在全世界的教育环境中,一种适合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愈来愈多样化的技术已经发展起来”[2]。可以说,个别化教学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教学实践的主流。程序教学、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非指导性教学、个别化规定教学、个别化指导教学、按需学习计划、个人化教学系统、掌握教学、自主学习……个别化教学的多样性已使当代教学的内涵愈益丰富与深刻。进入八十年代,策略教学作为一种新型个别化教学应运而生,并且普遍受到许多国家的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就个别化教学的观念、内容、教学方法、实施程序进行系统的论述,以引起教学改革同仁的兴趣。 一、策略教学的基本原理 策略教学(Strategy Instruction)的概念只是八十年代后被学者使用的,它指系统地教与学会学习的策略,使学生最终成为学会学习的人的教学活动。二战后,人们就开始注意在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策略,并且对学习策略有了研究。罗宾逊(Robinson)提出了SQ3R学习策略:Survey(读标题,了解主旨)——Question(提出疑问,启迪思维)——Read(阅读寻找答案)——Recall(回忆答案)——Review(复习教材、巩固知识)[3]。但是,四、五十年代的研究并没有确立策略学习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并且大多数学习的策略学习不成系统,属于知识记忆、巩固等方面的类型,因而还不能构成策略教学的原理。 策略教学首先接受下述新的教育观念:(1)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2)教育从学习者出发,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4]。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关心教给学生知识,学生是否记住了知识。其结果,学生记住了数学公式而生搬硬套,熟记了科学原理但在需要变通时无所适从。有鉴于此,威那格兰德(Winogrand)认为,策略教学的宗旨就是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信息加工与处理、问题解决、善于开动脑筋、积极选择利用策略,进行有效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充满学习的选择性和思想性[5]。 因此,策略教学遵循有关个别化教学与自我指导的学习的基本原则:(1)学习是一种分析学习任务和为特定情境设计恰当策略的问题解决的形式。(2)学习策略首先指个人用来成就教学目标的计划,而计划都烙上了每个学生学习风格的特点。(3)为有效学习,学习策略要求具体学习技能的知识或技巧,如浏览、篇章结构的修正、记忆术等。(4)在大多数学习情境中,学习策略一般侧重于为创造性学习目标而非知识性目标服务[6]。 二、策略教学的内容 策略教学的内容就是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形成概念和知识的过程中如何运用各种认知过程及其不同的组合形式开展学习活动的技术和方法。学习策略有别于学习技巧,前者是成就教学目标的完整的计划,后者则是为该计划服务的个别的处理技术与方法,前者是整体,后者是个别。 伊万斯等人设计了学习策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 图1. 学习策略系统结构图
基本策略(Primary Strategy)主要用于直接操作材料,即学生运用此项策略能够更为有效地掌握所学科目的概念、事实、规则和原理等知识。此项策略可分为两项亚策略:①理解·保持策略——涉及更为具体的理解、回忆、摘要、扩充和复习的技巧与方法。②提取·利用策略——具体技巧、方法与①相似,不同之处是前者用于获取知识、贮存知识,后者用于输出和运用已获取与掌握的知识。 支持策略(Support strategy)主要用于保持学习者良好的认知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心境,学会自我调控学习情绪以利于有效学习。它包括三项亚策略:①计划(Scheduling)——确立长、中、短期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与休息;②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主要涉及情绪调节、维持良好心绪、娱乐和应付挫折等,可采用自我激励、自我安慰等技术。③检视和诊断(monitoring anddiagnosing)——将自己学习结果通过与参照标准比较进行检视,并及时诊断出问题,采取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