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形成的重要思想,在党的七大上,“实事求是”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给予了高度评价:“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1](p126)在思想路线意义上的“实事求是”解决的是实践中的思想认识问题,与其相反的思想路线是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因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所表达的内涵可以说主要是一种认识论内涵。这里所说的认识论是广义的,指的是思想的实际指向以认识为核心。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定义从直观上看也是认识论的。学界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挖掘出的“实事求是”的唯物论、辩证法、历史观等内涵实质上都来自于这一思想的认识论内涵。仅仅在思想路线或认识论的意义上理解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不仅很难完全理解这一思想的历史意义,也很难解释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那么难以做到“实事求是”。如果跳出理解“实事求是”思想的传统思路,按照生活实践的观点重新进行理解,就会发现“实事求是”还蕴涵着价值论和道德论内涵。重新研究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作品,也会发现,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也蕴涵着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价值论和道德论内涵,而这两重内涵对于全面理解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内涵与困惑 在毛泽东丰富的思想理论中,“实事求是”无疑是最有影响的思想之一。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实事求是”思想能够成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而且体现在“实事求是”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的一种日常性话语。无论是系统学习过毛泽东思想的人还是只对毛泽东思想略知一二的人大都会知道“实事求是”,甚至多数会知道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下的定义。对于这样一个被毛泽东明确定义而且人们又耳熟能详的概念似乎已经失去了对其进行理论反思的意义,人们唯一需要做的似乎就是在生活实践中贯彻落实“实事求是”思想与精神。然而,当我们按照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定义去实践或者进入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的时候,就难免遇到两个困惑:为什么人们日常话语中的“实事求是”与毛泽东的定义在内涵上并不完全一致?为什么在定义和理论上如此清楚明白的“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却让人感到如此难以做到? 对于“实事求是”的内涵,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作出的是认识论意义上的阐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研究。”[2](p801)邓小平在进一步把“实事求是”阐发为党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也是在认识论的意义上的理解。 无论在思想路线还是认识论的意义上定义“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关涉的都是人的认识问题,即如何正确认识事物,发现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问题,进一步说是按照何种原则(“实事求是”是一种唯物主义原则)去进行认识的问题。在传统哲学的范畴内,认识论意义上的“实事求是”可以简单理解为“主观要符合客观,特别是要发现并遵循客观规律”的一种中国化表述。但是,当我们反思日常话语中的“实事求是”时,会发现其内涵与理论话语中的内涵并不完全一致。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实事求是地说”这句话,包含着“客观地说”的意思,也包含说的话与实事一致的意思;再比如,当人们说“你应当实事求是”或“你怎么不实事求是”时,可以理解为“你应当客观”,但也包含着“你说的应当和事实相符合”的意思。在这些日常话语中,“实事求是”等于“客观”,但这种“客观”通常说的不是在认识上的“主观符合客观”,而是话语与实事的一致,即如实呈现事情的真相。并且,日常话语中的“实事求是”离“把握事物的规律”的认识论定义离的更远。这种差异不能不令人心生困惑:“实事求是”在理论上的内涵很清楚也能为人理解并接受,而日常生活中的“实事求是”虽然与理论定义并不一致却为何被人们自如地使用? 另外,“实事求是”为什么在理论上如此清楚、很好理解(按照认识论的内涵)而在实践中却总是感到很难做到?也正因为难以做到才会不断地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如果“实事求是”只是一个认识的问题就是不难做到的。从认识的角度来说,难以做到实事求是无非是因为客观的认识对象——“事”的复杂,人的主观认识能力还难以把握“事”的规律——“是”,只要人的认识能力提高了,把握了“事”之“是”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中国原子弹的爆炸、“神六”飞天、“嫦娥”奔月,都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如果“实事求是”只是一个认识的问题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指鹿为马”、“皇帝的新装”等颠倒黑白、弄虚作假等故意不实事求是的现象。 上述困惑大都来自于对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定义的理解,而当我们重新研究毛泽东集中阐述“实事求是”思想的文章——《改造我们的学习》时,又会形成新的困惑:为什么毛泽东在谈论“实事求是”时,只是在解释“实事求是”这个词上表现出突出的认识论倾向,而整篇文章的核心是在讲“实事求是”的态度问题,“实事求是”概念与“实事求是”的态度是相同的内涵吗? 由“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内涵引发的这些困惑表明,仅仅在认识论的意义上理解“实事求是”是很不够的,这就需要在理论上继续深入思考“实事求是”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