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审计信息化发展对策

作 者:

作者简介:
裴晓青,深圳大学审计处

原文出处:
中国审计·特区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8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国家审计署提出的《2004至2007年审计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07年,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审计项目力争达到年度计划项目的60%以上。作为科技与信息化的前沿,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进程还很相当缓慢。搜索网上高校审计政务网,仅有以“中南大学审计广角”为代表的为数不多的优秀审计电子政务网络,高校内部审计与会计信息系统接轨和配套的数据及处理系统还基本没建立,计算机审计基本处在文字处理与计算阶段。高校审计工作真正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审计信息系统,已日显迫切。如何加快高校审计信息化建设,提出如下对策。

      1、强化审计信息化观念。高校审计信息化是高校审计工作在高校管理信息化条件下,更好发挥监督、评价作用的必然要求,高校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对此都要有足够的认识,并在高校审计信息化建设中承担起各自的职责。一是高校管理层是决策者和领导者,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起到目标决策,组织保证,经费支持的作用;二是高校各内部机构是学校内部审计监督的范围,其各项经济管理活动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对象,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为审计信息化提供数据平台、数据接口及相关的技术支持,保证审计信息化的顺利开展起到支持、接受和配合的作用;三是审计机构及其人员是审计信息化的推动者和实施者,他们是审计信息化的能否建立和开展的关键。

      2、提供审计信息化所必要的条件。开展审计信息化,配备审计工作所必须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成为先决条件。一方面,配备审计部门必备的电脑及其他辅助设备,有较完备配套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另一方面,要建立适合高校审计工作所需要的审计软件系统,审计软件的建立相对于硬件和网络系统来讲,更为困难和繁杂。目前选取审计软件,常有两种,市场商用审计软件和各单位自行独立开发的审计软件。前者注重通用性,但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单位的实际情况,会存在数据接口不一致的情况及业务系统对接的问题;后者周期长,投入大,对技术力量要求高,后期维护任务繁重,但能较好适应各高校财务软件的对接问题。审计软件选取,要适应现有财务软件审计现场的应用,满足财务、工程数据及相应审计资料收集、整理、归纳及处理,并要适合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充分发挥审计在网络管理、分析、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功能。

      3、培养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人员队伍。审计人员是审计信息化的主推动力和实施者,审计工作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仅靠高投入的硬件设备,没有队伍是不行的,高校办公自动化水平相对较高,但审计人员仅仅停留在办公自动化和收集信息、检索资料阶段,还远远没有发挥信息化审计的功效。高校审计系统在不断提高审计效益,提升审计工作方法。通过各种途径也开展了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审计人员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审计信息化发展要求还远不相适应,审计信息化所需要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还极为稀缺,这也成为严重制约审计信息化发展的因素。从短时期看,一方面,优化审计人员队伍,审计机构配备少量的计算机专业人员,作为审计队伍人员知识结构的补充力量;另一方面,加强审计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及相关技能的培训,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长远目标看,高等院校审计专业培养既精通计算机编程又熟悉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才是适应现代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成为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相关文章: